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比较好。
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蒙牛是中国领先的乳制品供应商,专注于研发生产适合国人健康的乳制品,全球乳业8强。
覆盖范围:
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塞班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创业7年,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截至2020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0.37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4.87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4.56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蒙牛
这三个企业里面,光明的 历史 最悠久,伊利其次,蒙牛是比较年轻的。
光明的前身是上海益民食品厂,长者曾经在那儿当过厂长,因此受到了很多关照。
相对内蒙的两家,光明的技术能力是最强的,而且产品创新方面也走的比较超前,比如常温酸奶最早就是光明做起来的,现在又在推希腊式酸奶。
光明由于身处上海,做事情也是比较有江浙范儿,比较细心,比较讲究,温文尔雅的感觉。
但是光明在市场方面缺乏狼性,以低温巴氏奶、低温酸奶为核心,固守华东、华南市场,可能也是受国企性质的影响吧,比较官僚一些。
伊利最早是做冰棍起家,后来逐渐做大,依靠区位优势,牧场、奶牛等,它成为市场老大。
内蒙和奶制品的主要消费区(中东部大城市)距离远,因此伊利和利乐联手做大了常温奶市场(可远距离运输),不过实际上利乐拿到的利润比伊利还多。
牛根生是从伊利出来的,主要带走的是营销团队,质量团队没带走,因此发展很猛,创造了不少营销奇迹,比如快乐女声蒙牛酸酸乳,很快就超过伊利的规模。
后来有钱了就大肆收购,结果质量管理没跟上,出了很多问题,慢慢被伊利反超。
这个过程中,伊利蒙牛也掐的很厉害,甚至相互用黑公关手段。
焦头烂额的蒙牛后来投奔中粮,成为国企,现在逐步缓过来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他们三家的奶要从安全性来说,其实目前不会有太大差异,都可以放心买。
但对于三家企业的调性,前面的文字可以供你参考了。
市场上常见的牛奶主要有两种消毒方法:
一、 巴氏消毒法 (微生物学创始人之一的巴斯德200年前发明的方法)
80℃左右加热个30分钟,能杀死大多数致病菌,但杀不死全部微生物,所以需要4℃低温保存。超市在低温冷藏区常见的 透明塑料袋 包装, 玻璃瓶 包装以及 屋顶盒装 奶大都是采用这种消毒方法。因为消毒过程温度不是很高,保留了牛奶中大多数的营养物质,但保质期往往相对较短。
二、 超高温灭菌
这种灭菌技术是利用高温,通常135℃加热几秒钟就可以消灭牛奶中几乎所有的微生物,超市中常见的 利乐包 (就是纸袋奶)就是采用这种技术。因为几乎杀死了所有微生物,所以这种奶保质期通常有半年之久(其实放上一年多也不会因为微生物导致变质)。
市面上常见的牛奶大都采用这两种消毒灭菌技术,无论是蒙牛伊利还是光明,只要选择购买保质期内的正常牛奶,安全问题都是不用担心的。
大型知名牛奶厂家收回来的鲜牛奶,都用大型分离机分离过,我们喝到的都是水奶。根本不是百分之百的纯牛奶,里边的黄油奶皮蛋白都分离掉了,去创造了新的更高利润。老百姓需要的是原生百分之百纯牛奶,厂家只负责消毒罐装就可以。不要为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用分离机把原生纯牛奶的营养成分分离掉。
