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也有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为本病的诊断要点。本病常为闭经的前驱表现。
月经过少可与月经周期异常并见,如月经先期量少或月经后期量少。
如属口服避孕药或肌注避孕针而导致月经过少,则应停药,并可参照本病论治。
月经过少的诊断,一般是指连续发生二次以上。如一贯月经正常,突然月经过少者,应注意是否受孕早期的先兆流产,或异位妊娠所表现的少量阴道出血,必须进一步做有关检查以鉴别。
经期血量过少应警惕
正常情况下,一次月经出血量约为60毫升左右,低于30毫升为过少,超过80毫升为过多。怎样知道自己的月经量是否正常呢?卫生巾可以帮我们的忙。一般来说,每个周期的用量不超过两包(10片/包),如果超过三包,且每片都是湿透的,就属月经过多;如果每次一包都用不到,而且每片的血量很少,就属月经过少,这两种情况都属异常。
一般来说,经血量少,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而引起的。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的增生变厚,为受孕做准备。如果未受孕,增生的内膜会脱落出血形成月经。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得不够厚,月经时出血少,这种情况日后是会影响受孕的。
但初潮后不久的少女,体内雌激素分泌还没有达到平衡稳定状态,因此一般经血量都不多,而且月经有时提前有时错后来,都是正常的。即使在形成规律的月经周期,或出血量也较稳定后,但遇上情绪紧张,环境改变,或心理压力加大,或突然变故的刺激等,都有可能导致内分泌的暂时性紊乱,使雌激素分泌增减,使经血量增多或减少,只要以上暂时性因素消失,月经又可恢复正常。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营养不良引起的。有些女孩有挑食、偏食的习惯,身体瘦弱;还有的人为了减肥而刻意减少食物摄取量,导致营养供给不够。但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较大的活动量要消耗较多能量,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如果吸收的养分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身体产生防御性反应,也可能引起经血量过少,甚至闭经。这种情况不仅引起子宫等生殖系统发育不良,为未来患不育症埋下隐患,而且会引起全身免疫功能的下降,为疾病的侵蚀创造条件。青春期少女应多学习一些保健方面的知识,切不可因无知而损害自己的身体。
如果月经周期稳定后经血量持续过少,又不是因为营养缺乏造成的,同时发现身体发育不理想,如乳房、臀部隆起不明显,就要引起警惕,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检查雌激素水平。发现雌激素偏低还要寻找偏低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所引起。找出病因进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雌激素,是能够改变月经状况的。
参考资料:http://image.psychcn.com/magazine/greenapple/04/jieduqc_jing.htm
经小论
月经问题不仅是女性朋友最头痛的问题,也是临床上最头痛的问题,有些女性朋友的月经不正常,到这家医院治疗了,不好.又到另一家医院治疗了,也不好.感到十分困扰.现发表一下自己在医院的心德,和自己所知的有关知识.虽谈不上能药到病除,但是希望对广大女性朋友有所帮助.
