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苗质量不稳定①疫苗被污染:制疫苗应该用SPF蛋,但有些厂家为了追求利润不使用SPF种蛋,这样就容易造成疫苗污染。
②疫苗质量问题:有的疫苗达不到规定效价,免疫后就不能产生好的效果。
③疫苗保存、管理、使用不当:运输、保管没有按要求在冷链下进行,所使用疫苗已经失效。
④血清型差异:有些血清型较多的传染病,如大肠杆菌病、禽流感、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没有选用与本地流行毒株相对应的血清型,造成免疫失败。(2)首免时间选择不当和免疫程序不合理近年来由于普遍进行疫苗接种,雏鸭出壳后都具有一定的母源抗体,会不同程度地干扰弱毒苗,抑制主动免疫抗体产生,过早接种疫苗会导致免疫失败。(3)饲养管理不科学有的鸭场只求多养、多获利,鸭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应激频繁,使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造成免疫失败。(4)饲料质量问题某些混合料或添加剂厂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按质量标准配制,出现营养不全、变质发霉、盐分过量等问题。研究证明,机体维生素缺乏,蛋白质缺乏等都会影响免疫效果。(5)乱用药物按规定,使用弱毒活疫苗前后几天,不能带畜禽喷雾消毒和饮水消毒;使用弱毒活疫苗前后一段时间,不能使用抗菌、抗病毒药物,以免杀灭弱毒活疫(菌)苗;免疫接种时,最好不同时应用某些抗菌药物,以免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6)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数量猛增,饲养形式大多数属于高密度开放式饲养,还有一些是密集式专业养殖村,对疾病未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防疫制度不严格,病死鸭到处乱扔,污染了舍内外环境,大量有害病原微生物在周围环境里繁殖,因此,即使有良好的免疫程序,也很容易感染发病,造成免疫失败。(7)其他疾病影响鸭群免疫时已经感染疾病、处于潜伏期内,不等产生免疫效果,就发生疫病。
(1)疫苗因素
①疫苗的质量
使用非正规生物制品厂生产的疫苗或已过期失效的疫苗,其质量比较低劣或不合格。疫苗因运输、保存不当,或疫苗取出后在免疫接种前受到日光的直接照射,或取出时间过长,或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引起疫苗的质量下降甚至失效。
②疫苗稀释剂
疫苗稀释液温度如果太高,会杀死部分活菌(毒),影响免疫效果。疫苗稀释剂消毒不合格或受到污染,也会影响免疫效果。饮水免疫时水质太差、饮水中含有消毒药或饮水器污秽等,都会造成免疫不理想或免疫失败。
(2)母源抗体干扰
种鸽个体免疫应答差异以及乳鸽来源不同等原因,造成乳鸽的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对所有乳鸽固定同一日龄进行接种,母源抗体过高的反而会干扰后天免疫,无法产生应有的免疫应答,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3)免疫抑制性疾病
圆环病毒、球虫等能损害鸽的免疫器官如法氏囊、胸腺、脾脏、哈德氏腺、盲肠、扁桃体、肠道淋巴样组织等,破坏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4)野毒的早期感染
鸽接种疫苗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在机体尚未产生完全保护抗体之前这段时间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期,一旦有野毒的入侵,会引起发病,出现免疫失败现象。
(5)毒力增强
病原微生物会在机体内大量复制、循环和突变,一旦毒力增强,即使免疫鸽群对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因长期暴露于这样的强毒包围环境中,也很可能会被感染而发病。
(6)鸽群自身状况
①遗传因素
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鸽的品种繁多,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是同一品种,不同的个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致。有的鸽甚至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②营养状况
营养状况是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饲料中的很多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都与鸽的免疫功能有关,这些营养成分过低或缺乏,可导致鸽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使接种的疫苗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例如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缺乏会导致淋巴器官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以及受体的表达和活化,从而使体内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数量下降,吞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等。
