我们这类人由于成长经历的原因,已经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对于整个外界世界的、强烈的基本焦虑。与那种因为明显迹象而形成的焦虑不同,基本焦虑即使没有任何的原因和外界因素,也会始终阴魂不散地潜伏在我们的意识里,让我们处于一种莫名的不安状态之中。而自我毁灭倾向就是我们为自己建立的心理防御机制。
也就是说,对于正常人而言,拥有、被肯定、被认可等等让人获得满足感的过程是完全让人开心的。但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失去、被否定和剥削感的人而言,在面对美好的事物时,除了满足感,同时还会伴生更加强烈的焦虑感,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非常确定:那些美好的事物和感觉终究还是要被毁灭的。
既然早晚都要毁灭,与其在那里忐忑不安地等着调皮的上帝出其不意地夺走我们的快乐,那还不如自己动手毁掉它。早死早超生啊,哈哈。所以,自我毁灭就成了我们应对基本焦虑的心理防御机制。
要命的是,我们的潜意识还十分的享受这种过程呢。比如你说的,“没事也要找事让自己纠结一番。”
快乐,似乎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一种情绪。
谁都希望过上快乐的生活,但是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却不一样。
有人认为有钱就是快乐,有人认为健康就是快乐,有人认为山珍海味就是快乐,有人认为事业成功就是快乐……
其实,这些只不过是一时的快感,有些人金钱满屋却依然空虚寂寞,而有些人穷困潦倒却笑口常开。
人人都希望快乐,但是大多数却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
因为我们重视科学,而快乐却是一门艺术,一种智慧,一项修养。
科学只能满足身体的需求,而快乐与否?则是心灵的感受。
很多人把快乐寄托在身体上面,这种方向性的错误,使得科学越发达,物质文明越进步,人们越得不到真正的快乐。
那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如何获得真正的快乐?为什么明明知道活着要快乐,但又总觉得快乐不起来?
其实,孔老夫子早就在《论语》中为我们指出了答案。
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孔子要我们做一个快乐的人,所以在《论语》开篇就提出:
“学天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这三句话,就是我们所说的“孔门三乐”。
做人,应该培养这三种乐趣,来增进自己的修养,并使和自己有交往的人,也获得安宁,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这三句话具体讲什么呢?
01
学天时习之,不亦说乎?
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老师,在生活中实践,并养成习惯,不是很喜悦吗?
“时习之”,“时”,就是时常、不时、常常的意思。
那“习”是什么意思?一般人说习就是温习、复习。没错,但这个层次很低。
这里的“习”,应该解释成习惯。习惯怎么养成呢?就是要去做。
向自然学习,懂得道理还不算懂,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实践,做得出来才算懂;做不出来,还要继续学。
可见,这第一句话,有知行合一的味道。
我们常常讲,几乎所有人都感觉到自己知道,但就是做不到。那就是学习没有效率,没有效果。
从现在开始要记住,只有做得出来,才算学到,我们是一个重实践的民族,实践远比了解要重要。
0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这里讲的是远方的朋友。若是隔壁的朋友过来,你每次都乐,那就惨了。
他天天来,你一吃饭他就来,你也乐不起来,还会翻脸。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古人的用心,不是现代人所能够比拟的。
当人穷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朋友来帮忙。但是穷困的时候,是没有朋友的。
一个人很有钱的时候,朋友一大堆。一旦没有钱,朋友突然一个都不见了,这才是事实。
所以越是穷的人,有远方的朋友来,越要张罗,这样朋友才会再来。
他多来一次,你才有希望,否则没有人解救你,我们把这些道理一推敲,大家便知道了,这叫做人情世故。
圣贤的用字,非常讲究。
“学天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是什么?“说”又是什么?
“乐”是表现出来的;“说”通“悦”,是不表现出来,看不见的,内心的喜悦。
每个人快乐的点都不同,不过大部分人不快乐的原因都是想的太多,根据你的情况你可以做别的事来分散注意力,例如刷刷搞笑的视频,看一点搞笑的段子,还有就是多和喜欢笑的人接触,人的情绪是能感染别人的,如果这样都解决不了的话,就好好的发泄一下,把所有的不痛快都喊出来,或者找个人倾诉,再者也可以做点刺激的事来发泄,例如蹦极,过山车之类的,希望你能每天都快乐。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