月经是指子宫内膜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周期性脱落及出血。出血的第一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的间隔称为一个月经周期。月经持续时间称为经期,经期一般为2—7天。月经血一般为暗红色,有些人的则是鲜红色,不凝固,偶尔有小血块。月经血除了子宫内膜碎片,还有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正常的月经量为30—80毫升:
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的异常引起的子宫出血,而不是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其中50%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
一、临床表现
1.最常见的不规则子宫出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一般月经周期为26—34天,月经周期紊乱是指周期缩短或延长,有些妇女的月经周期可缩短至半个月,而有些妇女的周期可延长至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而且同一患者的月经周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月经经期的长短和经量变化很大,有些妇女经量很少,经期也很短,而有些妇女经量很大,持续时间也很长。
2.贫血:这大多发生于经量多或经期长的妇女。
3.感染:多发生在经期长的妇女。
二、诊断要点
1.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
2.全身及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疾病,并且排除了妊娠。
3.基础体温测定:每晚睡前把体温表甩至36℃,第二天清晨醒后不讲话,也不活动,取体温表放于舌下5分钟,每天测定体温的时间最好固定。然后把每天的体温画于体温单上。这对于青春期或育龄期妇女最为要紧。
4.诊断性刮宫:可以了解子宫内膜有无病变,并且还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治疗方案
1.加强营养;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如果贫血严重还需要输血;如果出血时间长,需要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止血:可以通过激素或手术止血。对于青春期或育龄期妇女首选雌激素或孕激素,而对于绝经前期的妇女应当进行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才能用激素治疗。
3.调节月经周期:血止后,用雌激素和孕激素调节周期,如乙炔雌二醇、倍美力和安宫黄体酮或妇宁片联合应用,一般需要3--6个周期。
4.促进排卵:对于青春期或育龄期妇女可以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激素或尿促性激素等。
5.减少经量:主要用于绝经前妇女,用孕激素如安宫黄体酮或妇宁片等。
6.手术治疗:如果诊断性刮宫报告为内膜复杂性增生过长或不典型增生,而且患者年龄大于40岁,可以考虑切除子宫。
月经提前
方1
组成:丹皮10克,栀子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柴胡5克,白术10克,薄荷3克,甘草3克。
功效:疏肝解郁调经。
主治:气滞血瘀型月经先期。症见月经量多,色红或紫,有血块,小腹胀痛,胸胁痛,乳房发胀,心烦不安,爱发脾气等。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方2
组成:生地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黄芩5克,茯苓10克,石斛10克,麦冬10克。
功效:清热凉血调经。
主治:血热型月经先期。 月经量多,色红或紫,有血块,小腹胀痛,口干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色黄,舌苔黄。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方3
组成:熟地12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
功效:补气摄血。
主治:气虚型月经先期。月经量少,色淡红,面色黄白,没精神,全身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大小便正常,舌质淡无舌苔。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方4
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黑枣10枚,枸杞子15克,龙眼肉15克,瘦猪肉100克。
功效:补气摄血。
主治:气虚型月经先期。月经量少,色淡红,面色黄白,没精神,全身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大小便正常,舌质淡无舌苔。
用法:将肉与众药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炖熟后,吃肉喝汤,每周一次。
方5
组成:阿胶10克
功效:补血调经。
主治:血虚型月经先期。
用法:加放少量酒,放于饭上蒸,待阿胶溶化后与饭一起吃。
方6
组成:猪肝25克,柏子仁10克。
主治:原因不明的月经先期。
用法:将肝洗净,切口 ,装入柏子仁,上笼蒸熟后吃。
