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尿丸和缩泉丸是一种药吗

缩尿丸和缩泉丸是一种药吗,第1张

缩尿丸和缩泉丸是同一种药,是一种药,两个名称,中成药名。为固涩剂。成分为由乌药、山药、益智仁组成,有温肾祛寒,缩尿止遗的功效。主治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夜间遗尿。

方中山药补肾固精;益智仁温补肾阳,收敛精气。以盐炒,入肾经;乌药温肾散寒。三药合用,肾虚得补,寒气得散,共奏补肾缩尿之功。

质量控制

1、本品为淡棕色的水丸;味微咸。

2.显微鉴别山药、益智仁、乌药。理化鉴别挥发油。

3.应符合丸剂有关的各项规定。

【使用禁忌】肝经湿热、阴虚之尿频、遗尿不宜使用。服药期间,饮食应清淡,忌饮酒,忌食辛辣食物。

/iknow-pic.cdn.bcebos.com/54fbb2fb43166d22bd331780492309f79052d25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4fbb2fb43166d22bd331780492309f79052d25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4fbb2fb43166d22bd331780492309f79052d25a"/>

扩展资料

遗尿症(Enuresis)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

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原发性遗尿的主要病因可有下列几种:

①大脑皮层发育延迟:不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在睡眠后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将尿液排出。

②睡眠过深:未能在入睡后膀胱膨胀时立即醒来。

③心理因素:如患儿心理上认为得不到父母的喜爱,失去照顾,患儿脾气常较古怪、怕羞、孤独、胆小、不合群。

④遗传因素:患儿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较高的遗尿症发病率。

参考资料

/baike.baidu.com/item/%E7%BC%A9%E6%B3%89%E4%B8%B8/4430736?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缩泉丸">百度百科——缩泉丸

中医执业医师

首页 >中医执业医师 >辅导精华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

医学教育网2019-05-12

大号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临近,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完美总结”,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chǐ)桔梗汤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wēirúi)汤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二)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gé)散合加减泻白散

4.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一)发作期

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二)缓解期

1.肺睥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一)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二)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六、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múlì)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

6.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七、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xiè)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八、不寐

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补养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

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九、痫病

1.风痰闭阻证:涤痰息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

4.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证: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十、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4.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

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

6.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一、呕吐

(一)实证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

(二)虚证

1.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

2.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

3.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十二、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府逐瘀汤

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十三、泄泻

(一)暴泄

1.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2.湿热伤中: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

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

(二)久泄

1.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2.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3.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十四、痢疾

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加银花

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

十五、便秘

(一)实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

(二)虚秘

1.气虚秘:益气润肠黄芪汤

2.血虚秘:养血润燥润肠丸

3.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

4.阳虚秘:温阳通便济川煎

十六、胁痛

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

十七、黄疸

(一)阳黄

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

(二)阴黄

1.寒湿阻遏:健脾和胃,温中化湿——茵陈术附汤

2.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

(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

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十八、头痛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止痛——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

(二)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2.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3.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4.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

十九、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

3.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

4.痰湿中阻: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

5.瘀血阻窍: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

二十、中风

(一)中经络

1.风痰入络: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二)中脏腑

1.闭证

1)痰热腑实:通腑泻热,熄风化痰——桃仁承气汤

2)痰火瘀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

3)痰浊瘀闭: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

2.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三)恢复期

1.风痰瘀闭: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

2.气虚瘀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药品名]羊痫疯癫丸

[药物组成]清半夏、厚朴、天竺黄、羌活、郁金、橘红、天南星、天麻、香附、延胡索、细辛、枳壳、三棱、青皮、降香、芥子、沉香、莪术、乌药、防风、羚羊角。

[作用与用途]平肝舒气,降痰疗痫。适用于痰热内闭,忽然昏倒,口角流涎,手足抽动。

[用法与用量]口服。成人每次3g,4—10岁儿童每次1g,10—15岁儿童每次1.5g,一日2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密闭贮藏于干燥处。

[制剂]水丸剂,每瓶装3g。

中新药业天津乐仁堂制药厂

15/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4416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2023-03-08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