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累计实现器官捐献1.48万例了吗?

我国已累计实现器官捐献1.48万例了吗?,第1张

昨日,2017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在广州召开。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大会获悉,截至2017年12月10日,中国大陆已累计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1.48万例,捐献大器官4.1万个,器官捐献者志愿登记人数超过36万人,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移植大国。

迅速增长:

今年中国公民捐献总量将突破5000例

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中国模式”,获得与会的国际器官捐献与移植学界人士的肯定。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公民器官捐献移植体系,为破解器官短缺这个全球共同难题,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模式”,为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模式。而今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的“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术,有望为器官捐献“开源节流”。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黄洁夫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我国公民自愿捐献器官总量从2010年起迅速增长,预计今年捐献总量将突破5000例。

近年来,我国在人体器官移植法治管理、器官获取和分配、器官移植临床服务和器官移植监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如建立了中国红十字会作为第三方参与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成立了115个OPO组织,组建了近2000人的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建立了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分配器官等。

目前,我国共计有173家移植医院,涵盖所有器官移植门类,移植等待时间较之前大幅缩短,服务能力和质量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而费用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

“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已经是中国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来源,这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方向指引相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器官移植的官员何塞·努涅斯教授表示,中国已实施了多项措施,以保障器官捐献制度的透明、公平和可溯源性,成就有目共睹。

“西方国家在器官移植发展方面历经了65年,才让公民意识到捐献器官是造福他人的行为,而中国仅仅用很短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65年的发展历程,进步步伐令人惊叹。”世界移植协会现任主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外科主任Nancy教授坦率地承认,过去因伦理方面的问题,国际器官移植界对中国同行的态度迥异,而如今,中国做出了“确保每一例手术是遵循伦理要求”的承诺,并恪守了这一承诺,“我个人表示满意”。

本次大会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器官移植事业”为主题,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山大学器官捐献与移植免疫研究所、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承办,共有国内外专家50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模式”六大特点:

全面构建国家层面的器官捐献移植法律框架,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国家器官捐献与移植五大科学工作体系;

创造性提出了中国心脑双死亡的器官捐献科学标准与流程,确保器官获取符合法律规范,建立信息化的监管平台,器官移植监管步入大数据时代;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捐献与移植人道主义救助体系,促进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良性循环;

充分发挥制度优越性,创建全社会参与的捐献移植保障体系;

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培育器官捐献是大爱的人文精神。

广州贡献:

移植新技术有望为器官捐献“开源节流”

今年7月2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教授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术,破解了困扰全球科学家半个世纪的难题。何晓顺介绍,目前该团队已完成的14例“无缺血肝移植”手术。现已证实,这项新技术可扩大器官来源,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显著改善移植预后。这项新技术有望重构沿用至今的器官移植理论与技术体系,将器官移植学科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记者获悉,以“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与新标准不断涌现,让中国成为了世界焦点。世界移植学会前任主席Francis评价,以往都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器官移植技术,而现在西方移植学界开始向中国同行学习。

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主任王海波指出,无缺血肝脏移植使得器官的质量提升,让器官移植进入更高的层次。王海波指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捐献的器官出现浪费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目前5%~6%捐献肾脏被浪费,10%的肝脏被浪费。世界移植协会现任主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外科主任Nancy教授则表示,美国约有20%的捐献肾脏被浪费,而10%的肝脏被浪费。

“希望何晓顺教授的新技术能够减少器官被浪费,今后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质量不太好的捐献肝脏也能使用。” 王海波表示,随着内地与港澳捐献移植合作框架的建立,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为捐献的器官寻找匹配的受体,从而减少器官浪费的发生。

港澳共享:

与内地共享器官分配港澳患者将受益

王海波指出,自我国开展公民器官捐献至今,共有519位香港居民和50位澳门居民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在内地接受器官移植。2016年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协助下,成功开展了澳门首例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2017年11月9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与澳门卫生局签署了器官分配与共享协议,将显著缓解澳门器官短缺的现状,令患者受益。

