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因为读书能获得知识,能找到工作,能带给我更多利益,且有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的确没错,但是看待事情总要从相对的角度去看。对于一个快要饿死的人来说,你给他一本书是完全没用的,而对那些生活无忧的人来说呢,的确,书中自有黄金屋。如果你读书是为了获取名声,财富等功利性目的的话,那么你接受的就一定是一种成功主义价值观。如果你要成功,你就得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将成功作为评估一切的标准。
但是,读书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成功,其实很多书是没有必要读的。
比如我学数学的只要多读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就行了,还用得着去看莫言、余华吗?如果你的目的只是成功的话,多去读成功学的书就好了而且各大畅销书还基本上都是成功学的鸡汤内容,可见成功学是多么有吸引力啊!当然我不否定功利性的目的,有很多同学要准备高考,要准备职业资格考试等等。
但是更重要的一种读书,是非功利性的读书。
只有通过非功利性的读书,你才能够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运,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失败。
“做那些有意义的事能够让你生存,但那些无意义但你又想去做的事才是你快乐的源泉。”
很多时候啊,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辉煌的时候,有多么的风光,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把你放在一个辉煌的舞台上,你也会成功,俗话说的时势造英雄就是这样。 而真正成功的关键在于,在挫折的时候,在低迷的时候,是不是依然有勇气继续的前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依然要进行非功利性的阅读。
因为只有非功利性的阅读,才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真正的人生勇气,去面对人生的大风大浪。
我当然不希望大家这一生会遭遇挫折,会遭遇苦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每一个人这一生一定会遭遇挫折,一定会遭遇苦难。
你一定会遭遇困难,但在苦难的时候,你是否依然要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但是如果你接受的仅仅是成功主义的熏陶,你一定会感觉天要塌下来了,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但是如果你读过莎士比亚、加缪、尼采,你会较容易地开导自己,会引导自己积极的继续生活下去。
所以我们需要这种非功利性的阅读。
功利主义的阅读一定会让人自高自大,为什么说文人相轻?因为知识总是让人瞧不起别人的。
非功利性的阅读,才能够真正的让人意识到我们的渺小,才能培育我们的智慧。
其实你会发现很多时候阅读具有一种悖论。我们因为无知而阅读,但越阅读越会发现自己的无知。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我们这个世界不缺聪明的人,但缺的是有智慧的人。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都很聪明,但聪明人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一个谦卑的人。
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钥匙,你越阅读,你越站在人类知识的巅峰,望尽天涯路,你才会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
我只是看到了知识的惊鸿一瞥,还有那么多东西我不知道,这样才可以遏制你内心的狂妄自大,才能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其他人。
只有非功利性的阅读才能不断的丰富你的内心。
我们要去读文学作品,要去读历史作品。
让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有如此多伟大的灵魂,而这么多伟大的灵魂,他们的一生并不是平平顺顺的,他们会遭遇挫折,他们会遭遇苦难。既然连这些伟人都遭遇着这些苦难,你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些挫折苦难当做你自己必须演好的人生的剧本呢。
我们要阅读哲学,为什么要阅读哲学呢?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哲学的根本问题就是讨论死亡,就是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它会塑造人的世界观,教会人们爱与智慧 。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要离开这个世界,都在为死亡做准备,我们要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活在这个世界,有什么信仰是我们为之生且为之死的。为了明白这些,我们要去阅读哲学。
那最后怎么阅读?有人说,我读过很多书,但是读着读着就忘了。
那么我请问你还能说出你昨天吃的菜的菜名吗?你能把它一项不少的罗列出来吗?
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因为我们不需要记住那些精彩的过程,我们所要去做的就是去读。你所阅读过的东西会成为你的养分,帮助你的成长,我们需要去和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
我们的阅读永远不要只读自己喜欢读的。
我们要去阅读能够挑战我们的书籍。如果一本书籍不能够挑战我们,不能够给我们的思维以灌溉,我们为什么要去读它,我们如何去走出自己的狭隘偏见,为什么要把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本书上呢?
(一)为什么要读书呢?
年轻人为了炫耀自己有才(我年轻的时候);中年人是为了寻求不惑,解决实际的问题(我现在这个年纪所考虑到的);老年人估计是为了思考人生(我还没有到这个境界。)
(增加内涵,丰富内心;)
当你看到夕阳余晖,落日晚霞,你马上想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脱口而出,我靠,好多鸟,真好看。当你失恋了,你说的是我将我心对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或者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再或者说我心向山,君心向水,也比赤裸裸的说一句:难受香菇是不是有味道一点呢?
当你跟好朋友分别写留言的时候,你可以非常文艺范的写相知无远近,万里犹比邻,或者写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总不能写个老铁,再会吧?
当你不想在单位干了,你炒了老板的鱿鱼,你在朋友圈里非常得意自豪的发一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不是也比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显得高大上很多?
