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在做汤的时候,如果将汤熬制的越久,汤中所含的嘌呤也就越多。因为时间越久,肉里面的嘌呤就会越多的被汤溶解出来。
所以在煲汤和炒肉这两种做法之间,因为炖汤所耗费的时间比较久,所以炖的汤内嘌呤的含量也就更高。
炖汤:指的原材料用容器装载起来隔水蒸出来的炖汤一般最少要4个小时以上.煲汤:原料放到汤煲里面大火烧开,小火熬的汤,最少要煲3小时以上.
广东人中有这么一句:煲三炖四.这个就是说明煲汤喝炖汤之间的时间差别.
原材料上,基本是能炖汤的东西都可以选者用来煲汤.象花旗参炖乌鸡,灵芝炖乳鸽,虫草炖水鸭,参杞炖排骨等,都可以用来煲汤.个人觉得用来炖汤的原材料基本都是比较营养和滋补的,但是煲汤就比较大众化,象冬瓜煲龙骨,西洋菜煲鲫鱼,花生煲鸡脚等,这些东西很少用来炖.
煲汤和炖汤之间是由差别的.煲汤一般来说香味没有炖汤的浓,汤液没有炖汤的清香.因为煲汤的原材料在锅里不停的翻滚并导致香味流失.
至于功效上来说,炖汤的功效肯定比煲汤的好,但是本人水平有限没法给出详细的数据.
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
一语道出广州人对汤的热爱。
然而,就算是地地道道的广州人
也存在这样一些
喝汤的误区和困惑:
煲汤越久越好?
汤渣没营养,扔了?
饭前喝还是饭后喝?
小孩长身体,汤水要多喝?
……
养生靓汤
是广府独特的饮食产物,
一碗靓汤
饱含了
广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如何正确煲汤、饮汤
花城君找来专家
为你一一破解各大煲汤误区。
误区1:
煲汤时间越长越好
真相:
煲1.5小时和6小时,营养基本一致
不少人迷信熬制了数个钟头的老火汤,
以为煲得越久营养价值越高。
其实不然。
从营养学角度看,
煲1.5个小时的汤
和煲6个小时的汤
营养含量基本一致,
反而煲得越久,
嘌呤含量越高。
实验表明,
煲汤时间达到1.5小时,
往后再煲上数小时,
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
反而随着煲汤时间的延长,
里面的维生素
尤其是水溶性的维生素
破坏性特别大,
蛋白质变性比较严重,
此时即便喝进去了也难以吸收营养。
误区2:
炖汤煲汤料越多越好?
真相:
无须太多料,适宜为好
现在很多餐厅标榜汤水如何足料,
很多妈妈在煲汤时也喜欢下超量汤料,
其实并不科学。
汤料过多容易导致嘌呤多,
长期饮用容易引致痛风。
其实按照每个人1到2两肉的分量算,
4人份的汤水,
8两猪骨已经足够。
若炖汤,材料分量则需要比煲汤略多,
譬如煲汤每人下1到2两肉,
炖汤就要2到3两。
误区3:
夏天汤水越下火越好?
真相:
春夏也要养阳
夏天汤水不宜太油腻,
也要注意春夏养阳。
在中医上有个专门用于大暑后的词
“争秋夺暑”,
在大暑之后到立秋之间会更热,
称之为“长夏”,
容易上火,更易出虚火,
此时适宜煲粉葛蚝豉等聚火汤,
而并非一味以寒凉食材下火。
误区4:
饭前喝汤
真相:
饭前饭后看体质,饭中饮汤不适宜
几个老广聚餐,
上的第一道菜
十有八九是老火靓汤。
去饭店吃粤菜,
服务员也是先上汤,分汤,
食客一边啧啧赞美着汤之鲜美,
一边等待着后面的菜式。
这与许多人的习惯相左
因为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是饭后喝汤。
关于饮汤的时间点一直存在争论。
对此,营养专家们是这样建议的:
对于减重人群和食欲不佳的人群
建议餐前喝汤;
而胃溃疡、胃酸过少以及消瘦人群
更适合餐后饮汤。
餐中饮汤是最不建议的,
因为汤水容易冲淡胃液,
不利于其他食物的消化吸收。
误区5:
喝骨头汤可以补钙
真相:
不补钙还长胖
骨汤含钙,多喝骨汤能补钙?