王海波表示,明年1月将对澳门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澳门将在借鉴内地器官捐献和移植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开展公民身后器官捐献和移植,从而让器官捐献移植的“中国模式”取得的成就惠及更多地方。

对于今年11月17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完成的“中意专家联合实施‘换头术’”事件,中外专家同声抨击。“这是器官移植学界的反面教材,我们坚决反对。”世界移植协会现任主席、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外科主任Nancy教授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低级的解剖学试验,一场闹剧,根本不是器官移植。” 王海波指出。

人的死亡常常是因为某些器官受到了不可逆转的致命伤害,功能丧失。如肾脏由于得了肾炎等严重的肾病,使肾功能全部丧失而不能生成尿;还有冠心病、肝癌等最终都可造成器官的功能丧失而死亡。所以,多年来人类一直梦想能通过器官移植来延长寿命。

在古代玛雅人的典籍中,就曾有更换内脏以求起死回生的记载。我国的《聊斋志异》中也有陆判“易心换头”的描述。的确,如能摘除丧失功能的器官,换之以健康的异体器官,这对抢救某些危重患者的生命来说,不仅是一种妙法,而且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途径。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曾在动物身上进行器官移植的各种实验,但却屡遭失败。而在人体进行器官移植,大约是在600年前,印度的外科医生用臂部的皮瓣造鼻成功了。1905年,出生于法国的美籍医生卡雷尔(1873~1944)研究了器官移植,他当时认为人体器官离开机体仍然可以存活,任何人体器官都可以取下培养,然后移植到他人身上,这是把人体看成是像机器一样的系统。后来发现了人体的排异作用,证明这是不完全对的,但毕竟器官移植受到人们的关注。在1922年~1933年间,苏联人费拉托夫(1875~1959)提出了组织相容性理论之后,器官移植的成活率提高了。

20世纪4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斯内尔选中了“老鼠组织移植与排斥”这样一个冷门课题,开始致力于异体器官移植和组织“排异”现象的研究。他与英国科学家高拉合作,在美国缅因州巴尔港杰克逊实验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探索着。终于在1948年,他们公布了一个重要发现:老鼠体内有一种特殊的系统,可以成功地识别自身组织与异己组织,对自身组织能够接受、相容,对异己组织不能相容,给予排斥。这就是所谓“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老鼠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由其遗传基因决定,这种基因被称为“H2系基因”。

到底怎样才能预先知道两只老鼠的组织是否相容,是否发生排斥呢?斯内尔首创了一种试验方式——H2型试验。它证实了用不同的H2系基因进行组织移植就会产生“排异”的现象,从而首次揭示了器官移植排异机制,为人类器官移植开辟了道路。

要使人体器官移植获得成功,则必须查明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确定有关基因。而且还要找到一种能鉴定人体组织相容性的试验方法。

1958年,法国免疫学家多塞研究了患者多次接受输血的反应后,首次发现了人体组织相容性抗原。接着,他创立了人体组织细胞相容理论,又开创了迅速方便的人体器官移植试验法——鉴定异体组织是否相容的HLA组织分类血液试验法。多塞的试验方法简便可靠,很快被进行器官移植的医生们采用,大大推进了器官移植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

由于斯内尔、多塞在研究器官移植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他们获得了1980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在科学家经过了多年探索和临床试验之后的今天,器官移植术造福于人类已成为现实。

肾脏移植是开展得最早、最多的一种器官移植。据统计,到1977年,全世界已有13 000多人通过肾脏移植获得了新生。目前仅在美国,每年就要进行数千例肾脏移植手术。

世界上最早的一例肾脏移植手术是1954年在美国波士顿的一家医院进行的。病人24岁,患了晚期肾炎,从他的孪生兄弟身上移植了一个肾脏,术后没有产生排斥反应,病人生命得到了延长。从移植的效果看,活体肾比尸体肾好,近亲供肾效果更好。

