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产品外销,二流产品内销是中国的悲哀,同时,这也是中国的“顽疾”,在短期内仍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阶层分化导致消费分层:中国社会可以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上层社会,中层社会,下层社会。上层社会或者中上层社会的这部分人,他们掌握着绝对优势,有能力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因此对产品的要求更高,而中国的高端制造水平比较低下,无法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即使有能力生产出高端产品,但是这些产品未必能获得上层消费者的认可,无法占据国内高端市场。对于有能力制造高端产品的商家而言,他们也需要赚钱,怎么办?既然在国内没有市场,那就只能向外拓展市场,从而保证商家有利可图。对于上层消费者来说,既想追求高品质生活,但是又不想买国内的高端产品,怎么办?那就从国外买吧。然而,中上层人士只是少数人,中国目前大多数人都属于社会中下层人士,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对质量有要求,但是要求并不是太高,只要能满足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即可,因此,二流产品的市场空间很大。所以,消费分层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
2.中国保护性政策导致制造能力低下: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中国的国门大开,机遇与挑战并存。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基础薄弱,制造水平低下,竞争能力不,政府为了应对挑战,不惜降低中国制造业的门槛,质量标准较低。长期坚持低标准的门槛导致大部分企业不愿意进行技术革新,生产水平停滞不前。得力于巨大的人口红利,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但是数量不等于质量,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了高标准质量体系,因此,中国大多数企业生产的产品经常给人廉价、低质的感觉,实际上也是如此,最终无法打入国外市场,只能内销,或者销往落后地区;国外制造的产品或者销售的产品则给人高质量的感觉。所以产品质量的差异化感知也促成了这一现象。同时,在这里驳斥那些所谓“崇洋媚外”的说法,民族情结是绝大部分国人都有的,我也相信绝大部分人想买国产货或者在国内购买,只是生产商多多少少让消费者失望了。
3.建立品牌成本之高,周期之长:品牌建立是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也是最困难的部分。从产品生产出来到被消费者认可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周期太长,投入太高。有投入就意味着有风险,并且无法在短期内回收成本,所以借壳上市的企业比比皆是,造成了中国品牌匮乏的局面,或者品牌高不成,低不就。质量过关的就向国外销售,质量达不到国外标准的就内销。像奔驰,宝马,耐克等著名品牌都经历了百年的沉淀,这对当下中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很难坚持下去,这也是它们能够占据国际高端市场的原因所在。但是也有像格力,吉利等让人国人骄傲的企业。
4.国际国内质量标准不统一:由于国内质量标准较低,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内标准,但不一定符合国外的标准;而国外质量标准较高,在国外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在国内却成了高端产品,这经常导致产品召回双重标准事件,比如三星note7手机爆炸事件,全球召回,却排除中国;大众尾气排放有害物超事件,再一次将中国排除在外等等,这样的事件太多太多。这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中国近年在大力提倡制造业转型升级,从长期来看,这是大势所趋,从短期来看,大多数企业的盈利空间将被压缩,但是只要渡过这一关,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将得到质的提升,这一局面也能得到有效改善。
这一现象短期内无法解决,但是我相信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在国内购买国产一流产品并不遥远,同时也希望中国企业的服务能力更上一层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