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天的生物遗传因素,是个体生命存在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后天的教养方式才是真正能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更重要因素。仅仅有先天的物质基础是不会真正良好地发展,后天的教养才能一点点调整和陪伴个体的成长。把先天物质基础比喻成一粒种子,那后天教养就是把种子种在地里,然后再一点点浇灌、施肥、修枝、剪叶,才能把种子培养成参天大树。
其次,从人格特质来分析,天性更多指的是个体的气质,这是先天带来且无法改变的,而正是因为无法改变,所以就会限制许多灵活变化的可能,也就减少了做事成功的机率;而后天的教养更多的是与个体的性格相关的,这一点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养方式而使性格发生改变,发生了改变就会让个体在面临问题时,做出更多的选择,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也许会有人说即使是再好的生长环境也无法把小草的种子变成一颗参天大树。的确,这是先天因素决定了物种,但在同样的前提下,良好的生长环境也会让小草变成最坚强和最有韧性的小草。同样,再好的先天条件,也会因为不同的教养而最终让他们拥有成为完全不同的人生,从无数对同卵双胞胎的成长经历已经能够证明这一点。
总之,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培养上来说,为了能拥有更好的、更成功的人生发展,良好的教养是更为重要的。
===========
如果你认可寒竹的观点,可以留言或私信,和寒竹一起探讨亲子关系的问题,希望所有家庭都拥有轻松快乐的亲子关系。
读书周刊:您这么说,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不安。在他们看来,承认基因的差异会导致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导致人们对某些特殊人群的漠视。史蒂芬·平克:是的。就像我在《白板》中解释的,人性理论在20世纪富有争议,因为很多学者想否认人性的存在,他们坚信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一块白板,父母、社会和文化在这块白板上书写。
他们之所以否认,并非出于科学性,而是觉得这暗示了人的行为是不能改变的。换句话说,如果人类有诸如嫉妒心、控制欲、复仇欲和淫欲的丑陋动机,那么想要世界变得更好就是不可能的。而我认为,即使我们有一些令人不悦的动机,但人性是复杂的,它也包含着我们“善良天使”的一面,能够中和那些丑陋的动机。
读书周刊:2005年,哈佛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一次发言中提到,大学教授中男女比例悬殊有可能是因为男女天赋和兴趣不同,引发轩然大波,而您却站出来为他辩护。
史蒂芬·平克:我认为萨默斯不过是提出了一个假说,猜想两性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在大学里这样的假说应该接受验证,而不是遭到嘲笑。
事实上,我在《白板》中也已提出:人并非生来一张白纸,只靠后天的环境和经历来塑造;人天生携带着演化留给我们的倾向,甚至男女天生也有所区别。承认与研究这种区别,才能更好地发挥两性各自的优势,这与性别歧视无关。 人类的思想与行为,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史蒂芬·平克于2002年出版的专著《白板:科学和常识所揭示的人性奥秘》,于近日引进国内,在这本畅销不衰的经典作品中,史蒂芬·平克从认知神经科学、行为遗传学和进化心理学等领域收集了大量科学证据,对人类心智的起源进行了科学论证。
至此,平克的“语言与人性”四部曲——《语言本能》《思想本质》《心智探奇》与《白板》,全部有了中文版,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关于天性与教养,平克这位在“当代最伟大思想家”评选中名列第三的语言学家、认知心理学家究竟是怎么看的。
婴儿并非“白板”一块
读书周刊:中国古典《三字经》开篇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您如何看待这句话?
史蒂芬·平克:我在《白板》一书中提到过这句话。
在我看来,这句话大体是正确的:普遍的人性是存在的,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动机以及学习与理解的机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全是或者几乎全是学习的产物。
但也有不认同的部分。我认为,同一种文化内的不同个体有更细小的、量化的差异——有的人比他人更善良、更聪明或更冷静,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基因不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