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CT的探测器实际上已经不象原来的4层CT那样简单地分为对称型与非对称型。笼统地讲,16层CT的探测器都属于非对称型,只不过各厂家的设计上略有区别而已。如GE公司的16层CT探测器为中间0.625mm×16列,两侧分别为1.25mm×4列,共24列,20mm宽;
Toshiba公司的16层CT探测器设计为中间0.5mm×16列,两侧分别为1mm×12列,共40列,32mm宽;Philips和Siemens公司的16层CT探测器设计为中间0.75mm×16列,两侧分别为1.5mm×4列,共24列,24mm宽。
一、中枢神经系统
1. 脑动脉CTA单排和普通的多排螺旋CT均成功地实现了脑动脉CTA检查,CTA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瘤瘤体大小、瘤颈形态和载瘤动脉,并能够进行精确的容积计算,通过仿真内窥镜可发现瘤体有无穿支血管。可直观地显示AVM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和畸形的血管团,等等。这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多,技术方法也比较成熟。主要是由于颅脑是相对运动较少的器官,薄层扫描但延长扫描时间对CTA的影响不大,但16排螺旋CT脑动脉CTA可有效地缩短扫描时间,造影剂跟踪触发扫描,可获得最佳的扫描起始时间,其CTA图象能够更清楚地显示脑底动脉环和大脑前、中、后动脉及部分细小分支,较普通螺旋CTA显示的血管分支更多、更细小,可更少地受静脉显影的干扰。
2.脑CT灌注
文献报道CT灌注成像可成功地显示脑肿瘤的灌注,脑梗死的灌注情况等。与MR灌注比较,CT脑灌注在夜间可以获得,并且可以获得灌注的绝对值。
3.脊髓动脉CTA
脊髓动脉CTA的研究文献非常少,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脊髓动脉较细小以及短时间内单排螺旋CT难以覆盖有效的面积而影响了脊髓动脉的显影。经插管注入造影剂后行16排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可清楚地显示脊髓的供血动脉,与DSA相比、能够同时评价脊髓和血管的情况,这为进一步判断脊髓的血管病变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手段。有报道称采用4排CT采集,MPR显示大部分受检者显示脊髓前动脉、Adamkeiwicz动脉,在主动脉动脉胸腹段手术前进行该检查,无疑对避免手术引起脊髓缺血有好处。相信在16排阶段,能够进一步提高脊髓动脉的显示率和清晰度。
二、颈部1. 椎动脉CTA
利用CTA的专用分析软件,能够在容积重建后利用标记的方法全程显示椎动脉而有效地克服了脊椎骨的干扰,将使得判断血管壁有无钙化更可靠,还可自动检测狭窄段血管的面积并可进一步评估其狭窄的程度。
2.咽喉部仿真内窥镜
普通的螺旋CT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经验,16排螺旋CT可能难有更大的作为。三、呼吸系统设置好薄层高分辨率的重建方式,16排螺旋CT可使每一病例都可获得肺HRCT图象,对于肺间质性病变和微小结节病变的定性诊断将带来极大的便利,而对于这些病例过去通常的做法是建议患者再接受一次HRCT检查。
另外,采用薄层MIP法重建,可以更好地将小结节和支气管血管束区分开来, 过去容易遗漏的小病灶的检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16排螺旋CT全肺扫描获得的薄层容积数据可使每位受检查者获得仿真支气管镜检查,为客观地评价仿真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依据。这方面的研究有可能重新成为热点。
肺动脉栓塞通过CTA诊断一直是临床和放射学家追求的目标,但肺小动脉的显示和心脏搏动、呼吸运动的干扰一直也是困扰其广泛应用的原因。16排螺旋CT在显示细小血管和图象质量上有一定的提高.
