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内含抗感染的细胞,是咽喉腔的一种淋巴组织,在咽部和口腔交界处的两侧面。
扁桃体为什么会发炎
为何老是扁桃体发炎呢?扁桃体算是呼吸道的防卫机关之一,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呼吸道和食道不受病菌侵入,而在三到五岁时正是最发达的时期。如同其他的淋巴腺体一样,若有病菌入侵,就会有增生肿大的现象。所以很多的呼吸道感染都会有扁桃体和咽喉淋巴腺体的红肿发炎。若扁桃体发炎特别严重,会有化脓的现象。
入侵身体导致扁桃体炎的病原微生物相当多,百分之七十是病毒感染,像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肠病毒等。其余少数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
由于每个机体抵抗力的不同及病菌的不同,扁桃体炎的症状也不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有的则会出现轻微感冒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等症状。当然,也可能有较严重的感冒症状、全身不舒服等。有时候扁桃体肿得太大,阻碍了鼻子的呼吸畅通。某些病毒甚至可能使扁桃体肿大到出现上呼吸道阻塞的症状,使患者呼吸困难。
扁桃体发炎很严重吗
得扁桃体炎算不算严重?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后遗症呢?基本上扁桃体炎本身是很良性的疾病,不过,问题会出在病原菌本身、感染的严重度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如果这致病菌只是造成扁桃体的局部感染,感染病程过去就没事了。但有的致病菌会有全身性的影响,就可能有较复杂的病程或不好的后遗症,如关节炎、肾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扁桃体炎的发病形式,很直接,眼见为凭,可目视扁桃体的状况。让患者张大嘴巴,观察扁桃体及口咽的变化则可以知道是否有扁桃体炎。不过医生除了要诊断是不是扁桃体炎之外,另一个重要工作是要区分到底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有没有全身性感染,会不会有其他并发症。通常细菌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性疾病则不需要抗生素,有需要的话可以抽血检查来帮助诊断。
这些感染都具有传染性,所以患者有扁桃体炎,若可以的话应尽量不出门,严重的患者要多休息并摄取适当的水分。有些人经常反复感染,扁桃体变得比一般肿大,也有些人先天就较大,经常感染后更大。有时会影响呼吸,或造成睡觉时鼾声很大、甚至影响睡眠质量,可考虑做扁桃体切除手术。
何时需要切除扁桃体
下述情况有必要切除扁桃体:频繁发作的扁桃体炎,或者扁桃体病变全面影响健康或使中断学业,以及影响听力或呼吸时。然而,有时施行扁桃体切除术是不必要的,如果诊断有怀疑就要考虑是不是其他问题。
---------------------------------------
扁桃体切除术适应征包括:扁桃体炎一年发作四次或四次以上;扁桃体炎两年内每年发作三次或三次以上;扁桃体肿大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造成严重打鼾,吞咽不畅,发音不清等;有过一次或一次以上扁桃体脓肿;扁桃体引起了全身疾病,成为病灶性扁桃体;扁桃体反复发炎引起鼻炎、中耳炎、气管炎等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当患者进入深睡眠状态并且丧失痛觉时,将扁桃体剥离切除。大多数切口无须缝合,可自然愈合。患者一般术后住院观察24小时以上。一般认为扁桃体切除不会对以后的生活有任何不良影响。
----------------------------
摘除扁桃体有利也有弊
有的家长因孩子经常扁桃体发炎,就要求大夫给孩子进行手术摘除扁桃体,但医生一般都会慎重考虑。扁桃体为什么不能随便摘除呢?
