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定会有大量的无效信息涌进来(有新闻记者打进来问新闻线索的,有自媒体打进来挖材料的),大量占线。不但导致你接到有效信息的几率受影响,更糟糕的是会妨碍这个号码的对外沟通。在危急时刻,这些帮助信息固然重要,但是来自医院、救护的电话也同样生死攸关。尤其是求助人这时候往往已经有巨大的心理压力,非常脆弱和紧张,更无力去应对这些大量的一轮轮的重复应答。
更好的办法是留下电子邮件。如果实在嫌电子邮件不够直接,也最好请某个志愿的帮助者使用一个不涉及重要用途的闲置电话来承担这个联络任务。如果有可能,最好干脆多留几路电话,以便加大单位时间的接听量。
这些闲置号码并不难获得,比如阿里小号就有提供收快递用的虚拟号码,只需要和自己的原有号码绑定就可以实现自助实名认证和立刻开通。就我所知,实际上各大运营商自己也有在经营这类业务,具体可以到他们的官方app里面找一下。
3)要准确注明时效。
很多信息没有注明自己的年、月、日、时。要知道,因为善良关心的人多,这类求助信息往往会形成连锁传播。如果自己身上没有注明年月日时,你会发现很可能事情早已时过境迁,这条求救信息却还在自行流传。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流传十年之久——新接收的人总是可能误以为是眼下的事,发起新的转发。
这很可能对求助人形成一种长期的困扰。
4)如果有条件,最好给出一个终止该求助的信号机制。
首先,对出手帮助你的人而言,你有一定的道义责任要给他们一个closure。
其次,从存粹实用的角度来说,也应该有一个终止的信号机制,以免出现上面说过的长期困扰。
这个机制也不难设计,比如给出一个微博地址,然后置顶自己的一条微博,或者在自己的签名中给出明确的注明。这样别人转发之前就可以先循着你提供的链接查证一下这事情是不是已经解决了。以免转发无效的信息,无谓的占用自己和朋友的资源。
今年以来,成都市消防部门共接到近200个虚假报警电话“羊市街君临商务酒店发生火灾……”11月5日晚7时23分,有人拨打119报警。几十名消防员火速赶到现场后却发现,险情根本不存在。
来自成都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的信息显示,形形色色的“奇葩”求助、虚假报警、恶意骚扰,深深困扰着火警119这条宝贵的救命热线电话。“这些电话真是让人又气又恨。”成都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负责人呼吁:“119是公共资源,是生命热线,恳请大家‘非急勿扰’。”
“酒店大火”让几十名消防员白跑一趟
“能陪我聊聊天吗?”今年5月一天深夜,一名女子给成都119打来电话。当接线战士接通电话,对方先是一阵格格的笑声,然后不由分说地问接线战士“你是哪里人啊”、“有没有女朋友啊”,最后提出希望战士陪她聊聊感情问题。“女子说话声音含糊,估计是喝了一定量的酒。”谈起这个案例,成都市消防支队干部高远说,当时,接线战士礼貌地告诉对方,这是公共资源,如果占用久了,会影响其他真正有帮助需求的市民。但该女子继续纠缠,不得已,接线战士掐断了电话。
10月中旬一天,一名自称羊市街某大酒店韩经理的男子报警,称酒店70多平方米的厨房着大火了。火情重大!119指挥中心迅速调派30余名官兵前往救援。可消防官兵赶到现场才发现,酒店根本没着火,在附近搜索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发现任何火情。消防员当场给报警人打电话求证,对方仍信誓旦旦地说酒店着火了,然后挂掉电话关机了。“蜀都大道着大火了,烟雾就像原子弹爆炸时那么大……”一名消防员回忆,他们曾在去年冬天接到过这样一起“重磅警情”。仔细询问着火地点后,119指挥中心根据该时段的整体报警情况判断,这可能是一起被夸大的火情。指挥中心随即调派两辆消防车赶往现场,结果证实,着火的只是一个小垃圾堆。
据了解,拨打“119”被一些人当成儿戏,谎报火警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好奇拨打、精神疾病患者拨打、酒后谩骂、恶意报复、小孩玩闹等。高远介绍,成都市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每月都会接到一些夸大险情、“奇葩”求助或带有恶作剧性质的虚假警情。今年以来,成都市消防部门共接到近200个虚假报警电话,最多的一天有五六个。
一次虚假报警,浪费的不仅仅是钱
“‘119’是发生紧急情况时方便群众寻求帮助的‘生命热线’,恶意骚扰、报假警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高远表示,“119”屡屡被骚扰,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还占用了有限的线路资源,可能导致一些真正需要求助的群众遭遇“电话打不通”的困境,贻误警情处理时机。
虚假报警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一般情况下,消防部门每次出警至少派两辆消防车、10名消防员。以上述“酒店着大火”假警为例算一笔账:普通消防车百公里耗油量为30升至40升,11辆消防车载着几十吨水、往返总行程近百公里,光油料至少耗费二三百元,此外还有设施设备的损耗。消防员每天都处于高度紧张的备战状态,每一次出警都会触动他们的神经、消耗他们的精力,每遇到一次假警,消防员的战斗力就会白白损耗在无用的“折返跑”中。
近年来,我省加强了消防队(站)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真假警情冲突”情况的发生,但在比较偏远的郊区、农村,这种冲突可能会显现出来。
报假警、骚扰报警,依法可行政拘留10天
针对谎报火警的行为,《消防法》第44条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第62条规定,谎报火警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记者了解到,虽然对虚报警情的处罚已明确入法,但实际处理中面临不少困难。由于报假警者一般使用不记名手机卡、公用电话等,其身份信息难以确认,取证存在一定难度。而消防部队的职责主要是防火灭火,对这种行为的责任查处有不少困难。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屡教不改”的人,消防部门都是以教育为主。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市民能意识到报假警、骚扰报警等会导致警力浪费,但对于这些行为的违法性质和法律责任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开展市民消防法律意识教育是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非常重要的环节。”高远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