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是1967年12月3日,在南非开普敦的一家医院里,以巴纳德为首的手术小组,为55岁的华希坎斯基移植了心脏,手术相当成功,但抗排斥反应药破坏了这位病人身体的免疫功能,18天后该病人患肺炎死亡。

在1967年12月~1969年6月间,全世界共做了103例心脏移植手术。其中3/4的病人在手术后3个月内先后死亡。1979年,瑞士一家药厂研制成了一种可选择性地抑制免疫系统的新药——环孢素,使所有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第一年存活率上升到79%,术后存活6年存活率达60%。英国医学教授亚库布从1980年起到现在,已做了1 000多例心脏移植手术。手术后存活一年的存活率超过90%,存活五年的存活率约为80%,其中有600多人至今还活着,最长的已经活了20多年。1985年,美国一对“换心”男女,35岁的加里·韦勒普和36岁的苏姗·斯特菲,经医生同意结为恩爱夫妻。这表明医学技术的进展已逐渐克服了困难,能够进行更安全和更成功的心脏移植手术了。

人类在近40年内已成功地进行了肾脏移植、心脏移植、肝脏移植、胚胎移植、骨髓移植、胰腺移植、脾脏移植、骨骼移植等手术,但脑的移植还未实现。脑可以移植吗?不要说头颅受了致命伤后的更换,就是痴呆、疯傻人的头颅再换,也是人们所殷盼的。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医学博士罗伯特·荷华,曾提出过《人头移植的手术方案》,供同行们讨论。一些人认为,他是异想天开,因为即使换头成功,由于神经切断后难以连续,也会导致颈部以下的身体瘫痪。这时,罗伯特·荷华用老鼠做实验,也连连失败。因神经连接不好,换了头的老鼠只会摇头,不会动弹。后来又进行“双头鼠”移植,即原来的鼠头不割下来,再另外移植一鼠头上去,一鼠两头,获得成功。继而“双头狗”又在70年代末期出现。“双头狗”的两个头都会叫,都会争食,但移植上去的头仍不如原来的头灵敏。

同时期,一些科学家还做了猴头移植术。1986年,美国著名脑外科专家韦特与别人合作,首次在世界上移植猴头成功,但这猴子仍不如天然猴子灵巧。

美国有这样的实验报告:取出健康的老鼠的脑组织移植给患糖尿病的老鼠,当移植的脑组织刚一成活,便恢复了分泌激素的功能,结果老鼠的糖尿病消失了。

瑞典、墨西哥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成功地在人体中进行脑内移植手术的三个国家。脑内移植手术的成功使科学家们相信,将来人脑也可移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器官移植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移植总数已超过5 000例,各类器官的移植已超过18种,其中以肾脏移植最为成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将会给千千万万因器官损伤而可能死亡的人带来福音。人类的梦想,必然能够实现。

什么是器官捐赠 器官捐献宣传

器官捐赠就是当一个人被诊断脑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时,基于个人生前的意愿或家属的同意,以无偿捐赠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 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也可以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或部分肝脏捐赠给亲属或配偶。 器官捐赠的范围 器官捐赠的范围包括细胞捐赠、组织捐赠和器官捐赠。

细胞捐赠

是指从一个健康人的体内提取有活力的细胞群,输入另外一个需要救助的病人体内。临床上最典型的就是捐赠骨髓以救助需要骨髓移植的病人。

组织捐赠

是指将人体的部分组织捐赠给那些需要救助的病人。这些组织包括:皮肤、眼角膜、骨骼、肌腱、血管、神经等等。一位捐赠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同时捐赠多种组织给那些等待移植的病人。

