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和米线是两回事
米粉是百分之百用大米制作的,所以吃起来口感滑嫰!米线是百分七十大米中加进百分之三十的土豆粉制作!所以比较筋!米粉和米线的区别就在此!
米粉与米线虽然都是大米做成的,但是从样子到口味都有很大的区别。
米线细,煮好后咬在嘴里较韧。一般云南出产。
米粉的形式比较多,最常见的是比米线稍粗的圆粉。贵州人吃的就是米粉,但是口味也有不同。贵阳米粉比较面,要才嘴里面踏踏的,而安顺米粉较为爽口,不韧不硬但是每根都挺挺的,比较入味。安顺南街有一家牛肉粉尤其有名,客人一来,就用尖尖的嗓门高喊“吃粉还是吃面,红烧还是清炖?”,极招牌的声音。
其他形式的米粉还有一大张极薄的扁平米粉圆片卷成一卷,然后用剪子剪成一节节抖开吃的剪(卷)粉(听了很多此也没有搞清楚是哪个字,汗)。还有专门做炒粉的米粉等等。
新鲜的米粉、剪粉都是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打上佐料或者加煮好的肉汤就可以吃,有时可以放在沙锅里多加蔬菜、海带等做沙锅粉,冬天尤其好。贵州人喜欢围着带有大大炉盘的小火炉,将碗放在炉盘上,
简单、方便在贵州是最普通的食品。
吃粉
米粉,也叫米线,实际就是用稻米面做的面条,在中国南方由于盛产稻米,比较流行,烹调方法一般分为炒粉和汤粉两种。
米粉绝对和方便面不一样啦,米粉很有营养的。
米粉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铁、磷、钾等营养元素,易于消化和吸收,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米粉吃多了有营养还不长肉
面吃多了没营养还长肉
米粉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经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南方消费者)的喜爱。
米粉品种众多,可分为排米粉、方块米粉、波纹米粉、银丝米粉、湿米粉、干米粉等。它们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一般为:大米——淘洗——浸泡——磨浆——蒸粉——压片(挤丝)——复蒸——冷却——干燥——包装——成品。
米线为昆明人最常见之小吃,其之制作,须选用优质大米,经发酵、磨浆、澄滤、蒸粉、挤压、煮制等工序制成,状若长线,洁白柔韧,吃法多样。广东称之米粉,广西称之线粉、粉干,而尤以云南米线有名。
米线为一古老食物,古烹饪书《食次》之中,记米线为“粲”。《食次》一说即为《隋书》所记《食馔次第法》,南宋时散佚。“粲”本意为精米,引申义为“精制餐食”。《齐民要术》中谓“粲”之制作,先取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调至稀稠适中,灌入底部钻孔之竹勺,粉浆流出为细线,再入锅中,以膏油煮熟,即为米线。以精米磨成精粉,又以精粉制成精致食品,因尊称米线为“粲”。又因其流出煮熟,乱如线麻,纠集缠绕,又称“乱积”。
至宋代,米线又称“米缆”,已可干制,洁白光亮,细如丝线,可馈赠他人。陈造《江湖长翁诗钞•旅馆三适》曰:“粉之且缕之,一缕百尺缰。匀细茧吐绪,洁润鹅截肪。吴侬方法殊,楚产可倚墙。嗟此玉食品,纳我蔬簌肠。七筋动辄空,滑腻仍甘芳。”时又有徐南卿《招饭》诗句“米缆丝作窝”,可见其时米线干品为鸟窝状,与如今昆明所制干米线如出一辙。
明清之时,米线又称作“米糷”。宋诩《宋氏养生部》曰:“米糷,音烂,谢叠山云:‘米线’。”其制法记有两种。其一,“粳米甚洁,碓筛绝细粉,汤溲稍坚,置锅中煮熟。杂生粉少许,擀使环节,折切细条,暴燥。入肥汁中煮,以胡椒、施椒、酱油、葱调和。”其二,“粉中加米浆为糨,揉如索绿豆粉,入汤入釜中,取起。”
