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痛PK手术痛
顺产中的宫缩痛常常被一些妈妈形容为“忍无可忍”“痛不欲生”,给另一些即将分娩的准妈妈带来了心理上的恐惧和紧张,将其视为下地狱般的痛苦。不可否认,对初产妈妈来说,宫缩痛是相当剧烈的,可能是一生中绝无仅有的一次刻骨铭心的痛。
但是,对于疼痛的感受,每个人是不同的,有些人耐受性很好,并不觉得非常痛,有些人耐受性差一些,痛感会较强烈,即便如此,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也是可以忍受的。准妈妈还应该知道,人的心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对痛觉的感受,心里越是紧张、纠结、挣扎,疼痛的感觉就越强烈、越无法忍受;如果坦然面对、放松心情,痛感则会减轻。另外,现在还有无痛分娩技术,能帮助妈妈减轻疼痛,如果仅仅是因为怕痛而选择剖宫产实在是不明智的。
剖宫产并不能避免疼痛的发生。虽然没有宫缩痛的过程,但手术后伤口的疼痛一点儿不比宫缩痛好受,而且持续时间要比顺产的宫缩痛长,喂奶时伤口的疼痛也会非常剧烈,甚至让妈妈无法坚持母乳喂养。剖宫产应该是在确实无法顺产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它对宝宝和妈妈的健康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准妈妈不要被夸大描述的顺产宫缩痛吓到,即使顺产条件非常好也非要选择剖宫产。
对于顺产的宫缩痛,准妈妈最好在孕期就做足相应的心理准备,了解顺产对宝宝和自身健康的好处,坚定顺产的信心。其实应该将分娩的疼痛看作是成为母亲的不可或缺的一步,必须通过克服分娩痛才能获准晋级。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准妈妈就能体验到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对顺产的接受度也会更好。
阴道松弛真真假假
分娩中,妈妈的阴道会由于宝宝的挤压而明显扩张,弹性也会暂时下降,让不少妈妈非常担心产后性生活的质量下降,因而宁愿做剖宫产。但是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是很奇妙的,产后3个月这种松弛现象就可得到恢复,并不会影响夫妻生活。不过,阴道弹性恢复的程度,个体差异会比较大。对于年轻且身体健康的初产妈妈,肌肉力量较强,宝宝的个头不大,产程较短,在产后较短的时间内阴道弹性就可恢复,恢复的程度也很好;而反之,恢复需要时间就比较长,恢复的程度可能也不太理想。即便如此,真正达到临床诊断阴道松弛标准的妈妈还是很少的。
产后通过适当锻炼,加强相应部位的肌肉力量,妈妈的阴道弹性可以恢复得很好:
收肛法
全身放松后,跟着深呼吸的节奏进行运动。深吸气时,收缩肛门周围的肌肉(就像忍大小便时肌肉收缩的感觉),然后屏住呼吸约10秒钟后,慢慢地呼气,同时也逐渐放松肛周肌肉,如此反复。
开关“水龙头”法
小便时,在排尿中突然停住,让尿液中断一会儿,过几秒钟后再继续排尿,反复锻炼可达到紧缩阴道的效果。
波浪状操练法
坐在椅子上,由后向前缓慢地收缩耻骨、尾骨肌肉,在收缩状态下持续10秒钟,然后由前到后逐渐放松。在这一过程中,可想象海水渐渐涨潮又渐渐落潮,反复练习即可。
腰臀肌肉运动法
仰卧在垫上或床上,以头和双脚为支点,抬高臀部,同时收缩耻骨、尾骨肌肉,放下臀部,同时放松耻骨、尾骨肌肉,反复数次练习。
事实上,产后夫妻生活不和谐,不能完全归咎于妈妈阴道弹性下降,更大程度上是双方的心理出现了问题,比如妈妈产后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照顾宝宝身上,对夫妻生活淡漠了,引起爸爸的抱怨;夫妻双方过度担心阴道松弛,对性生活没有信心。因此,夫妻双方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各自的感受;爸爸不能做“甩手掌柜”,要积极参与到照顾宝宝的工作中,分担妈妈的压力;妈妈也要注意,不能因为有了宝宝就冷淡了爸爸。
尿失禁也可以改善
如果认为剖宫产就能完全避免尿失禁,那你就错了。从孕期开始,尿失禁就可能已经出现了。
由于孕期激素的影响和子宫体积增大压迫膀胱、尿道,尿失禁症状逐渐在一些准妈妈身上显现。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因为宝宝通过产道,使盆底韧带和肌肉过度拉伸,可损伤盆底软组织,导致尿道紧张度下降,尿道相对变短变宽,所以产后仍然有1/3左右的妈妈有尿失禁的现象。宝宝个头越大,产程越长,妈妈出现尿失禁的几率也越高。
虽然剖宫产妈妈发病率低于顺产妈妈,但是仍有可能在产后发生尿失禁,因此,为了不出现产后尿失禁而选择剖宫产不一定能达到目的。
其实,轻度的尿失禁可以通过产后锻炼盆底肌肉(方法与上述恢复阴道弹性的锻炼方法基本相同)得到纠正或改善,一些药物也能治疗尿失禁。如果是中重度尿失禁,妈妈不要认为只能忍着,只能求助于卫生巾、纸尿裤,应该积极治疗,手术可以治愈这种病,让你不再有尿失禁的尴尬。
从孕期开始努力,让顺产更顺利
分娩过程顺利是防范顺产“缺点”的最有效方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功夫应该从孕期就“操练”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