(插播下平凡的世界里面关于读书的感受)
而现在呢?
读麦肯锡,读阅读与写作,读文学,读历史,读哲学,读谈判,读心理学等等,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现在面临的国际国内的形势、复杂的局面还有我们这么多年轻人,都要求我需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学识,加强自己的修养,跟上你们年轻人的步伐,因为未来肯定是属于你们的。不管你们愿不愿意,我们的接力棒很快就要传到你们的手里面。我们这支队伍是要长久的走下去,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的。
所以,你们要不停的问自己,我做好准备了吗?
其实,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另外一方面,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慢慢的就会开始不知不觉的思考人生,想一些除了职场之外的问题,比如生死,比如教育,比如带队伍,比如情怀价值观等等。这些也都需要不停的去学习,去读书。
当然,我一直在讲学习的问题,学习的途径有很多种,不仅仅局限于读书。俗话说得好,读书万卷不如行遍万里,行遍万里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这四个方向都需要有,读书、旅行、交流还有高人的指点。其中读书是第一步。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旅行,每一次与朋友的交流,以及遇到的高人。
(二)怎么读书
每个人读书的方法不一样,所谓的精读、略读、指读、速读……等等不一而足,我个人觉得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想有旺盛的欲望想要去读,想要通过读书去解决实际问题,慢一点快一点重要吗?不重要。关键是你要向那个读书的方向去走了。你如果觉得读书一点用都没有,我还可以通过读大学的那些思维方式、哪些底层逻辑过下去,并且过得很好,那我们在这里讨论交流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讲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第一步,就是大家先要认同读书的意义、价值。读进去说出来的知识才是自己的。怎么读是次要的,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才最重要。
(三)读什么书
一般来说,可以把书分成两类:专业类的书(功利性的读书),非专业类的书(非功利性的读书)。当我们走入职场,成为一个社会人之后,我们的读书目的性就不要那么明显,我们要多读一些无用之书,读书不是为了追求知识,不是为了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要从书中找到的是智慧。培养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敬畏感,只有通过读书,你才知道你在这个世界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何为读书?为何读书?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一连串的疑问让我开始思考和动笔。
何为读书?读书,顾名思义,阅读书籍,广义上是阅读他人已经预备好的符号和文字。它区别于上学,又和上学联系,虽然口语话中上学是读书,但上学读的是学校指定的教材,只是一种阅读书本的方式。它区别于学习,又和学习联系。爱学习,则时时处处人人可学,阅读万卷书本只是其中一种学习方式。行万里路,阅无数人,拜师遇高人指点都是学习的方式,学习不局限书本,不局限于课堂和学校。
为何读书?周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胡适说第一,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我说:读书,从个体层面来看,可以去除愚昧无知做智人。我最近的体悟很深切,从前关于性无知无畏,而读了一些文本作品后揭开了多年的谜团和疑惑。从来没有谁天生会做父母,读书学习后也就知道怎么样做父母。同时我们会发现,读书提高个人修养、素质和能力。自古读书的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活一辈子,要了解自己及周遭的运行规律和面貌,要学会如何和自己以及和周遭的人事物打好交道和谐相处,而这些,书本中古人都有经典记录,它节约了我们大量摸索的时间。能做到学以致用,读书就会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参考方法。从集体层面来看,读书也是一种传承,承前启后,它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然我们也要为后代子孙传承积累财富,否则就断流或者断层了。前些天还和先生在讨论古之礼仪如今废弃的差不多了,为什么?没有传承下来,时代越久远,丢弃越多。
读什么书?每个年龄阶段有其需要读的书,每个年龄阶段读书目标不一样。幼儿以识字和积累字词句段落为要,启蒙培养兴趣和习惯;初高中开始要广读经典,博览群书,同时要理会段篇章构造和不同文体,学会模仿写作和表达;大学则要往广博专深两个方向和维度去拓展和积累。立足感兴趣的主题或者研究的主题把相关的书籍都拿来读,可以逛书店或者逛图书馆,现在电子阅读器和读书app也强大的很,方便找书。
如何读书?胡适先生说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八字诀。我认为输入的同时一定要输出。从碎片化到系统化,形成自己的体系。读书不可急于求成,知识成体系融会贯通有一个过程。有些书泛读一遍可以放下,有些书却要精读细读,有些书在不同年龄阶段阅读理解完全不同,每读一遍都有新意。通过书本去找书本是一件很方便的事。对于古书一定要有本字典,比如,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对于书的版本一定要有甄选,不同版本很影响对原书的理解。胡适先生建议我们至少懂一门外语,读原著的感觉和译本是不一样的,就像自己咀嚼的食物和直接咽下去没有经过咀嚼的差异。
期待你我都成为爱读书,会读书的人,强大我们的内心和民族,因为优秀的民族和个体都爱读书,也都会读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