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称谓:
10岁:幼学。《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13岁:豆蔻。豆蔻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15岁:及笄。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15岁: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此时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二八。
24岁:花信年华。
如下:
1、13岁至15岁少年称舞勺之年。
2、男孩15岁称志学之年。
3、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4、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5、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6、女孩16岁称碧玉年华或破瓜年华。
从《礼记》规定来看,10年以下的幼年,相当于现代少儿阶段;20岁则是未成年与成年的分界线。20岁以下都是未成年,比现在18岁以下要高出2岁。到20岁即成年,要行“冠礼”。冠礼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成年礼仪,又称“成丁礼”,早期相当隆重,家人、亲友、乡村长老都要参加的。
还有引用文献经典,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称13岁为“舞勺”,源于《礼记·内则》里“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语;称15岁为“成童”,或“舞象之年”,则因《礼记·内则》里有“成童,舞象,学射御”的说法。
13岁被称为是豆蔻年华,人初生的时期称为婴儿,年龄不满周岁称为襁褓,2至3岁的年龄称为孩提。
在古时候,人在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往往都比较形象贴切,那么13岁的人应该怎么称呼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01
古代所称的“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二三岁),出自杜牧的《赠别》一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在三十多岁时“落魄扬州”,时作冶游,在百无聊赖中写下这首诗赠给一位少年妓女,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02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03
24岁称花信年华,出嫁女子称梅之年。30岁称而立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始室:三十岁。
04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40岁称不惑之年: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05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