如今云南米线制作,仍有两法:其一,取大米发酵后磨制而成,俗称“酸浆米线”,其工艺复杂,生产费时,然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为传统制法。其二,取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在机器中挤压,靠摩擦的热度使其糊化成型,称为“干浆米线”,其晒干后即为“干米线”,方便携带贮藏。食用时再蒸煮涨发。干浆米线筋骨硬、咬口、线长,但香不及酸浆米线。
过 桥 米 线
过桥米线为云南名小吃,其食法甚为独特。先烧制滚烫鸡汤一碗,因其汤汁至浓,上罩浮油,可以保持较高的温度,据称可达170℃以上,再以生肉片、乌鱼片、火腿片、腰肝片、玉兰片等,放进沸汤内,待生菜变色,再加入腐皮、韭菜、辣椒、葱头等,最后放入米线拌食,或取米线,在汤中涮过再食用,其味鲜甜异常,别具风味。“过桥米线”滋味独特,品格高雅,独有风骚,在各类小吃中,独占鳌头。昆明有民谣曰:“桌上抬来汤一碗,一层鸡油不冒烟。米线肉片烫得熟,过桥米线天下传。”
过桥米线源于滇南蒙自,至今有200年历史。蒙自有南湖,湖心有岛,岛上茂林修竹,有曲桥接岸。传说当地有位举人,立志于秋闱大考中独占鳌头,便至岛上,发愤苦读。为使其专心读书,举人之妻每天按时送饭。但路远桥长,饭到已凉,举人所食甚少。夫人心焦,即杀一母鸡炖好,送上岛去。举人正埋头读书,只是不食,过了时辰,鸡汤却滚热依旧。夫人大喜,仔细观察,原来一层厚厚的鸡油盖住汤面,因而热气不失。此事一时传为美谈,从此有滚油汤烫米线之进食方法,仿效者甚众。因举人妻送米线上岛要经过一座石桥,此之食法,得名“过桥米线”。
蒙自过桥米线精品,当数“菊花过桥米线”。蒙自人爱菊,又有食菊之俗。每至秋天,取鲜白菊花瓣入“过桥汤”,美色美汤美味,又平添许多诗情画意。冬、春两季,但食过桥米线,又配一盘油煎藕片,称“十七孔桥过桥米线”。还有素制清汤过桥米线,以菜油和豆腐、豆腐皮、黄豆芽、冬瓜等为佐食,称“白头翁”。清光绪年间,过桥米线传到个旧等地。1920年,个旧市人孙法到昆,开设仁和园,专售过桥米线,将此食法带入昆明。近十多年来,“过桥”声誉鹊起,仅昆明市就有一二百家专营餐厅。
小 锅 米 线
小锅米线又称小锅氽肉米线,为昆明人最好之小吃。其之烹制,须以特制小铜锅,置于专门的灶眼上,注汤烧沸,放人肉茸,再入米线,顺序下佐料、韭菜、豌豆尖等,起锅时淋入辣椒油,一锅一碗,汤热味鲜爽口。
至于小锅炒米线,则以小锅爆炒为要,鲜嫩麻辣,别是风味。其味多辣,有民谣曰:“米线摊前吃米线,热的放汤凉加蒜,阿妹要的油辣子,嘴巴吃个红圈圈。”
凉 米 线
米线又可凉拌而食,称凉米线,在昆明十分风行。取新鲜米线,拌入芝麻酱、芝麻泥、香椿水、盐水、蒜汁、辣椒油等,再放韭菜、香菜、剁腌菜等,即可食用。其味清凉酸辣,香郁鲜美,为夏、秋两季美食。其又有特殊作法者,或配以鳝鱼,称“鳝鱼凉米线”;或配以特制之酸汤,称“酸汤凉米线”等。有民歌曰:“米线摊上最热闹,辣子酸醋加花椒。一堆阿妹吃米线,嘴巴辣得吹哨哨。”
传统滇味席上,也以凉米线作冷盘,放红、白萝卜丝、韭菜段、水发木耳、海蜇丝、薄荷、鸡丝、香酥、卤鸡蛋等,圆周配置,酸、辣、麻、甜、香五味俱全,红、绿、黄、紫、黑五彩缤纷,以添喜庆之气。
米粉起源小考兴安部分学者经多年研究,认为名满天下的桂林米粉最早是从兴安发源的。其理由是,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发兵统一岭南时,大批北方将士南下,聚集在兴安修筑灵渠,前后达数年之久。北方将士不服南方水土,他们习惯于吃小麦面,吃不惯南方的大米饭,加上乡愁,患病的人很多。粮食从北方转输,长途跋涉,山重水复,困难重重,如就地解决,只能用稻米。穷急之下,试将大米磨成粉或浆,加工成像北方面条一样的食品,就成了后来的米粉。
这样的推断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历史上找不到相应的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也还没有这方面的依据,令人颇感困惑。
