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营养学
特点
机体与食物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解释
特征、层次等方面的描述
学科概念
用于增进健康的食物基本元素
学科起源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医文化和养生学是现代营养学的鼻祖。“药食同源”是营养学从治病到预防疾病发展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详细介绍了五大脏腑与自然界五色、五味、四季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可以通过简单易学基础衍生到日常生活习惯中,以不按照个人喜好暴饮暴食,严格按照食品的两性(温性、寒性)和个人体质选择适当的食品,达到体内外相对平衡的状态,使身体健康,达到预防疾病的功效。
在7000多年前,古老的中国就把营养学的研究展开了。7000年前,人类的最初研究是从食物是否有毒开始的。神农尝百草的目的是确定是否有毒。在3000年前,社会安定,黄帝诞生,并把食物的研究推前了,有书《黄帝内经》,记载了食物的核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就是说,3000年前的祖宗认为谷米必吃,水果配合吃,肉类增加一下口味就可以了,各种蔬菜就是补充能量的食物,这些都一起吃,所以就合适人体了。总的来说是四份素,一份肉。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比例,符合自然的法则。在2000年前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低,则提出了饮食的法则:“把你的食物当药物,而不是把你的药物当食物。”就是提出了多吃食物少吃药、提前预防疾病为主的医学思想。
大约在1616年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树立了新的思维观点。他对现代营养学的主要贡献是把食物从整体进行分解,确定了现代营养学的思想基础。他的思想一出,人类就开始了分解的思维,将人的器官分解来研究,把食物分解开来研究。人类进入了分解的历史。
而当时的中国到了1616年左右,还没有确立分解思维。除了李时珍等医学名家,确立了食物另外的研究,就是关于食物温、热、寒的分类。《本草纲目
1、精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2、美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3、情
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
4、礼
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中几乎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
扩展资料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食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饮食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