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它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如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等。所以它既具有体液免疫作用,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细胞免疫作用。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免疫力很强,可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也有中和与抑制作用。IgA还可通过补体的活化,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这些在两岁至五岁时表现最为活跃。
从免疫的观点来看,由于其对身体的免疫作用,不应随便将扁桃体摘除。儿童扁桃体肥大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肥大但未影响呼吸和吞咽,没有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不应摘除。因为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反应,降低身体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妨碍呼吸和吞咽,引起风湿及肾炎等疾病时,应及时切除。一般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应在四岁以后进行,而且要等炎症消退后两周至三周切除比较适宜。但若发作过于频繁,不能久等,可考虑在发作消退后数天施行手术。
---------------------------------------------------------
扁桃体切除术为有效疗法,其他如隐窝冲洗、电略、免疫疗法等疗效尚不确定,只对手术禁忌者可采用。
扁桃体切除术(tonsillectomy)
适应症
(一)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
(二)有扁桃体周围脓肿病史者。
(三)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导致营养障碍者。
(四)风湿热、肾炎、关节炎、风心病等患者,疑扁桃体为病灶者。
(五)因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影响咽鼓管功能,造成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六)白喉带菌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七)不明原因的长期低热,而扁桃体又有慢性炎症存在时。
(八)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对恶性肿瘤则应慎重选择病例。
禁忌症
(一)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一般不施行手术,需炎症消退后3-4周方可手术。
(二)血液病,高血压,代偿机能不全的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等均不宜手术。
(三)风湿热及肾炎等全身症状未控制时不宜手术。
(四)在脊髓灰白质炎及流感,妇女月经期及月经期暂时不宜手术。
(五)病人家属中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率高者。白细胞计数低于3000以下者。
术前准备
(一)认真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特别注意有关出血病史的询问及出血凝血机制的检查。
(二)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
(三)胸透、心电图检查。全麻者,肝、肾功能检查。
(四)全麻者术前禁食,采用局麻者,术前酌情进少量饮食或禁食。术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挤切法免用)。病人紧张者可服镇静剂。
手术方法
用剥离法与挤切法二种。
(一)剥离法(dissection method)
1.麻醉及体位:采用局部麻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咽反射敏感者可于咽部喷1%的卡因,再以1%奴夫卡因(加1:1000肾上腺素)于舌腭弓及咽腭弓粘膜下及扁桃体外侧包膜周围浸润麻醉。
2.操作步骤
(1)切口:用扁桃体钳夹持扁桃体向内、上牵拉,暴露舌腭弓游离缘与扁桃体之间粘膜皱襞,以弯尖刀切开此处粘膜,并向后切开咽腭弓与扁桃体间部分粘膜。
(2)剥离:用血管钳或剥离器插入舌腭弓切口,并向上后将扁桃体上极游离,然后用扁桃体钳夹持扁桃体上极,再以剥离器由上向下将扁桃体在其被膜外下周围组织分离,直至其下极。
(3)切除扁桃体:将扁桃体圈套器的钢丝套住扁桃体,同时将扁桃体向上提,钢丝向下压,收紧钢丝圈,绞断扁桃体下极根蒂部分,将扁桃体完整切除下来。
(4)止血:切除扁桃体后立即用大棉球压迫扁桃体窝进行止血,见有血管出血,给予结扎。最后用腭弓拉钩牵开舌腭弓,充分暴露扁桃体窝进行检查,如出血已完全停止,且无残余扁桃体组织,一侧手术即告完毕。
用同法切除对侧扁桃体。
3.全身麻醉时,病人仰卧头后仰位,肩下垫一小枕,摇低手术床,使头部稍低于胸部,避免术中将血液吸入气道。置入台维氏式开口器,注意勿压伤舌及口唇,勿压落牙齿。
(二)挤切法(guillotine method)
1.麻醉:全麻或局麻。
2.操作:病人取仰卧或坐位,助手将其头部固定,置入开口器后,手术者以压舌板压舌,暴露扁桃体下极,右手持挤切刀,从扁桃体下极套入,再转动刀环,使其位于扁桃体和咽腭弓之间,将扁桃体后面及上极套入,并向舌腭弓方向提起,这时扁桃体在舌腭弓下隆起成一“包块”,即用左手拇指或食指将“包块”挤压入环内,随即收紧刀柄,推动刀杆前进,使刀片切入刀环的尽端,以迅速有力的扭转及提拔动作切下扁桃体。以同法切除对侧扁桃体。助手迅速将患者头部侧转,使其将血吐出。止血方法同剥离法。
术后处理
(一)患者均采用侧卧位。局麻患者嘱将口中分泌物顺口角流出,不要咽下,以便观察是否有出血。全麻患者未苏醒前应注意其是否有吞咽动作,若有,应检查是否有出血。
(二)术后三小时可进流食,六小时后可用盐水漱口。创口痛时,颈部可冷敷。
(三)术后第二天,创面出现一层白膜,是正常反应。白膜约于手术后5~7天开始脱落,创面形成肉芽,表面上皮开始生长。如白膜呈污灰色,应注意有感染可能,可用抗生素及用0.5~1%双氧水溶液漱口。
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
