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治是传统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主要是根绝“”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下面为大家介绍5种夏治的,其中以法效果最佳。
1、
这一疗法是在夏季三伏天,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中药制剂贴敷于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到达经络和脏腑,来达到治疗目的。中医用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生姜等通络、散寒、祛湿、补气血的中药研成细末,调成泥状,根据情选取不同穴位贴敷。贴的时候,先用酒精消毒,取直径为1cm左右的膏药,用5cm×5cm的胶布贴在穴位上。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盲、大椎、中府、膻中等。
2、刮痧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按一个方向刮动,刮痧能 *** ,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现青紫色出血点,也就是俗话说的“痧”,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使人体的神经、循环、免疫、排泄等系统兴奋起来,加快新陈代谢。
3、拔火罐
拔火罐也是冬夏治的常用中医方。用拔火罐冬病夏治的原理和刮痧差不多,都是 *** ,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来祛除寒气。
4、割治
割治是把手指的末节正中割开一个小口,摘除少量皮下脂肪组织,并在局部施行 *** 。该对于哮喘和消化道有很好的疗效。
5、艾灸
灸法一般用的是艾灸,以艾叶为原料,做成艾绒、艾柱和艾条,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协调阴阳、。相比穴位贴敷、刮痧和拔火罐,艾条是用实火祛除身体里的湿寒之气,属于劲道比较足的疗法,所以容易上火的人不建议用艾条,否则内火加外火就会虚耗人体的津液。
冬病夏治之敷贴疗法和三伏补 冬病夏治是中医「 ”治未病”思想的产物。是祖国医学中的特色疗法之一,即在夏天通过中医外治内服等预防手段,使机体阳气充沛,气血旺盛,从而改变体质和疾病状态,达到冬天不发病或减轻发作的目的。 敷贴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是冬病夏治的一大特色 敷贴疗法有哪些作用? 敷贴疗法是通过药物敷于特定的穴位,通过皮肤的吸收和渗透而发挥治疗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调整脏腑、经络和机体的功能。 敷贴可治疗哪些是冬病? 冬病就是在冬季易发作、常发作的疾病。具体来说「 ”冬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体质。 敷贴疗法可以运用在哮喘、慢性咳嗽、慢性过敏性鼻炎、骨关节炎(寒痹)、慢性腹泻、痛经、宫寒不孕等病证。 敷贴的种类、疗程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是一种中医「 ”治未病”的方法,需要至少三年以上的长期使用。间断治疗会影响疗效。 大敷贴 运用九院自制药剂通过电极板,中药离子导入的方式使药物透皮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 一周二次,每次20分钟左右,连续12至16次。 小敷贴 将自制的药膏贴于相应的穴位上,每日一次,每次4~6小时,二周为一个疗程,建议当年完成2个疗程。小敷贴也可用于大敷贴的治疗间期,可增强疗效。因个体差异,敷贴时间可适当延长或减少。 敷贴期间的注意事项 治疗期间禁食生冷;敷贴后不要立刻洗澡,建议间隔2小时;敷贴日不宜游泳;空调温度不宜过低、风扇不要对着吹,避免寒气侵入;极度敏感体质、皮肤对敷贴极度敏感者,慎用。 三伏补:和冬令膏方进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三伏补,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疾病特征,辩证施治。通过六周左右的中药内服调理,配合三伏贴,可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适合人群: 1肺系疾病(哮喘、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 2,其他(慢性疲劳亚健康;女子宫寒不孕、痛经;慢性腹泻;慢性关节炎;虚寒体质等。) 3小儿:小儿哮喘、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胃虚弱等。 治疗方式:中药内服,中药定透,穴位敷贴,耳穴治疗,穴位注射等多样化治疗手段。具体请咨询您的治疗医师。 敷贴时间:2019年7月12日~8月20日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中伏:7月22日~8月10日,末伏:8月11~8月20日) 就诊地点:南部中医内科门诊(瞿溪路500号。第九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3楼) 中医科(南部)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