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法又称拔火罐,古称“角法”。是以罐子为工具,和用火燃烧排出罐内空气,造成相对负压,使罐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 *** 及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子疗法。多用于痹证,刺血拔罐运用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疡、部分皮肤,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等。
1、罐的种类:
临床上罐有三种:玻璃罐、竹罐、陶罐。
2、拔罐的方法:
1火罐:是用火在罐内燃烧,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个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绕一圈后,迅速退出,快速地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简便安全,不受 *** 限制,为目前临床的方法。
(2)投火法:将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火罐扣于施术部位。
(3)滴酒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1-3滴(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4)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5)架火法:即用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将95%酒精数滴或酒精棉球置其内,置于应拔部位,用火点燃,将制度迅速扣下。
2水煮法:先将配制好的药物放在布袋内,扎紧袋口,放进清水煮成适当的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液内煮15分钟左右,用镊子取出竹罐,倒干罐内药液,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本法配合药物加强疏风止痛的作用,于风湿痹痛和某些软组织证。所使用的药物多为疏风活血通络的中草药。
3、起罐:
拔罐时,一般留罐10-15分钟,待局部皮肤瘀血时,将罐取下。取罐时,左手扶住罐身,右手按压罐口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松脱,不可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若罐大而吸附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以免起泡
4、特殊用法:
临床上,根据情需要,火罐还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走罐:亦称推罐。即先在施术部位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或润滑油,再用上述方法将罐拔住,然后医生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以及病变部位,往返推动,至局部皮肤充血红润为度。此法适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2闪罐:即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住起下,起下拔住,直至皮肤潮红或充血为度。
3刺络拔罐:施术部位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作用。
5、适应范围:
拔罐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痹证(如腰腿痛、肩背痛),胃肠道疾患(如胃痛、腹痛),肺部疾患(如咳嗽、哮喘)。
刺络拔罐法适用于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疡、某些皮肤病,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等。
6、注意事项:
1患者 *** 要舒适,根据部位选用大小不同口径的火罐,注意选择肌肉较丰满,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火罐脱落。
2拔罐时火力要足,罐口靠近拔罐的部位,操作要迅速轻巧,做到稳、准、快,才能将火罐拔紧,否则影响疗效。
3皮肤有溃疡、水肿及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
4有自发性出血和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法。
5用火罐时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后,覆盖敷料,以防感染。
【】【火罐】、
能治呢?主要是由于罐内燃火消耗氧气,致使罐内空气稀薄,渐成真空,使机体局部形成负压,产生的吸力很强,皮肤与肌肉组织都被吸进。因罐内的大力吸引而引起高度充血,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新陈代谢旺盛,组织营养得到改善,反射性地增强了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抗能力,促进的好转或痊愈,所以近代有人把它叫做“瘀血疗法”。另外,在时,有一部分小血管可能破裂,血液溢于组织中被溶解,再被吸收,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自家溶血”。自家溶血吸收,能对机体产生持续的良性 *** ,增强防御机能,使理过程好转,而起到治疗作用。以祖国医学的理论来讲,拔火罐有,,祛风散寒,化瘀止痛功能,所以用它能够治愈很多病。
拔火罐疗法,虽然简便易行,能治疗很多病,但并不是万能的。有些用此方法,不但无效,反而会加重病情。如皮肤过敏,水肿及一些出血性,例如性紫癜、血友病,还有病人极度虚弱,身体过于消瘦月经期等都禁用此法。
拔火罐的适应症有感冒,四肢肌肉、关节疼痛,胸、背、腰部疼痛,百日咳,消化不良,呕吐,胃脘部疼痛,腹痛等。按中医的循经部位,选穴位运用效果更好。
、【病好】、【火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