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值低于100×109/L时称之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例如:皮肤容易破损出血、不易止血、患者头晕、贫血等。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多见于患有血液疾病或者免疫力疾病的人群,那么,哪些疾病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1、干燥综合征:此病属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一旦患病,可导致患者血液系统受损,进而造成白细胞减少,严重者也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2、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因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的血液疾病,此病较难医治,且治疗周期很长,因此,临床上很多患者均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贫血、出血及体内感染等症状。
3、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缔结组织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侵犯至全身引起多脏器及组织损伤,此病多发于女性,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出现。
4、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临床上很多患者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者过少会患上甲亢或者甲减,一般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此情况也极易造成患者血小板减少。因此,患有此类疾病的人员,建议定期血液检查,防止出现血小板减少。
综上所述,血小板是人体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具有止血功能,因此,一旦出现血小板减少会带来止血困难、贫血等不良影响,需要高度重视。而血小板减少大多数是因为疾病原因导致,例如,干燥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等,因此,提醒大家,如果患有此类疾病,需要积极治疗,防止血小板减少症状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