我们知道,“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生第一需要。人类在最初全然依赖自然,周围生长什么就吃什么,天上飞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树上结的,土里埋的,只要能果腹,都取而食之。这是人类初始社会,从事采集和渔猎,是完全向大自然“索取”的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对食用的动植物进行驯养和栽培,才过渡到“生产”经济。由于受着气候条件的影响,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南北主食发生了明显的分化。
北方旱地适合粟、黍、麦、菽等主食作物。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前3000年)的人以粟为主食,粟为五谷之长。麦是夏熟作物,能在青黄不接时节代替粟。古人于五谷最重麦、禾,尤其是在找到麦的最佳食用方式——面食之后,麦的地位突现,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以后逐步取代了粟的地位,成为北方的主粮。
南方温暖湿润的环境适于水稻的栽培。稻几乎是南方水田唯一可选的主食作物,是因为稻有“可种卑湿”的特性。南方的稻米如果从湖南彭头山文化(公元前7000年)和浙江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年)算起,一直以来作为主粮,历数千年地位不变。
中原汉人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黄帝内经•素问》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汉族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不像北方游牧民族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就是北方人吃麦面,南方人吃米饭。
从收成的原粮麦和稻,变为食用的口粮,需要经过去秕、脱壳、磨粉等一系列加工程序。秦汉时期粮食加工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杵臼、踏碓、风车、石转磨都已出现。杵臼脱壳去秕出现很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了,汉代仍广泛使用。踏碓、风车以及手推和畜力牵动的石转磨,可能在秦汉时期才发明。杵臼舂谷须“高肱举”,既费力,效率又低。西汉发明碓,“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舂”(桓谭《新论》)。从考古发现的汉代陶屋、陶仓模型来看,房屋内专辟有碓屋,有人在里面舂米、踏碓、簸米,可见秦汉时期广西谷物脱壳还是用杵臼,但踏碓已广泛使用,去糠秕则用簸箕扬簸。比踏碓效率更高的是砻(转磨),西汉画像石上有砻的形象,砻分上下两扇,上部隆起,一侧装拐木和撑架, 由一人执拐木在原地前推后曳,砻扇即可旋动(见右图)。砻分量轻,只适于水稻脱壳,磨粉和浆还需要石磨。石磨最早出现于秦,汉代推广到南北各地。石磨又称石硙,长沙阿弥岭汉墓出土滑石明器上刻“磨”字。石磨有磨粉和磨浆两种。当时已掌握把谷物磨成粉末或舂成粉末的技术。洛阳汉墓陶仓上书有“大麦屑”题字,说明麦夫已从麦粉中分出,移作他用。马王堆汉墓遣策中有白米面、黄米面做成的“白粢食”、“黄粢食”食品,即是白米粉、黄米粉等甜食。
