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早期教育的概念已经从婴儿追溯到胎儿。很多准父母已经意识到胎教的重要性,关于胎教的书籍和音像资料层出不穷,让人无法苟同。笔者认为,胎教是早期教育的重要时期,其教学时间、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胎儿生长发育规律。只有科学的胎教,才能事半功倍。
误区一:胎教越早实施越好
大脑、神经系统和感官的活动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生理发育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胎儿心理发育的过程。脑电图的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基本结构只有6、7个月的胎儿才能具备,8个月胎儿的脑电图与新生儿相同,使大脑皮层区有了自己的特殊功能,指挥胎儿的听觉、嗅觉、发音等器官的活动,具有连续性和初步的节律性,使对胎儿进行相应的正规教育成为可能。
根据胎儿研究者的研究,胎儿在末期(8个月左右)有听觉记忆,出生后有识别的表现。在妊娠末期,胎儿可以接受外部刺激如言语和音乐并获得经验,而这种经验可以维持到出生后并对其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林崇德,发展心理学,1995)。
因此,人类个体只有在胎儿末期才能有效学习,这与大脑功能发育的过程是一致的。胎儿有足够的认知和记忆能力,能够记住胎儿时期输入的信息。所以胎教的最佳时间应该是8个月以后(孕32周)。
误区二:胎教靠视听资料就能做好
如前所述,胎儿在妊娠末期才会有一定的听觉记忆,而此时胎儿的探测、辨别、定位等基本听觉能力仍极其有限,只能初步感知语言和音乐两种听觉刺激并进行信息处理:
语言胎教:
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由于胎儿早期特殊接触经验的影响,胎儿对言语的偏好甚于非言语,对母亲声音的偏好甚于陌生人的声音,对母语的偏好甚于另一种语言,对某种熟悉的言语刺激的偏好甚于不熟悉的言语刺激(P。H。米勒,《认知发展》,2002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