营养专家道出真相:
10公斤大骨加醋,
用高压煲熬汤,
最后整煲汤析出的钙只有50毫克,
一碗汤里含钙量不超过5毫克。
而一个成年人
一天要摄入800毫克的钙。
骨头中所含的钙很难释放出来,
它本身不溶于水,
即便是加了醋,
效果也不明显。
多喝骨头汤
不仅不能达到有效补钙的作用,
反而容易令人长胖。
想从食物中补钙,
牛奶等乳制品是最佳补钙物;
对于不爱喝牛奶的人,
可以选择大豆及其制品、芝麻、虾米等,
其中也含有较为丰富的钙。
此外,
深色蔬菜
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钙质
以及钾、镁等矿物质,
如菠菜、小油菜、芥兰等,
适量增加蔬菜的摄入有助于骨骼健康。
煲汤可以选择这些食材来煲,
不过要吃汤渣才有一定的补钙作用,
如豆腐虾皮紫菜汤、
沙尖鱼滚豆腐汤、
黄豆玉米煲脊骨、
三文鱼豆腐香菜汤、
菠菜猪肝汤等。
误区6:
孩子长身体,应该多喝汤
真相:
大补汤水小心喝出性早熟
关于孩子是否能喝成人汤,
主要界限在于年龄。
1岁以下的孩子
由于肾脏功能发育尚未完善,
不建议喝汤;
1岁的孩子
可以选择较为平和的汤水,
比如太子参、淮山、茯苓、扁豆、白术、
山楂、谷芽、麦芽等食材煲炖的汤水。
大补的汤水
绝对不适合孩子喝,
年龄越小越不合适,
尤其是一些补血温阳的药材,
比如红参熬炖的汤水,
容易造成孩子流鼻血,
甚至性早熟。
此外,很多人认为汤比肉的营养好,
总是逼着孩子喝汤。
其实汤中所含的蛋白质仅是肉的10%,
脂肪和矿物质的含量也不多,
光喝汤不吃肉,
孩子容易患上轻度的缺铁性贫血。
对于孩子来说,
正确的吃法是饭前喝半碗汤,
饭后再喝半碗汤,
肉也要一起吃。
误区7:
汤有营养,汤渣没有营养
真相:
绝大部分营养在汤渣中
一个“渣”字令人对它产生了误解,
将它归入“糟粕”之列。
事实却是,
汤渣的营养更高。
营养专家解释道:
煲汤时,
肉类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如蛋白质、铁质
都很难溶解在水中,
即使加热时间很长,
汤中的营养还是少得可怜。
汤的鲜味
来自肉里溶出的含氮小分子物质,
而大部分的蛋白质、铁质
其实还留在肉里。
所以,如果只喝汤水不吃渣,
老火汤中的蛋白质、铁质
就会白白浪费掉。
广东人的老火汤里还喜欢用蔬菜,
比如西洋菜、胡萝卜,
但长时间加热,
会造成蔬菜中一半以上维生素的损失。
剩下的维生素其实也多留在蔬菜里,
而不是在汤里。
在广东这种气候炎热的地区,
喝汤的习惯有助于补充水分,
还有调节胃口的功效。
因此,
喝汤或是吃汤渣,
视乎不同的需求。
当胃口不好时,
喝汤能促进食欲、滋润嗓子、滋养身体。
但是汤水毕竟是液体,
它所承载的营养远不及汤渣。
像蛋白质、矿物质、铁钙锌和维生素等,
绝大部分在汤渣中。
如果希望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那么建议吃汤渣。
加点料
秋冬交替时 秋藕最养人
广州处于秋冬交替时,
气候干燥而早晚微凉。
比之春天的“生发”,
秋天是主收敛的季节,
合适的汤水可以帮助收敛身体的阳气。
秋天容易干燥,且带着凉意,
所以需要润和温,
不适合喝牛羊肉当归等食材煲的汤。
蜜枣正是润肺的食材,
西洋菜罗汉果扇骨汤、
海星杨桃瘦肉汤
和杜仲寄生煲猪尾汤等
都是合时宜的汤水;
柠檬可以运用到秋季的汤中,
它的酸能起到收敛阳气之,
五味子也是同理;
秋天的凉,
需要用莲藕、黄酒、杏仁
这一类性温食物来平衡,
尤其是秋藕,
对温暖脾胃非常好。
贴近你的广州生活圈
主张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出品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
编辑:刘丽琴
文:曾繁莹、赵冬芹、钟达文
图片:广州日报摄影 等
421阅读
搜索
冬季家常煲汤500例
30道经典家常汤
白萝卜牛骨汤正宗做法
40道炖盅的做法大全
秋季煲汤100道
整鸡炖汤的家常做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