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临产的孕妈妈因为担心活动会危及母婴安全而选择休息等待分娩。
这样真的好吗?
临产后,孕妈妈应该多走动还是卧床休息?
接下来,边肖将揭晓答案。
首先,我们来看看分娩是如何开始的。
孕妈妈可以把这些“真正临产”开始的感受写下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
1。规律而逐渐增强的宫缩:宫缩表现为下腹或腰背部阵发性疼痛,少数孕妈妈无明显腹痛,仅腰背部酸胀疼痛。
真正临产开始后,子宫收缩的规律性是间歇性的,持续5~6分钟,持续30秒以上,随时间逐渐增加。
2。有规律的宫缩,部分孕妈妈能感觉到胎头逐渐下降,想排便的意识增强。
其次,孕妈妈产后能不能下地取决于孕妈妈是否破水。
对于没有破水的孕妈妈来说,应该鼓励去田间锻炼。在野外锻炼有很多好处:
1。首先,很多孕妈妈认为越躺在床上越舒服。其实在地里走更舒服。地面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2。其次,活动有助于调整胎位。部分轻度胎位异常可通过活动自行纠正,有利于产程的顺利进行。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容易导致胎位异常。
如果临产前,或者临产过程中破水,医生会先判断胎头连接的程度,俗称“胎头是否已被卡住”。
1。如果头已经深入盆中,脐带脱垂的风险不高,那么你可以像未破水的孕妈妈一样下地;
2。如果胎头偏高或有脐带外露等特殊情况,此时脐带脱垂的风险较大,需严格遵医嘱卧床休息。
总之,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
如果经过医生评估没有脐带脱垂的高危因素,特别是不破水的孕妈妈,产后完全可以,应该鼓励多下地活动。活动的极限就是不觉得累。
多重活动的好处
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孕妈妈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还可以拉伸盆底肌肉,为自然分娩打下良好的基础。
散步是最适合孕妈妈运动的方式之一,而且不会带来任何危险。妈妈走路的时候,也会刺激宝宝的运动。
每天的行走时间可以是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小心不要走得太快。最好的地方是在空一个空气清新,人少,环境好的地方。
坚持走路有利于宝宝进入骨盆,也有助于孕妈妈对饮食的消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孕妈妈走路最好有准爸爸搀扶,饭后不要马上动,更不要在雨雪后运动,以免路滑摔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