器官捐赠

就是将人体的某个仍然保持活力的器官捐赠给另外一个需要接受移植治疗的病人。这些病人的病情通常非常严重,而且已经不能用其他治疗方法治愈。目前世界上已经成功地进行过心脏、肾脏、肝脏、胰、肺、小肠以及腹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等多种移植。

编辑本段器官捐赠的种类

4月20日,省红十字会和省卫生厅联合在广州召开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启动会。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徐火周、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出席会议,来自广州、深圳等十个市的卫生局、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院等十四家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代表80多人参加会议。 深圳市红十字会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截至2009年12月,我省共完成了50例器官捐献,成功拯救56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至少40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多位烧伤患者康复。 为了褒扬捐献者的无私奉献、遗爱人间的精神, 2008年5月8日,广东省红十字会在增城市万安园公墓设立了红十字纪念园,对于规范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引导民众移风易俗、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上,省红十字会和卫生厅决定成立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委员会,下设省器官捐献办公室、省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和省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对全省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统一管理。

编辑本段脑死亡与器官捐赠

传统判定死亡

传统判定一个人死亡的标准,就是永久性的心脏停跳、呼吸停止以及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在心跳、呼吸停止以后,身体其他部位的组织和器官,都将因得不到氧气与养分的供应而失去功能。

脑死亡

人体脑组织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的,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它控制着人体呼吸 绝症少年捐献全身器官

、心跳、血压等重要功能。人体一些部位的细胞在受到伤害后可以通过再生来恢复功能,脑细胞则不同:一旦坏死就无法再生。所以,当一个人的脑干遭受无法复原的伤害时,脑干就会永久性完全丧失功能,以致呼吸、心跳停止。随后,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也会因为没有呼吸和心跳而逐渐丧失功能。临床上所指的脑死亡,就是指脑干死亡。 近十年来,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当一个人发生脑死亡时,医生可以借助呼吸机和药物来维持他的呼吸、心跳和血压等生理功能长达两个星期。但一旦撤除这些辅助设施,他/她就无法自行呼吸,心跳也会随着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特殊疾病,除了脑细胞发生死亡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器官和组织依旧是健康的。

编辑本段植物人是否可以捐赠器官

植物人是由于脑部本身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丧失,但脑干功能依然存在。所以,植物人没有思维、记忆、认知、行为和语言能力,但有呼吸和心跳,而且可以有脸部动作。因此,植物人没有发生脑死亡,所以不能捐赠器官。 除了母亲您也可以给予生命。

编辑本段关于器官移植

什么是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是将某个健康的器官通过手术或其他方法放置到一个患有严重疾病、危在旦夕的病人身体上,让这个器官继续发挥功能,从而使接受捐赠者获得新生。

移植医学的崛起

器官移植在二十世纪以前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在二十世纪初期,医学界对治疗那些身体某个器官功能严重衰竭的病人依旧束手无策。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器官移植在当时只是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 到了五十年代,世界各地的医生开始进行人体试验,但由于不能很好地控制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器官移植的效果不尽人意。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诺华公司发明了免疫抑制药物--环孢素(新山地明)。环孢素的发明使移植后器官存活率大大提高,器官移植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是本世纪尖端医学的重大成就之一。

编辑本段哪些病人可以接受器官移植

● 心脏 由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衰竭的病人,心脏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 肺脏 终末期良性肺部疾病的患者,经过传统内科治疗无法治愈,但估计尚有1-3年存活希望,可考虑进行肺移植手术来改善身体状况。 ● 肝脏 处于良性肝病末期,无法用传统内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肝脏移植是唯一的方法。 ● 肾脏 当一些疾病对肾脏产生损害,肾脏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时,就会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其终末期就是尿毒症。挽救尿毒症患者生命的方法包括透析和肾脏移植。 ● 胰脏 胰脏移植多数是与肾脏移植同时进行的,主要用于治疗晚期糖尿病、I型糖尿病、和胰切除后糖尿病。 除了上述病人,尚有患有脾脏、小肠等多种疾病的病人可以 通过接受移植手术获得治愈。

