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医师考试中,中医内科学第三章这部分需要记忆和背诵的知识点比较多,涉及到的考点内容也比较多,重点考查内容头痛、中风。笔者把这部分的相关重要考点内容给大家进行了总结,方便大家进行记忆。
一、头痛
1.头痛的概念:
头痛是指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2.诊断与病证鉴别:
①诊断依据: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头痛的鉴别:
头痛与眩晕:相同点为单独或同时出现不同点为头痛的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临床表现以头部疼痛为主且实证较多。眩晕病因以内伤为主,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虚证较多。
3.病因病机:
①病因: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失节、房室不节、体虚劳倦、外伤、久病入络。
②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③病位:病位在脑,常涉及肝、脾、肾诸脏。
4.分经论治:
①阳明头痛:疼痛部位在前额部及眉棱骨,引经药为葛根、白芷、知母。
②少阳头痛:疼痛部位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引经药为柴胡、黄芪、川芎。
③太阳头痛:疼痛部位在头后部下连于颈,引经药为羌活、蔓荆子、川芎。
④厥阴头痛:疼痛部位在颠顶部或连目系,引经药为吴茱萸。
⑤少阴头痛:疼痛表现为疼痛连齿,引经药为细辛、独活。
⑥太阴头痛:疼痛表现为全头重痛,引经药为苍术。
5.辨证论治:
①风寒头痛——疏风散寒止痛——川芎茶调饮
②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
③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
④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
⑤血虚头痛——养血滋阴,活络止痛——加味四物汤
⑥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
⑦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
⑧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
⑨气虚头痛——健脾益气升清——益气聪明汤
二、中风
1.中风的概念:
是指患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为主症的病证。
2.鉴别诊断:
①诊断依据: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等起病急,发展迅速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症状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
②中风的鉴别:
口僻与中风:相同点,二者都会出现口眼歪斜的症状口僻常伴外感表证或耳背疼痛,并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症,各年龄段皆有可能发病。
厥证与中风:相同点,二者都会出现突然昏扑的症状厥证多伴有面色苍白、四肢逆冷,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3.病因病机:
①病因:内伤积损、情志过极、饮食不节、体态肥胖。
②病机:内风旋动,气血逆乱,横窜经脉,直冲犯脑。
③病位:病位在脑,与心、肝、肾相关。
④病理因素:风、火、痰、瘀、虚。
⑤病理性质:本虚标实,上盛下虚。
4.辨证论治:
中经络
①风痰瘀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仁红花煎
②风痰上扰——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
③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息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④痰热腑实——清热化痰,通腑泻浊——星蒌承气汤
⑤气虚血瘀——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补阳还五汤
中脏腑
①阳闭——清热化痰,开窍醒神——羚羊角汤合安宫牛黄丸
②阴闭——温阳化痰,开窍醒神——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③脱证——回阳固脱——参附汤
“中风”一词在中国古文献中由来已久,早在晋隋唐时期以前的《内经》就有类似记载。晋隋唐时期以前:以“外风”立论
(1)《内经》中类似中风病的记载很多,但无中风病名
(2)汉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创中风病名,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主要以“外风”立论。在治疗方面创立“侯氏黑散”和“风引汤”。
宋金元时期:由“外风”到“内风”
(1)宋代《圣济总录》笫一次提出卒中风的概念,标志着“中风”概念逐渐由“外风”向“内风”演变。
(2)金元时期认为中风是由 "内风"所致,分成了多个学术流派,由于理解不同,治疗方法也多有不同。(如刘河间创立“地黄饮子”作为中风缓解期肝肾阴阳两虚、舌足瘘废的某础方,开从肾论治中风之先河;而张从正在治疗中风方面主张汗、吐、下法,用药多用防风通圣散,凉膈散,三圣散等,反对用至宝丹,淸心丸等药治疗,这点与刘河间截然不同。)
明清时期:著名的“补阳还五汤”
(1)明朝张景岳明确提出了“非风”说,强调本病以内伤为本,采用大补元煎、右归饮等进行治疗。
(2)清代以后,对中风终于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即“内风致病”理论,叶天士综合上述理论,创立了“阳化内风”说,在治疗以“缓肝之几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为治疗方法。之后,张寿甫进一步继承和发挥叶氏之说,创造了镇肝熄风汤和建瓴汤。
(3)清末,王清任则在此基础上加入血瘀辩证,创立“气虚血瘀”论,创立了最著名的“补阳还五汤”,被后世所推崇,一直沿用至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