方7
组成:鸡蛋2个,艾叶6克。
主治:原因不明的月经先期。
用法:先将艾叶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渣,加入鸡蛋黄,将蛋黄煮熟后,吃蛋喝汤,每日一次。
月经后期
方1
组成: 当归、香附各6克,乌药、茺蔚子(布包)、赤芍、白芍各9克,生地、熟地各10克,元胡5克,川芎3克。
主治:月经后期。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7-10剂。
方2
组成:紫苏梗、月季花各12克,何首乌、红花、红枣各10克,蜂蜜适量。
主治:月经后期。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每日3次,连服7日。
方3
组成:当归、桑寄生各12克,狗脊、香附、丹参、白芍、益母草、葫芦巴、元胡、失笑散各9克,炮姜、艾叶各4.5克,砂糖为引。
主治:月经超期。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方4
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龙眼肉15克,黑刺10枚,猪蹄1个。
功效:益气补血调经。症见月经量少,色淡,腹不痛,面色白,头晕心慌,少气无力 ,食欲不佳,身体瘦弱,舌质淡无舌苔。
主治:气血虚弱性月经后期。
用法:将猪蹄去毛洗净,与众药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炖熟后,吃猪蹄喝汤。每日一次,根据病情可连续服用。
方5
组成:当归10克,熟地12克,阿胶10克,党参15克。
功效:益气补血调经。症见月经量少,色淡,腹不痛,面色白,头晕心慌,少气无力 ,食欲不佳,身体瘦弱,舌质淡无舌苔。
主治:气血虚弱性月经后期。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方6
组成:当归10克,附子6克,艾叶3克。
功效:温经散寒。月经量少,色如黑豆汁,小腹痛,热敷后腹痛减轻,腰酸腿软,面色青白,怕冷,手脚发凉,舌苔薄白。
主治:虚寒性痛经。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方7
组成:黑豆60克,当归30克,狗肉250克。
功效:温经散寒。月经量少,色如黑豆汁,小腹痛,热敷后腹痛减轻,腰酸腿软,面色青白,怕冷,手脚发凉,舌苔薄白。
主治:虚寒性痛经。
用法:上药共入锅中,加水适量,待狗肉炖熟后,吃肉喝汤。每日一剂,分2次用,根据病情可连续应用。
方8
组成:丹参12克,香附6克,五灵脂10克。
功效:行气活血调经。
主治:气滞血瘀性痛经。有心情不愉快或精神受刺激史,月经量少,小腹痛拒按,胸闷不适,两胁胀痛,心烦不安,皮肤干燥,舌质暗红。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方9
组成:香附250克,丹参300克。
功效:行气活血调经。
主治:气滞血瘀性痛经。有心情不愉快或精神受刺激史,月经量少,小腹痛拒按,胸闷不适,两胁胀痛,心烦不安,皮肤干燥,舌质暗红。
用法:共研为细粉,合匀,每次用食醋少许冲服10克,日服2次。
功能失调行子宫出血
方1
组成:黄芪30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益母草30克、仙鹤草15克、墨旱莲30克。
功效:补气摄血,止血固冲。
主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证属脾肾气虚型。症见阴道出血量多,色淡或暗,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服。
注:摘自江苏中医 1996,(10)
方2
组成:党参、黄芪、熟地黄、炮姜炭、刘寄奴各15克,仙鹤草、血涂炭、地榆炭、海螵蛸各12克,阿胶(烊化)10克,三七粉(冲)3克。
功效:补肺益气,活血化瘀,固摄止血。
主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证属气血两虚型。症见阴道出血不规则,色淡,面色苍白,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一周。
注:摘自陕西中医 1997,(6)
方3
组成:党参30克,阿胶12克,白术12克,黄芪20克,茯苓15克,白芨12克,生地黄12克,桃仁6克,益母草30克。
功效:益气健脾,祛瘀生新。
主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证属气血虚弱伴宫内血瘀者。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每次200毫升,日服两次。
注:摘自湖北中医 1995,(4)
方4
组成:全当归12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川芎6克,云苓10克,淮山10克,益母草9克,香附6克。
功用:补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
用法:水煎服,是服一剂。如月经提前量多色红,属于血热之证,宜去川芎、淮山、香附,加生地16克,玄参10克,丹皮6克。月经提前量少,色淡红,为阴虚火旺之证,宜加玉竹、玄参、阿胶、生地。若经期错乱者,属血虚则经色淡,血量少,加黄芪、党参;而血寒者经血色黑量少,肢冷,加桂枝3克,附子6克;痰阻者经色淡质粘,带下连绵,加海螵蛸、陈皮;气郁者少腹胀痛,行经不畅,加柴胡、元胡或乌药;月经先后不定期者,加续断、桑寄生、郁金等。痛经多以疏肝调气,温经散寒为主,方为当归12克,白芍、伏苓、益母草各10克,柴胡、香附、台乌各6克,艾叶3克。气滞腹痛甚者加玄胡、枳壳各6克;血瘀者加红花、桃仁各5克;血虚加炒阿胶10克。肝肾不足则加山药、山茱萸、巴戟,去益母草、香附、台乌、艾叶等;如寒湿甚者加泽泻、茯苓健脾利湿。气虚者加党参12克,黄芪10克。