编辑本段主要程序

1、接受来访或电话咨询 市民在填写器官捐献协议

2、红十字会提供: 《致遗体捐献志愿者的一封信》 《山东省遗体捐献登记表》(一式两份) 《志愿者基本情况登记表》 3、受理志愿者填写完毕的登记表格,告知填写不完整或不恰当的地方 4、为填写合格的人员办理: 《致遗体捐献者的一封信》《登记复函》 《遗体捐献登记表》(一份) 《荣誉证书》 《捐献卡》(随身携带用)

编辑本段相关疑点

传统判定死亡

传统判定一个人死亡的标准就是永久性的心脏停跳、呼吸停止以及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在心跳、呼吸停止以后,身体其他部位的组织和器官都将因得不到氧气与养分的供应而失去能。

脑死亡

人体脑组织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的,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它控制着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重要功能。人体一些部位的细胞在受到伤害后可以通过再生来恢复功能,脑细胞则不同: 器官捐献用于医疗救助

一旦坏死就无法再生。所以,当一个人的脑干遭受无法复原的伤害时,脑干就会永久性完全丧失功能,以致呼吸、心跳停止。随后,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也会因为没有呼吸和心跳而逐渐丧失功能。临床上所指的脑死亡,就是指脑干死亡。近十年来,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当一个人发生脑死亡时,医生可以借助呼吸机和药物来维持他的呼吸、心跳和血压等生理功能长达两个星期。但一旦撤除这些辅助设施,他/她就无法自行呼吸,心跳也会随着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特殊疾病,除了脑细胞发生死亡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器官和组织依旧是健康的。

植物人是否可以器官捐献

植物人是由于脑部本身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丧失,但脑干功能依然存在。所以,植物人没有思维、记忆、认知、行为和语言能力,但有呼吸和心跳,而且可以有脸部动作。因此,植物人没有发生脑死亡,所以不能器官捐献。

编辑本段难点问题

现状

据统计,自1986年~2006年20年来,上海市捐出自己遗体的市民不足4000人。上海市全年死亡人数约10万人左右,每年却只有300人志愿捐献遗体,百分比仅千分之三。然而,在全国和上海的遗体捐献登记者中,真正捐出遗体的比例却较小,约占登记者的15%左右。 虽然中国在器官移植技术领域虽然已达到世界水平,但有关器官捐献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制约了器官移植临床救治工作和移植医学的发展。

原因

伦理观念的影响 传统中国是个伦理社会,古代社会的一般道德准则是将死者入土为安。现在很多地方的人依然墨守陈规,固执的遵循着那些旧习俗。很多人对于捐出亲属或自己的遗体,感情上很难接受。 利益观念的影响 器官捐献作为一种公民自愿履行的善行,只许捐赠,不可买卖。完全是无偿和公益的,于是一些人就会想“捐献器官给他人对我有什么好处和收益呢” 。 社会观念的缺失 中国人重自我,轻社会,私民、小民意识根深蒂固,社会责任感差。在人们心目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陌生他人的漠不关心的观念根深蒂固。

编辑本段外界观点

孙少玲(汕头市红十字会秘书长) 按照有关的规定,红十字会组织承担着自愿器官捐献咨询和登记等工作,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红十字会根本无法联系到接收捐献器官的单位,因此器官捐献在一定程度上难免成了空谈。 其实,随着市民公益意识的不断提高,时常有人到红十字会咨询有关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的事宜,不少临终的老人和重病患者明确表态愿意将遗体或器官无偿捐献出来,供教学科研或医疗救治所用,但最后都因为找不到愿意接受的组织和单位而作罢。当然,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才可能实现。 郭晓妃(市民) 让生命在他人身上延续 :作为市民,对于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的确知之甚少。一方面,相关部门及媒体在这方面的宣传较少,很多人不清楚器官捐献的具体定义,例如哪些可以活体捐献、遗体捐献需具备什么条件等等;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不少汕头人的观念还是比较保守,对于死亡的亲人,多年的传统思想都是“入土为安”,崇尚土葬;后来,虽然人们逐渐接受火葬,但还是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观念的影响,要求在保全肢体的情况下进行火化。要将亲人的尸体进行解剖,或者捐献出有用的器官去救治他人,许多人一时半会心理上还无法接受。个人觉得,这需要媒体的进一步宣传,让人们真正体会到将死亡亲人有用的器官捐献出来去救治他人,实际上是使亲人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到了延续,是功德无量的行为。

