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抑郁悲观:心情抑郁是糖尿病患者首要心理疾病之一。随着病情的发展他们的情绪更加容易波动,抑郁症状会逐渐加剧。并且长期的抑郁也容易让健康的人患有糖尿病。
3.暴躁易怒:由于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糖尿病患者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很容易感到烦躁。
他们会显得没有耐心,遇事容易冲动,特别是对家人爱发火。加上糖尿病本身代谢紊乱对情绪的影响,急躁易怒的症状就格外的严重。如果长期的生气愤怒,则会诱发高血压、脑中风等糖尿病并发症,加速患者的死亡。
恐惧忧伤:多数糖尿病患者都会有着无信心、垂头丧气、心理灰暗和绝望等悲观情绪。这些对疾病的过度恐惧和过度忧伤的不正常心理,会消耗人体的“正气”,让患者的身体机能丧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导致病情的迅速恶化。
在糖尿病患者中诱发的心理疾病,都是与心情有关的,心态平稳,疾病自然缓解心态浮动大,疾病自然找上门。
树立自信心:糖友首先需先要树立必要信心,认识到该病目前和许多疾病一样,虽不能根治,但并非不治之症,如果控制得当,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
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疾病要有一种正确态度。血糖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血糖高没有调整到控制范围而放任自流,其实糖友的血糖调整好与正常人生活是一样的,所以要采取积极的态度,继续做自己患病前可以胜任的事,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充实一些。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中心 唐登华 高兵玲】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其个人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特点、性格特征、家庭环境、学校专业和社会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大学生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分为以下几种。
1.适应障碍即面对明显的生活和环境变化,产生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焦虑不安、神经过敏、轻度抑郁、自责无助、伴失眠,部分有逃学、游戏成瘾、抽烟、喝酒、斗殴等情况。
2.社交恐惧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即在社交场合害羞、局促不安,害怕被审视,不敢演讲,回避社交,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3.焦虑障碍经常或持续出现过度焦虑,精神上过度担心、惶恐不安;坐立不安、头痛;心慌气短、腹泻、尿频等。
4.抑郁障碍无明显原因的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易疲劳,自卑、悲观厌世,常有“无用、无助、无望”感,伴有脑力下降、活动少、食欲差、失眠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5.进食障碍主要包括两类。厌食症患者总觉得自己太胖,害怕发胖,通过节食、过度运动、服用减肥药等,有意造成并维持低体重,可有明显消瘦、发育延迟和内分泌紊乱。贪食症患者则表现为反复发作、冲动性暴食,之后又因怕胖而禁食、过度运动、抠吐、滥用药物等。
6.强迫症控制不住地出现一种想法、冲动,如总是怕脏、反复洗手,总担心安全、反复检查门锁门窗,反复回忆,强迫性思考无用的问题,自觉没有必要,但是无法控制,给本人造成很大的痛苦。
7.重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障碍均可在青壮年起病。躁狂表现为过分高兴或易激惹、话多、言语夸大、想干大事、忙碌不停等,但多虎头蛇尾;睡眠少、性欲食欲亢进,部分伴幻觉妄想。精神分裂症通常在青壮年起病,表现形式多样,通常有幻听、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情感反应不协调等。
疫情期间,人们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对患者的治疗及相关医务人员的心理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医护人员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他们之中也有一些人由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缺乏了解而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生活环境的改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人感到惶恐不安,担心病毒的传播和扩散,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是一种认知行为障碍。是一种内疚、自责、羞愧的情绪体验。内疚和自责可以理解;自我价值感低是比较常见的生理现象。如果我们感到自己在社会上受到影响,受到歧视,从而影响到自己。也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比如很多孩子会出现一些奇怪情况。比如经常和别人吵架,经常感觉心情不好。或者会出现一些消极情绪表现。但是,我们要学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共同克服困难,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为自己会受到情绪上的影响。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多花时间来观察自己有什么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了。
二、疾病因素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病情变化,很多人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出现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失眠等精神心理问题。有的因害怕与外界接触而导致情,有的患者担心感染而出现害怕等心理反应,但又不敢告诉别人;担心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就害怕病毒传染;怕去发热门诊。甚至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这些心理问题都属于认知行为障碍。心理问题与社会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心理障碍可以分为躯体化障碍、躯体化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在很多时候,躯体化症状并不容易被人们所察觉到,但是患者常会在不经意间表现出来。
三、认知因素
由于恐慌心理,个体会对疫情产生严重的认知偏差。过度的担忧和恐慌可能会使人在生活中难以处理各种问题。例如,当家人、朋友或同事出现感染新冠肺炎后,患者会出现消极情绪。对当下发生的事会感到非常不安。也会出现各种情绪反应。例如焦虑,在疾病控制中产生恐慌。害怕接触病毒;甚至担心自己感染上病毒等。因此,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大多会有情绪失控、情绪低落等表现。
四、心理创伤及个体发展因素
在疫情中,医务人员与普通群众一样,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影。而在心理创伤中最常见者就是亲人去世、朋友突然离世以及无法确定自己能否顺利治愈癌症。个体发展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个人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负面情绪状态中时,他对外界事件更容易产生负面反应;也可能表现出更强烈的应激反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无法正常与人沟通、自我情绪管理也无法正常处理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五接纳自己的一些负性情绪。
要知道在疫情防控常态下出现一些恐慌、焦虑、心身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要苛责自己,允许自己存在不完美和合理宣泄。
保持生活平衡,专注于某件事。或者学习一些减压放松技术、寻找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运动、音乐等。
如果自己确实无法调节一些不好的感受和情绪、出现抑郁、消极念头或者严重失眠等,需要考虑求助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