中国最安全食品是首农的,乳制品最安全的是三元,人民大会堂用奶,学生用奶国家指定的也是唯一三元。国家机关事务局用奶只有首农三元。
我喝了20年的纯牛奶,也见证了各品牌的沉浮,应该算比较有发言权了。以下所有奶均指各大品牌最为主流的平价量产巴氏杀菌纯奶。光明加热并且煮出奶皮喝口感比较好,伊利无论冷热饮口感都还可以,伊利在2010年世博会之后由于是世博会合作的奶品,所以他的品控在2010年有了大的进步,比较稳定。2010年前大概是2008年我喝过一袋别人给我的伊利的奶,腥味太重,怪不得那么多人不喜欢喝牛奶,可能是口味不同。在10年前我们江苏地产奶最受欢迎的的品牌是南京的卫岗和上海光明,当时是订的玻璃瓶子回收的瓶鲜奶比较多,光明鲜奶的口感还是不错的,至少我以前喝都是热的。三元以前在北京住的时候常喝,感觉还可以,但影响不深刻了。在2010年后蒙牛口感不行了,偶然一次又喝到了伊利的奶,我就对伊利有了改观。而且我现在奶冷饮或者做其他搭配饮品比较多,所以适合热饮的光明相对不占优势。以前卖早餐,有牛奶配送的小店会放上一个小煤球炉,上面架个小蒸锅,然后里面是塑料袋包的奶,现在这种袋子加热会有微量有毒物质释放,也就不再常见到了,不过这不是重点,当时地产奶都只有纯奶一个品种卖,连江苏最大的卫岗也就一种纯奶配送,而这些配送的奶最丰富的是光明,他还有草莓奶喝巧克力奶,现在好常时间没见到了,不过光明的纯奶也是很受欢迎,主要是光明的品控真是很强。
以下,总结国产奶各大品牌个人主观排名由好到次,
冷饮:伊利,光明,三元(仅限北京的,外地品控不行),蒙牛
热饮:光明,伊利,蒙牛(三元热饮没喝过)
额外推荐:新疆建设兵团的天润牧业纯牛奶,奶香很足,值得买来一尝,但由于运输原因,这个品牌还没推广,口感和奶香是纯奶里品质较好的,他的普通量产杀菌乳我感觉甚至可以和伊利金典奶比一比。
强烈不推荐:现代牧业、君乐宝的奶,这两个品牌最喜欢拿数据来吹,什么细菌含量少,指标高之类的,但代价就是我喝到的是只有一点点奶味的液体,口感,奶香奇差。
由于配送奶源和牧场还有生产线气候各地差异巨大,因此各地口味有些出入,所以北方朋友勿喷,光明伊利蒙牛三个企业都在品控上尽力了,但近年来蒙牛质量明显下滑,蒙牛的特仑苏整天做广告,产品也没创新,几个品牌的高端纯奶系,我建议伊利金典,卫岗醇可以尝尝,特仑苏就算了性价比太低,没有太惊艳的感觉,至少蒙牛的品控现在在南方做的不太好。
在奶制品方面,光明要是说他第二,伊利也只能说第三,光明一直创新挺多的,最早用保加利亚菌种做酸奶,伊利是安慕希用的希腊菌种,后期最早开创多种风味。蒙牛现在真的感觉不太行,可能冰淇淋品种多点,但绝对比不过光明的冰淇淋产品线。
国外的常见乳制品品牌我也一起推荐一下,雀巢,日本味全,日本明治,德国德亚,澳洲德运的奶粉,这几个品牌纯奶国内少见,但有奶粉和乳制品,品质大都优于国内大部分品牌,有兴趣可以尝尝,特别推荐澳洲德运奶粉,用高温冲开后居然能够还原牛奶口感,并且有奶皮,和纯奶无差。
不过之前我看到几年前有在杭州权威机构做的一项拿铁咖啡口味品控调查就片面说明了哪些奶的品质好了,拿铁中奶占比很大,由于国内咖啡消费层次低,对于咖啡豆品质不那么关注,因此在中国基本奶的品质就决定了一杯拿铁的品质。所有市售连锁咖啡品牌的拿铁,全部匿名让消费者盲喝品尝,品尝结果很惊吓。由好到次, 全家(味全),KFC(不详)/costa(不详,进口品牌)并列,罗森(明治)/喜士多并列,星巴克(卫岗)/可莎蜜儿并列,麦当劳(不详),瑞幸(绿田源,卫岗,各地不一)最次。基本有个参考,连锁咖啡品控严谨奶源肯定也是要求比较严格的,这里使用味全和明治进口奶源的便利店咖啡,甚至要优于使用地产普通奶源的星巴克,而瑞幸,甚至连各地瑞幸奶源都参差不齐,所以瑞幸一开始就是搞营销而不是重视品控,必然失败。而KFC我没喝过拿铁咖啡所以在此不作评价,但KFC的纯奶是雀巢的还可以,这个信息大家客观看看作为参考就行,不必太较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