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口腔(舌下)温度保持在37℃左右,肛门内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4℃。人的体温早上稍低,下午稍高,相差不超过1℃。
一般体温(以口腔温度为准)超过39℃以上为高热。高热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它明显增加身体的消耗,损害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甚至意识不清、惊厥等一系列症状。这对于危重病人,无异于雪上加霜,需要小心给予治疗和护理。
(一) 发高烧的病因
1�感染性疾病 由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而引起,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疟疾等。
2�非感染性疾病 中暑、肿瘤、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
(二) 高烧的诊断
(1) 高烧伴有全身发冷、寒战者,多为细菌或原虫感染,如败血症、疟疾、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等。
(2) 高热伴全身皮疹者,常见于发疹性传染病。皮疹在发热后1~6天出现,依次为水痘、猩红热、麻疹、伤寒等。
(3) 高烧伴剧烈头痛、呕吐者,多见于脑膜炎、脑炎。
(4) 高烧伴胸痛、咳嗽、气促者,见于呼吸系统病变,如肺炎、气管炎、胸膜炎。
(5) 高烧伴腹痛,右上腹痛可能为肝炎、肝脓肿、胆囊炎;满腹痛可能为腹膜炎。
(6) 高烧三周以上,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
高烧病人必须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高烧才能好转,则单纯用退烧药只能临时起作用,药效过后依然高烧不退。
(三) 高热的表现
高烧时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口渴咽干,精神不振,饮食不佳,呼吸和脉搏加快(从37℃开始计算,每升高1℃,脉搏加快10次)。病人开始嗜睡,重者出现昏迷、抽搐(惊厥)。
(四) 救护措施
(1) 在高热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皮肤血管强烈地收缩,病人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应急于采取退烧措施,而是注意保暖。寒战后体温迅速上升,再及时采取以下退烧措施。
(2) 卧床休息,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左右,气温较高时更应多饮水。最好不用含糖多的饮料。
(3) 物理降温方法: 冰袋:能减轻脑的充血水肿,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具体方法是,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再装入热水袋中,连水带冰装1/2袋即可,排出空气盖紧盖口,查无漏水,放置病人前额,或枕部、颈部、双侧腋窝等处,每放置20分钟交换一下位置,以免发生冻伤。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目的。用于物理降温的酒精浓度为30%左右。用70%~95%酒精加水1∶1~1∶2,也可用白酒配制。擦浴的部位为颈部、后枕部、双腋下、肘窝、大腿根部、踝窝等等,但不要擦拭胸部、腹部、手心、脚心等处,以免产生不良后果。酒精擦浴动作应轻柔,以皮肤微红为度,薄薄擦一层即可。如病人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应立即停止擦浴,盖上被子保暖,饮一点糖水。
(4) 在体温过高时使用药物降温。要避免用药过量和在短期内反复用药。退热药有大量出汗加强散热的作用,易发生虚脱,常用的退烧药有复方阿司匹林(APC)、扑热息痛、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等。有胃肠疾病的病人还可选用消炎痛栓剂,每次1/2枚塞入肛门,退烧效果也很好。长期高热不退者还可以给予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口服和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等等。
(5) 加强护理,保证营养。高热病人常常食欲不振,出汗多,消耗大,应设法让病人多进富含高维生素等营养的易消化的消淡流质饮食,包括新鲜的菜汁、果汁等等,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另外,高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加上缺乏维生素,常有口舌干燥,舌炎及口腔溃烂,故需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淡盐水漱口2~3次,并配合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_2$等药物,口腔溃破可用冰硼散外涂,口唇裂口涂以凡士林软膏,效果均很好。
(6) 为防止惊厥,保证休息,以尽快退烧,尤其对小儿高烧病人,可适当使用镇静药,如安定和苯巴比妥、冬眠灵等药。但对老年人,神志不清的病人慎用或禁用,以免加重病情。
(7)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在服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分别测体温一次,其他时间4~8小时一次,并记录下来,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如体温持续不下降,应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诊治,采取其他进一步的措施。测体温的正确方法:家庭一般以测量腋下温度较为方便,测得数加0.5℃即为口腔温度(实际人体温度)。测腋下温度前应将腋汗擦干,测量时间5~10分钟。如手边无体温表,可通过测病人的呼吸、脉搏来判断是否发烧。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每分钟12~16次,脉搏每分钟70~80次。按体温每升高1℃,呼吸每分钟增加3~4次,脉搏增加10次左右,那么,体温在39℃以上的高烧病人,呼吸可加快到每分钟24次,脉搏每分钟可达100次左右,借此来初步判断病人的发烧程度。
(8) 病因治疗。高烧只是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单纯退烧有时效果不好,药效一过体温又复升高。所以,高烧时应重视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烧,经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病情好转自然就会退烧了。
为什么晚上会出汗1.肾虚
通常是由于人体肾虚、肾经不足,例如身体的手心、足底、胸口闷闷烦躁等,这也是夜间出汗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下午和晚上,一旦出汗,就会觉得出汗的地方很粘,让身体进入一种很闷热的状态,影响睡眠质量。
2.代谢功能的破坏
如果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受损,就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导致热量增加,同时热量不易散发,所以睡觉时容易大量出汗。 夜晚。 除了导致睡眠不好,还会使胃的分泌变得异常。
3. 低血钙
身体缺钙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会促使汗腺大量分泌,导致夜间出汗、四肢无力、面色苍白、丧失 食欲不振、多梦、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钙的摄入量是保证人体正常运转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
晚上出汗的原因生理出汗
生理出汗是指孩子在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疾病的情况下,在睡眠时会出汗。婴幼儿的新陈代谢比普通人强很多。 此外,婴儿天生活跃,所以他们很容易出汗。有些家长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确定宝宝的环境温度。 给宝宝盖被子的时候,往往会盖很多。 如果宝宝太热,宝宝只能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
病理性出汗
病理性出汗是由于身体某些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异常出汗。 如果宝宝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出汗,而且量很大,那就是病理性出汗,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宝宝入睡后半夜头部出汗明显,就要考虑佝偻病。 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才能得到有效治疗。如果宝宝在前半夜、后半夜和黎明前一直出汗,如果此时宝宝出现低烧、没有精神等症状,应该考虑是肺结核。 应立即去医院进行肺部检查,以便及时治疗。
如果宝宝晚上出汗很多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宝宝的后背或脖子上放一些吸汗的东西,比如毛巾,但是这些东西要轻柔干燥,这样宝宝才不会感到不舒服。 宝宝出汗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毛巾的湿度,需要更换干毛巾,宝宝不出汗的时候就停止这些。
经常给宝宝洗澡,清洁全身,同时在出汗多的地方涂抹爽身粉,如腋窝、颈部、背部等,保持皮肤干燥。宝宝睡觉用的被子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太厚容易发热,太薄容易感冒。 就像我们一样厚,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宝宝的反应。
精神(紧张等)或神经性(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原因多见。代谢或内分泌异常(如某些甲状腺功能异常,内分泌肿瘤)也可见到。
还有其他原因,太多啦不好一一列举。
最好看医生喽!
先谢过点击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