四、循环系统
心脏是一个运动器官,对心脏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判断,普通螺旋CT有极大的缺陷。多排螺旋CT和电子束CT无疑成为了心脏和冠状动脉检查的有效方法。这方面的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但遗憾的是国人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标准仍未良好地建立。冠状动脉显影效果与DSA比较还有一定差距,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有创性血管造影的检查数目;其显示的软斑块的临床相关性尚在调查中。
五、消化系统
快速、薄层扫描,16排螺旋CT可使腹部器官如肝、胆、胰腺等的双期或三期扫描更准确,对小病灶的密度测量也更加精确。同时还能通过三维重建等有效地进行病变和相关血管的重建,为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帮助,为临床制定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空腔脏器如胃和结肠的螺旋CT扫描和仿真内窥镜重建技术几乎已经成为常规的检查方法,结肠普查技术软件有可能在结肠癌的早期普查方面开创新的局面,其结肠重建图象可堪与结肠气钡双对比像媲美,采用内窥镜的技术可以发现早期肿瘤。与气钡造影比较,更可观察肠壁及其周围情况。当然由于受分辨率的影响,它对非肿瘤性病变的判断仍然受到限制。进行该项检查前,扫描前的肠道准备十分重要。
六、其他
泌尿生殖系统、骨关节、五官科等的疾病诊断借助于16排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其优势与上述大致相同。用亚毫米尤其是半毫米层厚采集对于细小结构如:听小骨、内耳、骨小梁的显示远优于过去CT。
总之,16排螺旋CT以其卓越的品质已经获得了临床的认可,它实现了短时间薄层大范围的采集,可以大大减少病变的漏诊和误诊率。三维和多平面重建成为常规,可根据需要抽取不同的组织、以不同的效果显示,更加方便了诊断。然而其庞大的数据量给资料的无损储存带来课题。另一方面,薄层扫描的图象上某些病变将会表现出更特别的征象,有待深入细致的归纳总结以及与病理等对照研究。
犯困不一定是睡眠不足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征兆。1、睡眠性呼吸障碍
病兆表现:嗜睡且鼾声如雷
睡眠性呼吸障碍除了白天困倦、乏力、嗜睡外,夜晚观察会鼾声如雷,而且伴有呼吸间歇性停止。
出现困倦、乏力的原因是睡眠中呼吸暂停引起的肌体缺氧,肌体缺氧会让身体所有的器官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频繁的呼吸暂停,使深睡眠不断被打断,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2、脑溢血的先兆
病兆表现:手指麻木
中年男性—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使中年人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此时如果大脑血管出现险情,大脑供血供氧就会出现问题,出现困倦、乏力症状。此外还会有手指麻木、原因不明跌倒、精神状态发生变化等前兆。
3、身体虚弱
病兆表现:经期嗜睡
中医学认为,经行嗜睡多由脾虚湿困、气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所致。由气血不足引起的经行嗜睡,多见于素体虚弱的妇女,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
4、肝病
病兆表现:犯困且皮肤发黄
最近卫生部出台了一项规定,单位体检或入学等不再强制检查乙肝。很多人终于乙肝患者松了一口气,也开始积极应酬,酒也放开了胆子喝,但是身体却逐渐感觉疲劳起来,还伴随着皮肤发黄,皮肤粗糙、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等。
5、心脏病
病兆表现:就算睡醒也非常疲劳
疲劳、乏力是各种心脏病常有的症状。心脏病可以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即可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梢,令人产生疲劳感。疲劳可轻可重,轻的可不在意,重的可妨碍工作。但心脏病疲劳没有特殊性,它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疲劳难以区分。另外,除了疲劳感还会有气短等症状。
6、糖尿病正在发生
病兆表现:犯困且难以睡醒
大脑长期缺氧除了引起困倦、乏力、嗜睡外,还可以产生一系列身体疲劳,总感觉睡不醒。其实,糖尿病病人出现白天嗜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两倍,因为是一种代谢疾病,所以这种病的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白天长期疲劳、嗜睡,也可能是糖尿病正在发生。
7、贫血
病兆表现:犯困且伴面色苍白
在营养过剩的年代,虽然贫血已经比以前明显减少,但贫血仍然不少见。疲乏、困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症状都是因为贫血导致肌肉或神经系统缺氧所致。现代人虽然食物已经非常丰富,但由于吸收、烹饪等原因,铁及某些氨基酸的吸收仍然不够肌体需要,可能会导致贫血发生。
8、大脑严重缺氧
病兆表现:犯困且反应迟钝
大脑长期缺氧除了引起困倦、乏力、嗜睡外,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精神、神经症状,如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个性改变等,有时候看起来还有点“发呆,反应迟钝”。
大脑是人体全身的支配中心,大脑的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5%!现在许多办公场所往往设在大楼里,空气不流通,也容易导致大脑慢性缺氧。
在生活当中,人们如果犯困是因为睡眠不足造成的,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休息,就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如果我们经常犯困的话,很可能就是我们身体当中一些疾病的外在症状,应该引起人们注意,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千万不要轻视哦。
没有32排排螺旋CT。
区别:
1、分辨率不同:64排CT的分辨率普遍比16排CT高,图像质量也比16排CT好,尤其是在三维立体成像的时候,64排CT的图像更加精细。原来仅在64排CT所使用的技术,比如迭代算法,如今也能够普遍的应用在16排CT机上,既可以大大降低辐射剂量,又可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2、扫描速度不同:一般来说CT的排数越多,探测器的宽度越宽,球管旋转一周扫描范围较广扫描速度就会越快。因此64排CT比16排CT的扫描速度快。
3、部位检查不同:64排螺旋CT用来产生X射线的球管质量比16排CT高,可以保证64排CT能连续进行多部位检查。不像早期有些16排螺旋CT在扫描中途因球管散热不好,自保护的停止扫描,影响CT检查效率。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需增强者检查前禁食4小时检查前。
2、须将详细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告知CT医生,如有保存的X线片,磁共振片和以前的CT片等资料需交给CT医生以供参考。
3、要向医生说明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4、去除检查部位衣物包括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和各种物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玉佩,钱币,皮带和钥匙等。
5、如作CT增强扫描或儿童,神志不清者,须有健康人陪同。
6、CT增强扫描如用离子型造影剂,需作静脉注射造影剂碘过敏试验,20分钟后无反应,方可进行检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64排螺旋CT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Lightspeed16层螺旋C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