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步器的工作核心就是震动传感器,老一代的2D振动传感器其实就是一个平衡锤在上下振动时平衡被破坏使一个触点能出现通/断动作,由电子计数器记录并显示就完成了主要功能,其他的热量消耗,路程换算均由 电路完成,也称作机械式计步器。一般这种2D的电子计步器在使用的时候都需要垂直地面佩带才能感受人体的震动产生数据记录,所记录的数据误差偏大,价格便宜。
目前市面上主流都是使用3D式电子计步器。3D意味着全方位感受人体震动,也就是不需要再垂直地面佩带,只要带在身边都可以计步。
不管是2D还是3D电子计步器,都是需要录入使用者的个人信息。
毕竟作为专业的计步器与计步软件最大的不同,就是计步器的准确性。通常需要录入的个人信息最基本的数据就是体重与步距。体重是用来测算卡路里(Kcal)的消耗;步距是用来计算步行速度,步行距离的前提。
而网上流行的计步软件只能记录走路的步数,无法测算卡路里的消耗,步行的路程,时间,速度等数据更是因为没有录入步距的情况下导致数据极不准确,无法起到控制运动量的作用。
大部分记步软件都是根据它的移动距离测算走多少步的,虽然你本身没有走动,但是对于手环而言,它一直在移动,它内置的软件也是根据手环移动测算的,也就会显示步数了。 同理,如果你原地踏步,但是手环保持不动,也会显示没有运动步数按照健康的概念,现在许多移动应用程序都具有分步运行的功能。在手机步数方面,微信活动应该是最常用的手机步数软件。
现在,智能手机中配备了一系列的传感硬件,如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这些步骤依赖于这些传感器来监测手机在携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数据,然后来自手机软件的分析和计算。是不是很神奇?
陀螺仪:可以测量手机的角度,从而检测人体重心的偏差。当一个人走路时,他手上或口袋里的手机会随着移动而移动。当陀螺仪检测到连续且规则的角度偏移时,手机会开始判断用户是否在行走。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判断不同行走姿势的人的加速度变化,从而计算我们的活动。例如,当人们走路时,他们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加速度,这与骑自行车时相对稳定的加速度完全不同。因此,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很容易判断一个人是走路还是骑自行车。
事实上,这和一个人的身高有很大关系。对于两个身高分别为1.8米和1.6米的人来说,每个台阶的跨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每一步的距离根据部队步进的跨度为0.72米,所以10000步的距离应该在7200米左右。
所以,手机是如何计算出我们行走的步数的,我们就很好解释明白了,微信步数这个计步功能提倡健康生活的同时,让我们的锻炼也变得可视化,数据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