虽然我们还没有发现古代制作米粉的相关工具和制作米粉的工作流程资料,但考古发现有汉代制作豆腐的画像资料,可以作为参考。传说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创造的,只是缺乏直接根据,但在汉代确实已经会作豆腐了。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出土一幅“磨制豆腐”画像,画面上层是酿酒图,下层纵列敞口大缸、石磨、木桶、木杠、石锤等大型器具,还有七人从事浸豆、磨浆、滤渣、点卤、挤压去水等操作场面。既然豆可以磨浆、滤渣、压榨去水制成豆腐,在相近的条件下,大米也就能磨粉、磨浆、沉淀,压榨成条状或块状,制成米粉。在兴安石马坪汉墓和界首汉墓出土过陶瓮、陶甑、铁釜(鼎锅)、铁三脚架(撑架)和陶灶模型,陶瓮可以贮存、浸泡大米,陶甑放在铁釜上,釜中盛水,甑中放生米,同置灶眼中或铁三脚架上,釜下生火,水汽通过甑底箅孔使生米煮成熟饭,加上其他竹、木辅助工具,就可以完成制作米粉的流程。
米粉最早产生于兴安有它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兴安盛产大米,二是当时已有将大米碾成粉或磨成浆的技术和设备,三是聚集了北方会做面条的工匠,再就是得益于湘、漓二江源头清沏的山泉水。
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山青水秀,最得中原风气之先,天时地利,成就了米粉发源。米粉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流、融合最有代表性的结晶。
严格来讲,米粉与面条对应,应叫米条,云南人称为“米线”,更为贴切。如果叫米粉,则使人想到是粉状,有如面粉。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北方还没有米粉,我的一些北方朋友来广西吃到米粉,回去后对我说,你们桂林那种“用米做的面条”很好吃。他们把桂林米粉还称为米做的面条。
1.桂林米粉,比意大利面条粗了些2.用温水浸泡一个晚上3.浸泡后,放到开水里煮10分钟
4.煮熟捞起来放到冷水里
5.要过几次冷水,直到水清澈为止
6.再次捞起备用
7.吃的时候,把肉汤(或是其它高汤都行)煮开,把待用的米粉倒入加热
8.放到碗里,加上喜欢吃的配料
9.这是海虾肉酱,非常美味,也够辣的.
10.香菜,葱花是不可缺的,最后淋上汤汁就行了(也可以象拌面一样吃)
米粉做法:
大米做的。大米磨成粉面。<米粉制作过程>
步骤1:
选米
选用存放一年后的米而黏度较低的在莱米
步骤2:
洗净
米洗净后,放入大水槽中
步骤3:
浸泡
放入大水槽后,大概浸泡三到四小时左右
步骤4:
磨米
米粒吸收水份软化之后,再用少许的地下水,用石磨慢慢地磨成粉液状,以前都是用古老石磨,依靠人力或畜力在推磨的,现在是用电动磨米机在做的
步骤5:
压乾
磨好的米浆入有许多毛细孔的棉布袋内,扎紧袋口,施加压力以除去水份,使米浆中的水份能完全排出,变成雪白块状的湿淀粉
步骤6:
揉碎
再用手捏碎,放进口径约三尺、深约二尺的大桶中搅拌,使它变得十分柔韧
步骤7:
搅拌(将米团折成圆筒状)
放置一天之后,再制成周围约一尺,高约七寸的粿粉团
步骤8:
蒸煮(粿)
制好的粿粉团,要放到蒸笼里蒸约半小时后,等大约七分熟后取出
步骤9:
搅拌
将蒸好的粿粉团放入搅拌机中
步骤10:
抡米片
放进「轮粿机」里反覆地压碾,成为韧劲十足的米片
步骤11:
挤米粉(米片经过「铜穿」的细孔,米粉即成型)
将米片卷成圆筒状,投入底部凿满了「米粉孔」的压榨器(铜穿)中,成为丝丝缕缕的米粉条
步骤12:
蒸煮
压出来的米粉条还没有全熟,还要再蒸或煮过才会全熟,如果用蒸的是炊粉 , 如果用煮的就是水粉
步骤13:
切米粉
刚蒸出来的米粉,要拿刀子把这些米粉切成一段一段的。
步骤14:
拆米粉
把切好的米粉一丝一丝的用手撕开来,别让它打结
步骤15:
摺米粉
用筷子把米粉摺成一块块等分的块状
步骤16:
披(一片一片的米粉披在「竹架子」上)
把撕好一片片的米粉放在竹架子上
步骤17:
风乾
排挂在长约九尺半、宽约二尺半的竹制架子上,抬到屋外通风的地方吹乾。「炊粉」约需三小时就可乾燥了。抬到外面风乾的米粉,万一突然下雨,来不及把米粉搬进屋里,米粉就会发霉,所以就白费工夫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