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医生写了一篇很长很长的文章,两万多字——《当复发性流产遇上习惯性流产》。其实我觉得文章的标题应该是《当习惯性流产遇上复发性流产》,或者是《从复发性流产看现在的医疗》和《论复发性流产》。我说,这篇文章太好了,我花一万块买的,拿去给这些流产胎儿的“孕族”好好上一课。他说:“没用的。他们只会担心,会焦虑!”然后,我一激动,就买了他的文章。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流产?
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
我觉得,相关因素,
包括环境因素,
饮食因素,
辐射,
……
包括最近在成都机场的安检…………
……
这些都不是!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流产?并不是现在那么多人容易流产,而是自然流产一直都很常见。很常见,但是以前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或者关注度没那么强。
事实上,现在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其实是上升了,而且这种上升本来是正常合理的,是之前的研究所预料到的!
因为-
生育年龄明显推迟了!
前段时间,我费尽心思写了一篇《鸡蛋的成长史》。文字烧到了我的脑子,但我很开心,还是有那么多人咬紧牙关坚持看完了,虽然字数不多(我阅读速度慢,所以没写快)。我花了两天时间想明白了一件事:女性生殖的核心储备——卵巢,从胎儿时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到50岁更年期,全部耗尽,直到光荣下岗。
我们有这么多重要的内脏器官。卵巢对女性来说很重要,合法下岗的很少。
从胎儿时期开始,卵巢内的生殖储备和初级卵母细胞的数量就已经设定好了,不会增加,每天都在减少。在任何时候,卵巢中都会有一些卵泡被激活,进入发育或灭绝的过程。剩下的卵泡,等待着,处于休眠状态。蛰伏时间最长的,会蛰伏50年,也就是更年期。
换句话说,人活得越久,接受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患各种疾病的次数就越多。人体内的一些有毒物质无法分解代谢排出体外。虽然它们可能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我们的生理储备机制完全足以抵消这种伤害,但是这种潜在的累积效应确实是无法避免的。
简单来说,人活得越久,病得越重。同理,卵巢中的卵母细胞寿命越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就越大。所以年龄越大,优质卵子排卵的概率越低,优质精子受精的概率越低,优质受精卵结合的概率越低。这是现在生育年龄推迟,胎儿流产发生率增加的核心原因。
下表:
[数据引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妇婴段涛教授主编的《产前诊断》第129页,数据摘自《全国家庭生长调查(第23卷)第11期》中的《已婚夫妇生殖损伤》]]
这个数据来自美国过去的统计。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妊娠流产的概率明显增加。
现在对于胎儿流产的诊断,过去“习惯性流产”的概念,现在增加了“复发性流产”的提法。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配合了生育年龄的推迟和自然流产率的提高。为了给女性生产节省更多的时间,病因学筛查的人群扩大了。因为,不管是什么原因,女性的生育年龄越晚,获得成功妊娠所需的时间就越多,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都会显著增加。渐渐错过了卵巢的活力期,最后死亡。
对于经历过胎停育流产的女性来说,如何化悲痛为力量还是个问题。我和张宁医生在互联网问诊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很多有类似经历的女性都被卷入了这种负面情绪中。“他们只会担心,”正如张宁博士所说。
我觉得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究其原因,人们的思想总是集中在“发生胎停流产”上,而完全忽略了那么多担心焦虑或者反复流产的女性做那么多检查的最终目的——怀孕。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怀孕。只要最后能怀孕,就算之前经历过十次胎停也没关系。抓住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有多少人的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
从表中可以看出,按照目前“25~34”的主流生育年龄,每1000名女性中,就有197人做过胎停流产。就发生率而言,在人群中,197/1000≈20%的女性会因胎停育而流产;有过一次胎停育流产经历的女性,第二次怀孕不生孩子的概率为56/197≈30%;连续两次怀孕失败,第三次怀孕失败的概率为19/56≈34%。这组数据真的吓到很多人了。因为每发生一次胎停流产,就意味着再次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样一来,一开始的197人就会把自己当成病人,陷入无限焦虑。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看数据,效果就不一样了。这197人第二次怀孕时,141人成功得到孩子,其余56人再次流产。剩下的56人第三次怀孕,又有37人有了孩子,剩下的19人三次失败,依然没有孩子。也就是在第一次经历胎停育流产的197名女性中,经过连续三次怀孕,最终有178名女性生了孩子,只有19名女性失败,但这178名女性和最后没有成功的19名女性,一开始都陷入了同样的焦虑。说白了就是这178个人白担心了。在人群中,197/1000≈20%的女性会出现胎停和流产;而这197个人最后三次都得不到孩子的概率有多大?19/197≈10%。换句话说,就算你运气不好,第一次怀孕后流产了,你最终怀上宝宝的概率还是在90%以上。
概率,只对从事卫生统计,想要医学研究的人有实用价值。虽然概率可以指导临床实践,但它对个体来说是一个陷阱。我只是在这里做了一些简单的数学解释。当然,现实的概率可能不是20%、30%、35%,但计算的大概结果是差不多的。概率这个东西,只是对一个个体来说,对羊毛没用,只会增加焦虑。所以,不要再关心“我流产的可能性有多大?”可能性有多大,是别人的可能性,是别人一大群的可能性,不是你的。没人知道你的可能性有多大。
化悲痛为力量。1000人中,20%会有胎儿停止流产;你忍痛流产了,但是在你这样的一大群人中,90%都可以相当顺利的有自己的孩子。不在乎过程。简而言之,最终的结果就是你会有自己的孩子。
然后那最后19个人就惨了,绝望了!“我该怎么办?”
第一:临床上连续五六次胎停流产,七八次甚至十几次的人,最后经过积极治疗,有的人得了孩子的。(虽然我临床经验浅薄,自己没遇到过,但是有人遇到过。虽然我不确定所谓的积极治疗在其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只看结果。反正任务完成了。)
第二:认命!人类逆天而行,霸占地球如此之多,以至于太多物种失去了自己的位置。一方面,人类不缺你的后代。能不能延续后代,对人类的未来没有影响。另一方面,无论是哪个物种或种群,繁衍的机会都不平等。这个世界上肯定会有一些人。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她们连生孩子的想法都不敢有。很多物种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主观的生殖平等。对他们来说,生育权只能通过战斗和胜利来获得。
第三,基于病因学的研究,人类能够针对胎儿流产的母体因素进行干预的手段是有限的。就这三把斧子,做完就没了。
第四:积极治疗连续两次以上流产停止的女性是对的。虽然56人中有37人可能存在过度治疗,但至少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再次因产妇因素而停止堕胎的概率。但是,最重要的是,这种棘手的治疗,必须转诊给专门从事相关研究的生殖医学医生(郭医生,我不是这方面最专业的,我做的就是让你学会思考)。
第五: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学会生活,学会发现和接纳自己。最怕看到一些人把自己的生活推入以繁衍任务为核心的单调泥潭。人是多维的,人的生活也是多维的。很多孩子是为了完整的人生和牢固的家庭关系而活着。但是人生不完整,家庭不强大,真的和生孩子没关系。林是著名的妇产科医生,她一生都在生儿育女,解决了无数不孕不育的问题,并且从未结婚生子,但她却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后变得不稳定,然后离婚。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再需要收养孩子来防老。如果是为了陪伴,不如养条狗更忠诚。不过我还是鼓励大家生孩子,因为孩子是整个社会的财富,你们的孩子,将来为社会服务的,也是为我做贡献的。
上千条关于胎停、流产相关知识的聊天直播课程还在持续整理中,所以现在买频道还是很划算的。小心,越早上当越划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