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上来讲,任何突出于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都可称为息肉,但一般所指的息肉,仅仅是粘膜局限性隆起。应该说,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是癌肿,不会危及生命。它可小至芝麻、绿豆,直径仅几毫米,也可大至核桃,直径有2—3厘米,数量从1个至数个不等。从形状上来说,有有蒂息肉、亚蒂息肉\广基息肉之分。
平时最多见的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前者与大肠炎症反应有关,后者则由于结肠粘膜表面细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对腺瘤性息肉,我们必须有所警惕,它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如果长久存在于肠腔内,则有恶变的可能。因此,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得了炎症性息肉,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每隔1—2年作一次结肠镜随访即可。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方法直接切除,较大的有蒂息肉(一般直径大于2厘米),可在肠镜下先用金属钛或尼龙线结扎其根部,然后用电凝切除,病人无须受开刀之苦。
大肠息肉
突出于粘膜面、呈球形或卵圆形根部有蒂的肿块称为息肉(polyp)。大肠息肉是常见的一类良性肿物,其中有的属于粘膜的增生性改变(如增生性息肉),有的属于腺瘤(如腺瘤性息肉,乳头状息肉)。后一类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有重要意义。
1.腺瘤性息肉: 较为常见。其中大约有75%发生在直肠及乙状结肠。此型发生癌变者并不多见。
2.乳头状腺瘤,少见,常单发,此型腺瘤的癌变率高于腺瘤样息肉。
3.结胞多发性息肉病, 呈家族性发生,故又称家族性息肉病.临床症状均为腹痛、腹泻及便血。家族性息肉病易于癌变,据报导常在出现息肉症状大约15年后发生大肠癌。
上述三种息肉均为腺瘤性质,此外还有一些非瘤性息肉,主要者如下。
增生性息肉:较为常见,体积较小,属粘膜增生性改变。增生的腺体规整,有旺盛的粘液分泌但无瘤样改变,可自行消失。
炎性息肉;较为少见,一般常可以自行消失,不发生癌变。
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比较少。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肠道长息肉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肠道长息肉的原因
1、机械损伤和大便 *** :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 *** 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受到破坏,或者是细胞的产生增加,或者是肠黏膜上皮凋亡减慢,或两者兼而有之,最终可形成肠息肉状突起。息肉的蒂实际上主要为肠的蠕动使凸起的息肉上下移动,牵拉形成的过多黏膜。
2、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 *** 肉形成的基础。
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结、直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结、直肠中的胆酸。研究表明,大便中总胆酸和胆酸的万分变化可能与结、直肠息肉的体积和上皮组织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此外,高纤维饮食,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较低。
3、炎性 *** :直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肠结核、非特异性直肠炎、晚期血吸虫性肠炎等,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因为直肠长期炎症,溃疡面的中央还存有水肿充血的黏膜区,周围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逐渐收缩,使残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状或溃疡而肉芽组织增生凸起,而后邻近黏膜生长,将其覆盖形成息肉,这种病理变化多见于炎 *** 肉。
4、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表明,腺瘤 *** 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例如,肠腺瘤 *** 肉基因APC是一种抑癌基因,基因突变会引起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变和结肠、直肠癌变。
肠道长息肉的治疗
大肠息肉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息肉即行摘除,治疗方案的选择依其所在部位,有无蒂,大小及恶性潜在性而定。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内镜下高频电凝息肉切除术,或镭射或微波切除术。术前行肠道清洁准备,在凝血机制无障碍的情况下进行切除,术后进食少许流汁或禁食1~3天,限制活动量,静脉给予止血如酚磺乙胺3.0g/d、抗炎针对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保护肠黏膜双八面体蒙脱石等治疗,密切观察大便颜色、肠鸣音等,密切注意有无出血穿孔发生
1高频电凝切除术: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短粗细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高频电凝灼除法:主要用于多发半球状小息肉。
②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于有蒂息肉。
③“密接”摘除法:主要用于长蒂大息肉,难以悬于肠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肠壁电凝切除法
④高频电凝热活检钳法:目前很少应用。
2活检钳除法:主要用于单发或少数球状小息肉,简便易行,又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
3分期分批摘除法:主要用于10~20颗息肉患者无法一次切除者。
4镭射气化法和微波透热法:适用于无需留组织学标本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