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转录时,对于同源染色体而言,一般都是会转录的,都会转录基因上的那条有意义链,说白了就是含有启动子的那条链。
楼主需要知道的是,基因能否转录取决于该链上的顺式作用元件和染色体附近的反式作用因子,最终,由启动子来决定。也就是说,只要启动子没有问题,RNA聚合酶就可以与基因结合,开始转录程序。
显隐性关系是人根据一定的标准区分的,标准改变,显隐性关系也会改变。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对于杂合体来说,看个体是否能正常生活,则正常基因是显性,看红细胞变成镰刀型的量,是大部分变,少量细胞正常,都表现,则是共显性,看红细胞是否变成镰刀型,则有害基因是显性基因。所以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是看从什么标准去说。
如果隐性基因在纯合体内可以表达,在杂合体内也会表达。只是由于显性基因表达产物的量或者作用已足够,隐性基因的作用显现不出来。如果在纯合体内不能表达,在杂合体内也不会表达。例如基因的启动区域发生突变,在纯合体内不能表达,但是在杂合体内正常基因产物量足够,那么个体仍然表现正常,则隐性基因无论在杂合体还是纯合体内都不表达,没有表达产物,这就是不能表达就不表达。隐性基因如果是编码区改变,导致产物不正常,但是正常基因表达产物够,于是隐性基因的作用被显性基因遮盖,个体表现正常,这就是能表达就表达。
以上都是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不考虑上位基因、基因互作情况。
此外,信使mRNA是否一样对性状的表达没有必然影响,不同的mRNA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显隐性性状,相同的mRNA在不同环境下也可能表达出不同的性状。
总之,对于正常的同源染色体来说,等位基因都是表达的,只是表达的mRNA对tRNA以及核糖体的化学结合能力不同而已,从而表现出表达量的差异。
至于说基因的沉默,那是由于存在于染色体附近的一类反式作用因子(通常是蛋白质)与该基因紧密结合,导致该区域的序列无法转录而已。这种不转录不是由基因直接决定的,而是细胞应对当前环境(如细胞内含有2条X染色体,就必须封闭其中的一条)而做出的对策。
谢谢!
基因沉寂(Gene Silencing) 也可以被称为“基因沉默”。基因沉寂是真核生物细胞基因表达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 以前,“基因沉寂”被理解为是真核生物染色体形成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的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基因沉寂” 与“异染色质” 存在差异,尽管被沉寂的基因区段也呈高浓缩状态,但“基因沉寂” 所形成的染色体构象并不完全等同与"异染色质“构象。除此之外,两者还存在着基因表达调控程度上的差异,一般认为处于"基因沉寂“ 的染色质区的基因表达被”彻底“关闭,而”异染色质“ 状态的基因可能依然进行低水平的表达(转录)。基因沉默的分类:
发生在染色体DNA水平上的转基因沉默叫做位置沉默;
发生在RNA转录水平上的转基因沉默叫做转录沉默;
发生在转录后水平的转基因沉默叫做共抑沉默。
同源染色体的狭义概念就是高中课本所下的概念: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这样的概念能够解决减数分裂的问题,但课本上出现了这样的例子:萝卜和甘蓝杂交子一代不能生育,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可生育,对于这个现象用狭义的染色体概念是不能解释的。经查阅资料得知,广义的同源染色体是从系统发育角度来讲的,在物种形成过程中,每种类型的染色体的拷贝来源相同,它们就是同源染色体(参考于《中学生物教学》2002年第9期“同源染色体溯源"一文)。用广义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就很容易来解释上述现象了。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