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是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2、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
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3)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
《灯光》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表达了革命先烈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憧憬,歌颂了他们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说明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扩展资料
课文内容通俗易懂,以作者回忆为主线展开叙述,以“灯光”贯穿全文,饱含深情,催人深思,按事情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欢叫,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3~12自然段):叙述关于灯光的往事。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讲我想起“往事”,含着不忘过去,应当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这篇课文运用了倒叙的写法,有首尾呼应的特点。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中间部分先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开始前,借着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
接着写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
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
第一次是说这话的人在欣赏美丽景色时发出的由衷和赞叹。第二次是副营长说的,战争时期,很多人没见过灯泡,连副营长也一样,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才发出“多好啊”。
第三次也是副营长说的,副营长相信战争胜利后,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也是他对未来美好的生活。
第一次说这话的人是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从没有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第三次说这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他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郝副营长是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