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有些动物是通过气味来分辨亲缘关系的。
美国蛤蟆卵孵化出的蝌蚪,似乎能通过气味识别素昧平生的“兄弟姐妹”,它们情愿与“亲兄弟姐妹”集群游泳,而不愿与无血缘关系的伙伴为伍。蜜蜂是靠气味识别自己亲属的。蜂群里有专门的所谓“看门蜂”,由它控制进入蜂巢的蜜蜂。在一起出生的蜜蜂(一般都是同胞兄弟)可以通行无阻,但阻止其他地方出生的蜜蜂入巢。“看门蜂”的任务,是对进巢的蜜蜂进行审查,它以自己的气味为标准,相同的放行,不同的拒之门外。
蚂蚁也是以气味识别本家族成员的。蚁后给每只公蚁留下气味,有了蚁后亲自签发的“身份证”,才能自由出入蚁穴,否则要被咬死。
鱼类身上有识别性激素。
在以血脉相连的动物世界,各科动物是如何识别自己的亲属呢?实验表明,有些动物可以凭借气味来分辨亲属关系。
蜜蜂就是如此。蜂群里有一类专门的所谓“看门蜂”,由它控制进入蜂巢的蜜蜂。在一起出生的蜜蜂(一般都是同胞兄弟)可以通行无阻,但其他地方出生的蜜蜂入巢就会受到阻止。“看门蜂”的任务就是审查进巢的蜜蜂,它以自己的气味标准,相同的放行,不同的则拒之门外。
与蜜蜂不同,鸟类,蝙蝠等则是靠声音来辨别亲属的。鸟类学家海斯和他的学生为了探索雌野鸭的孵卵过程。他们把微型麦克风安放在野鸭巢的底部,然后跟录音机相连。他们发现,孵卵的雌鸭在开始孵卵的第四个星期发出“嘎嘎”较微弱的低声鸣叫,每声只持续150毫秒。这时,被孵化的卵里边发出“叽叽”声。起初,这些声音很小很小,随着时间推移,野鸭的鸣声越来越频繁,卵里的“叽叽”声也愈来愈高。随后小鸭就出壳了。在雏鸭出生后1小时,两种鸣声增加了4倍。雏鸭出生后的第16~32小时,雌鸭离巢游向水中,它发出急促的呼唤声,每分钟快达40~60次。于是小鸭纷纷出巢,跑向母亲。由此看来,雏鸭在卵内孵化的第27天起就开始听到母亲的声音,在这一过程里听觉起主要作用。雏鸭出壳后,视觉、听觉一起起作用,使雏鸭进一步认识母亲。
蝙蝠是依靠声音来识别亲属的。在美国西南地区一些岩洞里,栖息着7000万只无尾蝙蝠。美国生物学家麦克拉肯做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约有81%的母蝙蝠喂得正是自己的子女。麦克拉肯在山洞里仔细观察,他发现母蝙蝠在喂食之前。总是要先发出呼唤的声音,然后再根据小蝙蝠的回答来判断是否是自己的子女。最后还要用进一步用鼻子去嗅一下。在确认是自己的子女时才开始喂食。
气味也好,声音也罢,可见动物认亲还都有一套严谨的防范体系。要想浑水摸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