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中若有肠息肉,这几个症状最明显,做好提前预防
文/爱问360
在人体的众多器官中,肠道面积一直都是巨大的,弯弯曲曲的形态,难免会出现一些病症,尤其是各种毒素的积累,也会使肠道的很多不适症状不易被察觉,一旦发现病变,往往都是令人不敢直视的大肠癌。
在中国,各大门诊中,每年新确诊的大肠癌患者的人数已经突破了50万人次,这样的数字是非常庞大的,相信很多人看到如此数字之后,内心一定会惶恐不安,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也有肠癌的潜在危机。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大多数的肠癌都是因为肠息肉发展而来的,正是因为肠息肉不容易被发现,所以,一旦被发现,往往进入到了晚期。然而,肠息肉相比于肠癌来说是良性肿瘤,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切除和治疗,就能避免得肠癌的隐患,但是,大部分人却没有对肠道给予更多的重视,因此,才有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肠息肉出现的原因】
肠道相比于其他的器官来说,环境是非常复杂的,作为粪便的存放和排泄场所,这里面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杂质,一旦长时间地停留在体内,势必会使肠道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微生物和杂质也会发生变异,从而对肠道发起攻击,不仅会产生肠道黏膜的异常增生,更有可能会引发肠炎。
因此,肠道中也是非常容易长各种肠息肉的,越是便秘严重的人,得肠息肉的概率也会更高,这完全是因为粪便在肠道中积累的时间过长造成的。
【 肠息肉最常见的外在表现】
1、伴随排便困难的情况
要想判断自己的身体是否存在肠息肉,其实通过以下这几种方法是非常简单和方便的,大部分患有肠息肉的人,在排便的过程中会出现困难情况。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在排便的过程中肠道会受到挤压,对直肠息肉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和压迫,所以,才会引发部分的疼痛,这是判断是否有肠息肉非常常见的方法之一。
2、会有便血的情况
大部分大肠中有肠息肉的人,在大便的过程中,会伴有一定便血的情况。
如果通过医疗设备,就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肠息肉面积是比较大的,而且在光滑的外表下,也有着丰富的血管,一旦用力过大,非常容易出现破裂和出血的情况,这也是患有肠息肉的人,大便中总是带着血丝的原因。
3、腹部会出现肿胀的情况
大部分得了肠息肉的人,在生活中食欲是非常差的,这完全是因为腹部中的大肠出现了过度肿胀的情况,从而使肠胃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食欲不振的情况出现。
如果在生活中想要避免出现肠息肉,只需要通过以下6种方法进行预防,从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得肠息肉的概率,同时也能避免陷入到肠癌的境地中。
【如何预防肠息肉的出现】
1、培养良好的排便意识
要想避免肠息肉的出现,在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排便意识。
早晨起床后,不管是否有大便的意愿,一定要定时地蹲一蹲,只有这样,才能使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使身体积累各种各样的毒素,因此,要保持着良好的排便意识,才能使身体和肠道保持更轻盈的状态。
2、饮食最好保持清淡为主
对每个想要远离肠息肉的人来说,饮食上一定要保持清淡为主,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类食物吃起来虽然非常爽,但是进入到肠道中,对肠胃黏膜的伤害性是极强的,会促进肠息肉的出现和形成。
3、适当的运动
对每个想要保持肠道 健康 的人来说,在生活中,一定要有运动的意识,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对排便和便秘都有一定的效果,更能减少毒素在身体中的积累,对身体的益处是极大的。
4、减少抽烟、喝酒的频次
烟酒对肠道的刺激也是非常大的,经常性有这些不良习惯的人,身体大多都处于酸性状态,酸性的身体,是非常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的,尤其是比较娇弱的肠道功能,所以,要想减少出现肠息肉的概率,抽烟喝酒的频次一定要适当地控制。
参考资料:
1、《患了“肠息肉”时,身体会出现这“3个迹象”,有一个也别大意了!》
2、《身体若出现3种迹象,肠息肉患者需注意,最好做下肠镜》
3、《身体出现四种症状提示肠息肉,千万别忽视,久了会变成肠癌! 》
病情分析:你好!一般来说,肠息肉是不会引起腹痛和腹泻的,如果肠镜检查了只有肠息肉的问题,那么腹痛腹泻首先考虑是肠道功能障碍。
指导意见:
如果活检结果为良性息肉,息肉又不是很大的话,建议进行内镜下的肠息肉治疗。腹痛腹泻的问题可以用一些调节肠道功能和肠道菌群的药物,你用的整肠生是可以的,还可以配合匹维溴铵等。
定期随访复查肠镜。祝早日康复!
肠息肉从广义上来讲,任何突出于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都可称为息肉,但一般所指的息肉,仅仅是粘膜局限性隆起。应该说,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不是癌肿,不会危及生命。它可小至芝麻、绿豆,直径仅几毫米,也可大至核桃,直径有2—3厘米,数量从1个至数个不等。从形状上来说,有有蒂息肉、亚蒂息肉\广基息肉之分。
平时最多见的息肉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前者与大肠炎症反应有关,后者则由于结肠粘膜表面细胞更新的不平衡引起。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对腺瘤性息肉,我们必须有所警惕,它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如果长久存在于肠腔内,则有恶变的可能。因此,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得了炎症性息肉,一般无须特殊处理,每隔1—2年作一次结肠镜随访即可。小的腺瘤性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凝方法直接切除,较大的有蒂息肉(一般直径大于2厘米),可在肠镜下先用金属钛或尼龙线结扎其根部,然后用电凝切除,病人无须受开刀之苦。
大肠息肉
突出于粘膜面、呈球形或卵圆形根部有蒂的肿块称为息肉(polyp)。大肠息肉是常见的一类良性肿物,其中有的属于粘膜的增生性改变(如增生性息肉),有的属于腺瘤(如腺瘤性息肉,乳头状息肉)。后一类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有重要意义。
1.腺瘤性息肉: 较为常见。其中大约有75%发生在直肠及乙状结肠。此型发生癌变者并不多见。
2.乳头状腺瘤,少见,常单发,此型腺瘤的癌变率高于腺瘤样息肉。
3.结胞多发性息肉病, 呈家族性发生,故又称家族性息肉病.临床症状均为腹痛、腹泻及便血。家族性息肉病易于癌变,据报导常在出现息肉症状大约15年后发生大肠癌。
上述三种息肉均为腺瘤性质,此外还有一些非瘤性息肉,主要者如下。
增生性息肉:较为常见,体积较小,属粘膜增生性改变。增生的腺体规整,有旺盛的粘液分泌但无瘤样改变,可自行消失。
炎性息肉;较为少见,一般常可以自行消失,不发生癌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