方5
组成:黄芪25克,当归10克,生山药25克,明党参25克,首乌20克,乌贼骨15克,桑螵蛸15克,枸杞果15, 桑椹25克,生龙骨25克,煅牡蛎15克,鹿胶(另化兑服)15克,防风炭25克,羌活5克,独活5克, 荆芥炭15克,蒲黄炭15克,竹茹25克,阿胶(另化兑服)25克。
功用:调经止血。
主治:月经不调。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如血热者,伴月经先期,咽干口燥等,去黄芪、党参、首乌,加生地20克、丹皮15克、黄芩15克;气虚者,伴少气懒言,四肢乏力等,重用参、芪,加白术20克;血瘀者,伴经来腹痛剧烈,经血成块,舌下血管紫暗等,去黄芪、龙骨、牡蛎、乌贼骨,加桃仁15克、红花10克、丹参25克、坤草25克、郁金10克;气滞者,伴心烦易怒,胸胁胀满等,去乌贼骨、黄芪,加青皮15克、香附15克、积壳15克、柴胡15克。
方6
组成:当归10克,白芍7克,川芎3克,生地7克,香附10克,阿胶珠1.5克,艾叶炭3克,炙甘草3克。
功用:补气和血调经。
主治:气血不和型月经不调。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因伴口苦咽干,胁肋胀痛而叹气觉舒者,加黄岑,荆芥(炒黑);因少腹冷痛,四肢欠温者,加炮姜,杜仲,香附;因少气懒言,不人欲饮食者,加黄芪、党参、白术。
方7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北黄芪20克,当归10克,大枣5枚,桂圆肉12克,炙远志3克,枣仁10克,灵脂炭10克,蒲黄炭10克,荆芥炭5克。
功用:益气宁神,化瘀止血。
主治:月经过多,形成崩漏,腹痛有凝块,淋漓不断,或经期延长出现气血两虚症状,如伴心神不宁,面色无华,四肢乏力等。
用法: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煮。文火煎煮3次,每次150毫升,分3次服用。如出血过多,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加人参5克、黑附片3克。如郁怒伤身,情绪易激动,宜加生地15克、白芍15克。如尿频、尿急伴阴虚有热者,去远志、当归,加女贞子15克、仙鹤草15克、白茅根15克。
方8
组成:熟地2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2克,旱莲草30克,枸杞子15克,川断15克,黄芪20克,台参30克,仙鹤草30克,贯众炭15克,地榆炭20克,海螵蛸20克,阿胶(烊化服)30克。�
功效:益肾固冲、止血调经。
主治: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中漏下。
用法:水煎服,日服一剂。
痛经
疼痛常为下腹部和腰骶部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至阴部.肛门和上腹部.常伴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疼.紧张焦虑等症状.疼痛剧烈时.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手足冰凉.出冷汗.全身无力.甚至昏厥.继发性痛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2年后.常并发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子宫内膜息肉.盆腔感染.盆腔粘连.盆腔充血.有些妇女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也可能引起痛经.痛经一般出现在行经前后.或经期中.常会伴有腰疼痛.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如果是轻微疼痛.则为正常现象.痛经严重者还会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恶心呕吐.甚至昏厥的现象.而且.有些人的经液中还会带有血块.痛经是一种常见病.应该尽快到医院去检查。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预防痛经.在经期避免剧烈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在经期不要吃生冷酸辣的饮食.
方1
组成 羊肉500克.当归60克.黄芪30克.生姜5片.
用法 羊肉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共炖汤.加盐及调味品.吃肉饮汤.
功效 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方2
组成 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
用法 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
方3
组成 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红糖60克.
用法 将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后研末.加红糖冲服.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
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连用1-2个月.
功效 活血化瘀.收敛镇痛.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