编辑本段各国成就

瑞典

越来越多的瑞典人对身后捐献器官态度积极。据瑞典《每日新闻》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在瑞典进行了136例器官捐献手术,这是1991年以来手术数量最多的一年。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表明公众对器官捐献的意识增强了。 长期以来,在瑞典进行的器官移植手术一直徘徊在每年100例左右。拥有器官捐献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未曾作出选择的患者,用知识说服他们的家属,效果要好得多。近年来,患者家属对器官捐献的了解明显增加,许多家庭成员公开谈论这个问题,这对作出积极的决定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瑞典器官捐献法,如果死者生前没有作出选择,是否捐献器官将由死者家属决定。自2003年起,瑞典政府投入了2700万瑞典克朗,加强对自愿捐献器官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已经病危的患者,医院专门配备从事器官捐献的护士和医生,对病人和家属做工作。通过这一投入,高危病人同意捐献器官的比率增加了30%。 在瑞典900万人口中,有150万人自愿在国家器官捐献登记册上登记,没有登记但对器官捐献态度积极的人可以随身携带器官捐献卡。自1964年瑞典进行第一例肾脏移植手术以来,瑞典在器官移植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

德国每年约有1000多病人因不能及时得到器官捐献而死亡。德国每年的器官捐献量不到实际需要的20%。2005年德国进行了2100例肾移植手术,但同年新增同类病人超过2700人。从德国的民意调查看,超过80%的人对器官捐献持积极态度,但只有12%的人真正取得捐献证书。从近年的实践看,是否具有捐献证书并不是唯一的问题。有55%的医院没有按规定将持有捐献证书的潜在捐献者的情况及时转达给器官捐献中心,因为这些医院担心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不能得到足够补偿以及怕麻烦。为此,德国国家伦理委员会建议应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有鉴于此,德国考虑修改器官捐献法。德国于1997年通过的关于人体器官捐献的法律规定,本意是提高人体器官捐献数量,现在来看这个目标并未实现。其原因并不完全是医疗系统能力不足,法律缺陷也是造成捐献数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该委员会建议实行一种新的捐献模式。德国伦理委员会建议,首先要在全国开展宣传解释工作,然后由国家出面,系统地要求所有公民回答其是否同意死后捐献器官的问题。公民本人同意或不同意捐献器官的决定,可记录在其医疗卡及驾驶证的数据库中,公民有权随时改变自己的决定。如果公民不作明确表态,那么他将被告知,在其死后适用“不反对即同意”的原则。原则上,医务人员可以认为死者默认同意捐献器官,如其亲属不明确反对,医务人员即可摘取其器官用于捐献。

