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妈妈不在,宝宝很乖,有妈妈在就格外闹腾?答案是什么呢?

为啥妈妈不在,宝宝很乖,有妈妈在就格外闹腾?答案是什么呢?,第1张

朋友小慧带着一岁的宝宝回娘家,好几天没有音信,这一天突然在群里说,本来觉得回家以后就解放了,结果谁成想,比在自己家还累。

原来小宝宝自从到了姥姥家,就变得格外淘气,一定要粘着妈妈,而且变得很淘气,这可让小慧吃尽了苦头。

不过现状最终得到了好转,一周以后宝宝和姥姥熟悉了,也愿意跟姥姥一起玩,不会再黏着妈妈了。

小慧说,只要跟着姥姥玩就很乖,见到自己以后,仍然很难带。

其实小慧所说的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大多数宝宝都是这样的,通常妈妈带着宝宝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有妈妈在的情况下,宝宝显得格外淘气,而妈妈不在的情况下,宝宝又显得格外乖巧。

为什么妈妈在的时候,宝宝格外淘气呢?

1、妈妈面前孩子处于一种十分放松的状态

在妈妈面前,孩子一定是处在一种十分放松的状态,这个时候的孩子不需要进行任何情绪的处理,会显得格外淘气。

2、宝宝对妈妈十分信任

妈妈是宝宝最信任的人,在妈妈面前,宝宝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情绪,因此在妈妈看来有些淘气。

3、想要引起妈妈的关注

很多时候,宝宝在妈妈面前显得格外淘气,其实是小家伙们故意的,他们就是想要引起妈妈的注意,希望妈妈能多陪自己玩一会。

妈妈有质量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有重要意义

有人说,看孩子很简单,让孩子自己玩,只要保证孩子不受伤就可以了。

陪伴孩子真的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如果让孩子自己玩,妈妈在一边玩手机,这不是陪伴,这只是没有感情色彩的“陪”。

孩子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简单的“陪”。

如何才能做到有质量地陪伴孩子呢?

1、陪孩子一起玩游戏

妈妈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可以参与到孩子的玩耍过程中,陪伴孩子一起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跟孩子普及一些常识,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

2、陪孩子一起阅读

日常陪伴孩子的时候,还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妈妈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还有利于加深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减少孩子和妈妈之间的距离感。

3、陪孩子一起做家务

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既能增加母子、母女之间的感情,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有助于让孩子养成勤劳爱干净的习惯,对孩子建立起自律的人格是有帮助的。

如何才能提升妈妈的陪伴质量?

现在很多家庭的常态是,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包括妈妈在内,是一边看手机一边所谓的陪孩子,其实妈妈只是在不远处而已,孩子还是需要自己和自己相处,因为妈妈完全被手机吸引了。

想要提升陪伴孩子的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放下手机。

1、放下手机才可能提升陪伴质量

妈妈经常玩手机,对孩子的危害远远不止陪伴质量低带来的危害那么简单,这很容易让孩子也养成玩电子产品的习惯,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2、多跟孩子沟通交流

有质量的陪伴,一定是和孩子有交流的,不管是行为上还是语言上,想要提升陪伴孩子的质量,先要养成和孩子沟通的习惯,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陪伴质量,还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情商。

3、做好陪伴的计划

想要有质量陪伴孩子,在家傻坐着肯定不行,家长可以提前做好陪伴的计划,安排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说一起拼图、一起读书、一起爬山等等。

有质量的陪伴一定是用心的,身心合一,并且让孩子深深感受到妈妈的陪伴,这对于培养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塑造孩子的性格和三观,都很有帮助。

早教专家林怡说:孩子的很多负面行为都像是水面上突然出现的小漩涡,看似微不足道,底下却暗流涌动,积蓄的都是成长的力量。

其实,孩子的每一个负面行为背后,都蕴藏着积极的心理动机。他们不是故意使坏,只是为了表达某种需求。

就比如孩子“磨娘”行为的背后,也是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其实愿意表达负面情绪的孩子,比看起来听话懂事的孩子,要幸福得多!

我们仔细回想一下,孩子不乖、黏妈妈孩子的时候,是不是这几种情况?