(一)出血:手术后24小时内的出血为原发性出血,较多见,多发生在术后6小时内,可能是手术欠细致,遗留残体或止血不彻底,或是麻醉剂中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消失后血管扩张之故;也可能是原已出血的小出血点,因咽部活动,咳嗽或血压一时性增高等原因引起出血,缺乏维生素C,凝血酶元含量降低,天气骤然变化,也可促进术后出血。继发性出血,常发生于手术后5~6天,主要是白膜开始脱落时,因咽下硬食擦伤发生出血,若加注意可以防止。如属继发性感染性出血,则应加强处理,如抗感染等。
1.扁桃体窝内若有血块,应予取出,用纱布球加压10~15分钟。检查出血点时应注意扁桃体窝上下方隐蔽处,下方近舌根处及舌腭弓后面有出血点,较难看到。若有明显出血点,用血管钳夹住结扎止血。
2.弥漫性渗血,可用止血粉,明胶海绵贴附压迫于出血处。无效时可用消毒纱球填压在扁桃体窝内,将舌腭弓及咽腭弓缝合3~4针,纱布留置在扁桃体窝内24小时。
3.有时病人将血咽下,积存于胃内未被察觉,到达相当数量后有时可突然呕出大量血性物,病人脉搏频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早期休克现象,应采取补液,输血及止血等措施,积极抢救。
4.手术损伤颈内动脉:极少见,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大出血死亡。主要预防手术中剥离扁桃体时应紧贴扁桃体被膜外剥离,分离不宜过深,对粘连组织切忌用刀、剪切割。一旦不幸发生,立即压迫止血,并自颈外行颈内动脉缝合术。
(二)伤口感染:病人抵抗力低下,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或术后出血可合并伤口感染。表现创面不生长白膜,或白膜污秽而不完整,咽部充血、肿胀、咽痛较重,有时伴有发烧。应用足量抗生素及0.5~1%双氧水漱口。
(三)此外还可并发肺脓肿、支气管肺炎、肺不张、颈深部脓肿或蜂窝织炎、呼吸道异物等。
预防:
首先在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并注意劳逸结合。许多人常加夜班工作,容易导致扁桃体发炎。其次,应减少烟酒等的刺激,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还应积极治疗邻近器官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等。
德国牧羊犬(详情介绍)
犬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犬结核病是慢性病,故犬结核病患犬,感染後相当长的时间内,才会再出现食欲不振、容易疲劳、虚弱、进行性消瘦,精神不振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犬结核病的症状及诊断方法。
一、犬结核病症状表现
1、容易骨折:
犬结核病的骨结核。可能表现的问题是运动障碍、跛行,还有容易出现骨折。
2、胃肠结核:
犬结核病的胃肠道结核,以消化道症状出现,伴有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营养不良、贫血、腹部触压可触到腹腔脏器有大小不同的肿块。和顽固性下痢,消瘦,虚弱,贫血,常有腹水。
3、皮肤结核:
犬结核病的皮肤结核多发於颈部,有边缘不整的溃疡,溃疡底为肉芽组织。
4、肺部结核:
犬结核病的肺部结核,常以支气管肺炎症状出现,慢性乾咳,咳血,呼吸困难。 、呼吸喘促、听诊肺部有哩音、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後期转为湿咳,有黏液脓性的痰。
二、犬结核病诊断方法
1、临床特徵:
结核病犬常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特徵性的症状,只是逐渐消瘦,体躯衰弱,易疲劳、咳嗽(乾咳或有脓痰),食欲明显降低。皮肤结核可发生皮肤溃疡。有时还可看到杆状趾的现象,特别是足端的骨胳两侧对称性增大。
2、剖检特徵:
肺脏的病变为不钙化的肥肉状磁白色的坚韧结节,甚至将肺包膜突破,然後发生胸膜炎。扁桃体和上颌淋巴结也经常发生结核病变,甚至融化而突破皮肤,形成瘘管。
3、菌素试验:
试验时,可用提纯结核菌素,於大腿内侧或肩肿上部皮内注射0.1毫升,经48-72小时後,结核病犬注射部位可发生明显肿胀,其中央常坏死(阳性反应)。
是淋巴结核,中医称之为瘰疬【luǒlì】,是体现于肌表的毒块组织,是由肝肺两方面的痰毒热毒凝聚所成。西医则指,人体内有专事于清毒杀毒从而保护血管,组织的淋巴系统,遭遇来自体内外无法清除杀灭的毒菌,凝聚和集结于肌表组织形成的毒瘤。
多在颈部一侧或双侧长出疙瘩,逐渐长大,不痛不痒,推入滑动,无明显压痛,如身体抵抗力低则逐渐增大,皮肤发变紫,最终破溃流水样脓液并排出黄浊样干酪样脓液,中医称之谓“老鼠疮”。反复溃烂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淋巴结结核发病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结核杆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食物在口腔及鼻咽部尤其是扁桃体腺引起的原发灶上感染。后沿淋巴管到达颈部浅深层淋巴结。各部位多为单侧性淋巴结。受累咽部。重发病以上吸收后受累淋巴结核仍继续发展形成冷脓肿或溃疡。
另一种是原发结核感染后血中结核杆菌随血行进入内侧颈淋巴结,引起颈淋巴结核还可以从腰腹部淋巴感染,然后汲及深部淋巴结群继发感染,在颈淋巴结结核发病中较为常见。
/iknow-pic.cdn.bcebos.com/d8f9d72a6059252d716eb6c63a9b033b5ab5b9f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8f9d72a6059252d716eb6c63a9b033b5ab5b9f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8f9d72a6059252d716eb6c63a9b033b5ab5b9f3"/>
图为记载了老鼠疮的古籍
扩展资料:
常见病症
1、颈侧部淋巴结肿大,结节状,无痛。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2、初期为孤立结节,较光滑,可活动,以后结节融合成块,不规则,活动度差。肿块可形成脓肿,有波动感,破溃后可形成窦道,随皮肤下部潜行,经久不愈。
3、分泌物稀薄,常含有干酪样物,创面肉芽不健康。
4、可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6%B7%8B%E5%B7%B4%E7%BB%93%E6%A0%B8/6522070?fromtitle=%E8%80%81%E9%BC%A0%E7%96%AE&fromid=6368315&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老鼠疮">百度百科—老鼠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