美国

尸体器官捐献 在美国,所有尸体器官捐献工作均由OPO(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器官获取组织)完成。据2004年统计,全美有59个OPO,其中50个为独立组织,不依靠于医院或相关研究机构,其余9个则依托指定医院。所有OPO均由健康和人类服务秘书处(the Secretary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指派,并对联邦政府负责,同时也是国家器官获取和移植网络(OPTN)的一员。 OPO需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在医院建立良好的器官捐献氛围,一方面向医务人员及医院管理层宣传如何确认潜在的捐献者、如何获得捐献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以及器官获取前的保护措施等;另一方面还要与ICU、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的专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器官捐献的顺利完成。OPO还要负责与捐献者家属进行沟通,以使其同意捐出捐献者器官。在美国,捐赠者死亡后,约42%-69%的家庭同意进行捐赠;但如果捐献者生前曾登记愿意捐献器官,家属的同意率可升至95%-100%。 活体器官捐献 2001年,美国活体器官捐献数量(6618例)首次超过尸体器官捐献(6182例);2002年,虽然活体器官捐献数量仍高于尸体器官捐献,但增长幅度减缓,活体肾移植增幅为4%(2001年高达11%),但是活体肝移植和活体肺移植数量明显下降(与2001年比降幅分别为31%和36%)。(图1)2005年,尸体器官捐献(7593)再次超过活体器官捐献(6902例)。 活体肾移植是活体器官捐献的主体,2002年为6240例,占全部活体移植的94%,2005年为6571例,占全部活体移植的95%;2002年,活体肺叶移植25例和肝移植362例,教2001年(活体肺移植49例,活体肝移植519例)均显著减少,可能与媒体对供体死亡案例进行报道有关。2005年,活体肺移植和活体肝移植数量进一步减少,分别为2例和323例。所有活体捐献均以成年人为主(<99.9%),不提倡进行18岁以下儿童的器官捐献。1993年-2002年共实施35例18岁以下活体肾脏捐献,在活体器官捐献中所占比例小于0.1%。而活体移植中,亲属间的器官捐献占主导地位(>80%),但不容忽视的是非亲属间器官捐献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中国

2007年1月20-22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首届国际标准器官捐献及分流系统联席会议》上进行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中国首批“器官捐献卡”首发仪式。器官捐献卡英文名“Donor card”,全称为器官、眼角膜自愿捐献者随身携带卡。上面有申请人签名、联系方式、直系亲属姓名及紧急情况下的联系方式,器官捐献机构联系人电话,相关网站及发放单位等信息。以便万一持卡人意外身亡,此卡可以作为当事人身前已表达国器官捐献意愿的证据。 管理人员可以按卡上的序号登录网站查询当事人的有关信息,以便即时与家人取得联系。是否捐献器官最终还要征得家属签字同意。中国目前有成千上万的终末危重患者和失明患者正在急切地等待人道主义救援。然而由于器官捐献系统工程缺失,使很多病人在等待中死去。 器官捐献卡是这个系统工程地第一工程。器官捐献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极小概率事件(百万分之一)。没有庞大的自愿者人群做基数(>1亿),每人每年百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就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器官资源。所以项目负责人和捐献卡发起人陈忠华教授指出,其发放目标就是在第2个五年计划(2006-2010)内使中国捐献注册人数从总人口数的0.0%推广到50%,届时约有5亿人持有这种爱心卡。绝对数世界第一。

编辑本段器官捐献试点首批启动

2010年3月,人体器官捐献体系首先在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浙江、广东、江西、福建厦门、江苏南京、湖北武汉等十个省市开始试点。4月20日,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试点正式启动。 广东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徐火周介绍,广东省将成立人体器官捐献组织领导机构——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委员会,下设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和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对全省的人体器官捐献进行统筹管理。以后,全省的人体器官捐献者信息都汇总到人体器官捐献委员会,建立人体器官捐献者资料库和受者资料库。广东的试点在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进行,每个城市建立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站。据悉,由于交通意外死亡人数比较多,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计划发动广大的驾车人士加入人体器官捐献者行列。

两大原则:捐献器官必须自愿无偿

器官捐献以自愿、无偿为原则,特指下列两种情况: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通过书面自愿申请器官捐献登记,并且没有撤销其登记,待其身故后进行器官捐献;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器官,待其身故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的器官捐献。 另据报道,捐献器官不涉及活体器官捐献和死刑犯的尸体器官捐献。