1、三岁以前,宝宝和妈妈关系更亲密

宝宝三岁以前,对妈妈的依恋最为明显。因为怀胎十月,宝宝在子宫这样“安全”的环境中,熟悉了妈妈的心跳、味道,这种依恋难以割舍。

当然,这种依恋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而逐渐变淡,我们不要粗暴地制止,保护好孩子脆弱又敏感的心,不让宝宝失去安全感。

2、宝宝在别处积攒的情绪,来妈妈面前发泄

宝宝知道妈妈的底线,而不敢去试探别人。宝宝跟妈妈以外的人不敢“撒野”,其实是他们心智成熟的一种“小心机”。

他们知道,自己即使撒野,妈妈还是会亲亲抱抱他们,可是对于别人,他们就“怂”了,没有“胆量”去试探。

相比与听话懂事的孩子,不乖的孩子更敢于表达,敢于向妈妈索爱,心理有安全感的孩子,多么令人羡慕。

3、宝宝需求得不到满足,以“不乖”的形式发泄

很多职场妈妈,每天和宝宝孩子的时间非常少,最多就是从晚上回到家到孩子睡觉的那三俩个小时。

时间久了,宝宝的内心总会不安定。孩子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不陪着自己?更不确定妈妈会不会回来?还爱不爱自己?

所以见到妈妈后,他们会表现出“分离焦虑”。

而当宝宝有了“小心机”,知道这样能释放情绪,让自己获得满足,宝宝会向妈妈寻求帮助,这对宝宝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

帕蒂·惠芙勒在《倾听孩子》一书中指出:孩子喜欢在家里,在至亲面前表达全部情感,是因为他能被倾听和理解。孩子被理解的越多,以后在外面他就会表现得越好。

下次孩子再只对妈妈“作妖”的时候,想想这背后的积极力量。

宝宝小的时候,妈妈给宝宝足够的爱与回应,等孩子长大后,内心才能是充满安全感的,遇到挫折时,也愿意跟妈妈倾诉,不至于一个人活成“无比懂事”的模样。

再反观那些和和妈妈在一起才不乖的孩子,是彼此的福气。

为啥宝宝只爱跟妈妈发脾气?

都说“六月的天,小孩的脸”,孩子的情绪变化是非常快的,前一秒哈哈大笑,后一秒就崩溃大哭乱发脾气。可能你会想:一个小屁孩,生气能有多可怕?其实,小孩生气也是很有爆发力的,比如大喊大叫、乱摔东西。不知道各位宝妈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宝宝喜欢在妈妈在的时候发脾气,而妈妈走了就变得很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面对宝宝对自己发脾气,妈妈千万不能这样做

打骂孩子

有些家长好像从小被虐惯了,受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一言不合就动手。面对孩子不听话,不采取任何措施,就是一顿揍,结果孩子被打得更加哭闹了。家长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试着和孩子进行沟通。

一走了之

有的家长就像一个不负责、逃避责任的孩子一样,遇到点事就一走了之,其实孩子一天没看见你很想你,才对你发脾气,你却觉得他很烦。亲子时光就那几年,孩子大了你想亲也来不及了,到时候后悔去吧。

强行逃避

遇到事情强行逃避,一听就不是一个好方法,在育儿的路上很漫长,家长应该学会用技巧,面对孩子发脾气不是逃避就可以的。

究竟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停止发脾气?

妈妈在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急着大吼大叫、打骂孩子,而是给孩子更多的关爱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了,就会相对淡定一些。网上有一个特别火的视频,一位外国老爸在安慰自己发脾气的女儿时,对女儿温柔地说:你可以发脾气,但不要让这种坏心情支配你太久。

很多爸妈看完,都纷纷为这位爸爸的做法点赞。孩子不会无故地发脾气,他可能是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需求达不到满足的时候才会这样,家长不妨把孩子做朋友,用心地去倾听他们的想法。也可以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家长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他做一些平时爱吃的,带他去游乐场玩一下,这样小孩子很快就开心起来了,孩子的世界特别简单。

带孩子是一门学问,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累了一天回家还要哄小祖宗,成年人的世界真可怜,可是孩子是我们生的,就要负责,孩子开心了,大人也就高兴了,一切都变得有意义和值得,家长们不妨和孩子共同成长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11486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8
下一篇2023-09-08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