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中风在美国年轻人中很流行。
根据这项研究,第一次中风的平均年龄从2000年的71.7岁下降到2012年的69.3岁。
总体来说,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李成伟说,美国的中风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里有所下降。[奇怪的中风故事:埃博拉,希基和其他奇怪的原因]
,但是65岁以下的人发病率并没有下降,李告诉《生活科学》。在55岁以下的人群中,中风的发病率实际上已经增加了,李说,
在周一(11月14日)在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年会上发表了这项研究,李和他的同事想看看中风率的这些变化是否影响了中风发生的平均年龄。
根据研究,中风患者的平均年龄下降可能对公共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与中风发生时年龄较大的人相比,一个年纪较小的中风患者在中风后可能会有较长时间的残疾。
每年约有79.5万人中风,其中约61万人是首次中风,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中风是导致严重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疾控中心说,
研究人员研究了2000年至2012年间患者在一项名为Corpus Christi项目中的脑攻击监测的正在进行的中风研究中的数据。在研究开始前有过中风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研究人员关注的是一种叫做缺血性中风的中风类型。缺血性中风是最常见的中风类型,根据美国中风协会的研究,当血凝块阻碍血液流向大脑,阻止大脑某个区域接受氧气和营养时,就会发生缺血性中风。
根据研究,在研究期间有3200多人发生了缺血性中风。研究人员使用中风患者的医疗记录来确定他们中风的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发现中风患者的平均年龄减少了两年左右,李说:
这一发现的一个可能解释是中风的危险因素在研究期间变得更加普遍。他说,在研究期间,房颤(一种不规则的心跳)、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在研究参与者中都变得更为常见,所有这些疾病都会增加一个人中风的风险。
的人应该了解中风的危险因素,李说。此外,研究人员说,预防中风的工作应该在人到中年的时候进行,
李指出,这些发现只表明一种关联。他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为什么中风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小。
最初发表在Live Science上。
“中风”一词在中国古文献中由来已久,早在晋隋唐时期以前的《内经》就有类似记载。晋隋唐时期以前:以“外风”立论
(1)《内经》中类似中风病的记载很多,但无中风病名
(2)汉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创中风病名,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主要以“外风”立论。在治疗方面创立“侯氏黑散”和“风引汤”。
宋金元时期:由“外风”到“内风”
(1)宋代《圣济总录》笫一次提出卒中风的概念,标志着“中风”概念逐渐由“外风”向“内风”演变。
(2)金元时期认为中风是由 "内风"所致,分成了多个学术流派,由于理解不同,治疗方法也多有不同。(如刘河间创立“地黄饮子”作为中风缓解期肝肾阴阳两虚、舌足瘘废的某础方,开从肾论治中风之先河;而张从正在治疗中风方面主张汗、吐、下法,用药多用防风通圣散,凉膈散,三圣散等,反对用至宝丹,淸心丸等药治疗,这点与刘河间截然不同。)
明清时期:著名的“补阳还五汤”
(1)明朝张景岳明确提出了“非风”说,强调本病以内伤为本,采用大补元煎、右归饮等进行治疗。
(2)清代以后,对中风终于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即“内风致病”理论,叶天士综合上述理论,创立了“阳化内风”说,在治疗以“缓肝之几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为治疗方法。之后,张寿甫进一步继承和发挥叶氏之说,创造了镇肝熄风汤和建瓴汤。
(3)清末,王清任则在此基础上加入血瘀辩证,创立“气虚血瘀”论,创立了最著名的“补阳还五汤”,被后世所推崇,一直沿用至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