分配的原则还未出炉

由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根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原则(分配原则将另行下发)对捐献器官进行分配,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要对器官捐献和移植的过程进行见证。

捐献程序

公民可以书面向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自愿申请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或者是潜在人体器官捐献者或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有捐献意愿,则由协调员帮助完成捐献手续,公证相关资料,并报送广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确认后将捐献者资料录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者登记管理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4705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9
下一篇2023-03-29

随机推荐

  • 2007仙妮蕾德价格表

    100115 佳莉袋泡茶-原味25克10包 29 98 78 100145 佳莉草本饮料-晚25克10包 42 126 101 101015 欣乐即溶饮品-原味3克10包 29 98 78 101115 欣乐即溶饮品-原味20克10包 14

    2023-12-14
    34700
  • 珀莱雅靓白晶钻和御白哪个好

    珀莱雅靓白晶钻和御白都是专门针对肌肤美白保养的产品系列,两者都有美白效果,但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以下是它们的一些特点和区别:1 成分不同:珀莱雅靓白晶钻中含有白芷、甘草等多种植物提取物,有助于舒缓肌肤,同时含有维生素C、熊果苷等成分,有助于淡

    2023-12-14
    30900
  • 涂防晒闷痘了怎么办

    涂防晒霜长痘怎么办大家知道防晒霜可以怎么用呢,防晒霜会不会导致长痘呢,长痘能不能用防晒霜呢,防晒霜有哪些好处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yestone_D54035407_XXLjpg涂防晒霜会长痘吗长了痘痘的患者需要减少对隔离霜和防晒霜的使用

    2023-12-14
    19600
  • 兰蔻40PD01是什么意思啊

    这是兰蔻的六位批号,前两位是产地码(40=法国),第三位是生产年(P=2017年),第四位是生产月份(D=12月)。后两位无意义。这个批号可解读为:产地法国,2017年12月生产。LANCOME这一名称构想来自于法国中部的一座城堡LANCO

    2023-12-14
    22100
  • 圣博蜜思有什么副作用

    任何化妆品都有副作用,只是分轻重,建议使用纯植物的化妆品,可以降低副作用。不同化妆品质量不一样,不同人的皮肤结构、生理、免疫力都不一样,会适应不同的化妆品,化妆品对自己没有最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以上就是关于圣博蜜思有什么副作用全部

    2023-12-14
    26300
  • 美白效果好的护肤品有什么副作用

    美白效果好的护肤品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护肤品有哪些副作用。事实上,大多数美白产品都含有一些化学成分,如果使用不当,会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购买美白产品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这些产品的成分和使用方法。首先,我们需要

    2023-12-13
    19100
  • 化妆品里的甘油是从哪里提取的 是从猪油里提取的么

    甘油的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方法,所得甘油俗称天然甘油;以丙烯为原料的合成法,所得甘油俗称合成甘油。天然甘油的生产 1984年以前,甘油全部从动植物脂制皂的副产物中回收。直到目前,天然油脂仍为生产甘油的主要原料,基中约

    2023-12-13
    20200
  • 洗完脸后用什么好呢

    你好,如果你的皮肤很敏感的话,我建议你用专门防敏的水,这类的水有一个牌子叫宗茂,不知你听过没有,是胡可做的广告,我们店卖的特别好,由其针对你这种敏感性皮肤,是防敏水,还有一个系列的蛋清防敏洗面奶和乳之类的,真的很不错,只要进店的顾客皮肤敏感

    2023-12-13
    28700
  • 怎么辨别化妆品是否正品 怎么辨别化妆品的真伪

    1、每一款化妆品都有自己的品牌官网,可以在官网上找到品牌电话进行拨打,也可以根据化妆品的卫生许可证操作验证。2、可以看化妆品的使用说明,一般在国内销售的化妆品都会使用规范的字体,很少会出现英文或者别的繁体文字,而且字的大小整齐,印刷规范不会

    2023-12-13
    190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