③健康状态
鸽群健康是产生良好免疫的基础。在鸽群健康状况不好时,尤其在鸽群发病期间,鸽体质很弱,抗病力下降,免疫应答能力也下降,如此时接种疫苗,往往无法达到预期保护力,免疫效果差,极易导致免疫失败,还可能发生严重的疫苗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④应激因素
鸽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在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突然变料、运输、转群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显著损伤淋巴细胞,对巨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从而导致鸽免疫力下降。所以,在鸽群应激反应敏感期时接种疫苗,往往达不到预期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
(7)混合感染
有些鸽场不重视对种鸽疾病的净化,综合防疫措施也跟不上,即使按免疫程序接种了鸽新城疫疫苗,由于支原体、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鸽仍然会生病甚至死亡。
(8)化学物质的影响
许多重金属(如铅、镉、汞、砷等)和某些化学物质(如卤化苯、卤素、农药等)抑制免疫应答,可损坏鸽的免疫组织器官,从而引起免疫失败。
(9)主观因素
①技术操作不过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疫苗选择不当
防制鸽新城疫可选用一些弱毒力的鸡新城疫活疫苗如Ⅳ系疫苗,若选择中等偏强毒力的新城疫Ⅰ系疫苗,不仅起不到免疫的作用,反而会引起病毒扩散甚至暴发鸽新城疫。
接种途径
鸽痘冻干苗要求的接种途径是皮下刺种,有些鸽场图方便省事改用饮水,自然达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超剂量免疫
有些地方养殖户担心免疫力保护不够而发病,大剂量或反复频繁使用疫苗,殊不知,反而造成免疫麻痹,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应答失灵,造成发病。
免疫方法不当
滴鼻、滴眼免疫时,疫苗未被滴入眼内、鼻腔,或者疫苗从眼、鼻内被甩出。注射免疫时,出现“飞针”,疫苗根本没有注射进去,或者注入的疫苗从注射孔流出,造成疫苗注射量不足,流出的疫苗还会污染环境。饮水免疫时,免疫前未按规定停水、限水,或饮水器内加水量太多,使配制的疫苗未能在规定时间内饮完,影响机体获得足够的疫苗剂量。
免疫时间
机体对抗原的敏感程度呈24小时周期性变化,一天中不同时间内免疫效果稍有差异,选择恰当的免疫时间,免疫效果会好些。例如清晨,鸽体内因肾上腺素分泌较其他时间少,对抗原的刺激最敏感,此时进行疫苗的接种,效果最好。
免疫程序
有些养殖户不了解种鸽的免疫背景,也不进行母源抗体检测,认为越早使用疫苗免疫越好。如果乳鸽有较高的母源抗体,首免日龄过早,则会造成疫苗与母源抗体中和,抗体滴度反而降低,此时若有野毒侵袭,容易引起感染发病;免疫滞后也容易出问题,若首免日龄推迟太晚,母源抗体已消失,会出现免疫空档期,一旦有野毒侵袭也易感染发病。有些养鸽户不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而是频繁使用疫苗,这样会引起前次免疫产生的抗体与下一次的接种的疫苗中和,造成机体内的抗体水平始终不高。
②忽视局部免疫作用
例如疫苗对鸽新城疫产生的免疫力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体液免疫,产生中和抗体,对侵入血液中的新城疫病毒进行中和;另一方面是细胞免疫,除了在血液起作用外,还有黏膜保护作用,阻止新城疫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入侵。只有做好全面的免疫力,才能有效阻止新城疫病毒的侵入。
③药物的滥用
许多药物如卡那霉素等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磺胺类药物也会使鸽的免疫器官受到抑制。有的鸽场在疫苗接种期间随意使用抗生素或药物饲料添加剂,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减少,以致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或在进行免疫前后和稀释活疫苗时,乱用抗生素,影响疫苗的活性。
④思想观念有问题
多数养鸽业主甚至技术人员对疫苗在控制传染病中的作用缺乏正确认识,错误地认为用了疫苗就不会发病而放松或忽略了卫生消毒等综合防疫措施。如免疫接种时不按要求消毒注射器、针头、刺种针及饮水器等,反而会使免疫接种变成人为散毒,引发疫病流行。
⑤饲养管理不当
消毒卫生制度不健全,鸽舍及周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在使用疫苗期间鸽群已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这些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导致免疫失败。饲喂霉变的饲料或垫料发霉,其霉菌毒素能使胸腺、法氏囊萎缩,毒害巨噬细胞而使其不能吞噬病原微生物,从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
⑥缺乏规章制度
人员防疫管理制度、兽医技术岗位责任制、卫生防疫制度、病死鸽的处理方法等规章制度的缺乏。或有制度但不严格执行,形如虚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