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该不该查骨密度?
有个妈妈在公众号提问:“”昨天带宝宝去体检了,我宝宝是今年1月13号生的,B超示宝宝骨密度偏低,说是缺钙,我家的还没补过钙,一直在吃伊可新。我是不是要给宝宝补钙了?”
真的能从这判断出孩子缺钙吗?我们来一起看看真相是什么:
现在医院的仪器越来越多,很多医院由于各种原因进了骨密度仪器,宣称大人小孩都可以查查。
骨密度检查的原理,主要是根据骨骼透射程度来完成的。根据这个原理,骨骼含钙量越大,透射的程度就越低;而如果骨骼含钙量相当低的话,就会有很大的透射量。目前市面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是超市检查,但说实话超声检查只是一种筛查方式,意义不大。
对于主要的骨骼都已经钙化的成人,骨密度的测量可以有效评估骨骼的含钙量,因此对于评估是不是缺钙会有一定的帮助,但也要根据临床表现做出综合评估,给出相应的建议,不能单凭一个检查就断定你有骨质疏松。
但是,对于宝宝来说,由于骨骼基本上都处于钙化不全的状态,即便你说你给宝宝测了以后,发现骨密度就是偏低呀,因为这个正是孩子生长旺盛阶段的一种正常现象。如果你坚持查是不是自己找抽,多花钱而且自己找烦恼?试想下未完全骨化的骨骼怎可能不“严重缺钙”呢?以后万一有人说你的宝宝有枕秃、漏斗胸什么的,要检查骨密度之类,麻烦回来重新看看这篇。
我在门诊中从来不推荐人家查,倒是每次劝阻家长不查,可不知道为什么部分家长平时体检时间都经常不准时、不重视,检查微量元素和骨密度这两项态度好积极,可能是外面宣传的多,还有很多人觉得仪器检查更准确,让人心安。希望你在我这能好好看明白这个问题,不要交智商税,我们要学习正确的科普知识,不被人忽悠。
如果有问题后台可以交流。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和家人、朋友有帮助,欢迎留言、转发!
我是雨滴姐姐,0-6岁宝宝的私人家庭医生!感恩遇见,身为有20年儿童保健及儿科临床经验,国家级营养师,高级育婴师定期在这为您解惑!育儿路上有雨滴春风细雨,携手相伴!
宝宝骨密度偏低才正常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人体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当骨骼中矿物质不足(注意到没,不是钙含量,而是矿物质,钙只是其中一种),就会导致骨骼出现骨质疏松,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
成人骨骼,左边密度高于右边
本来,骨密度测试一向是成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才做的检查。怎么突然宝宝也开始做了呢?
我专门找骨科医生问了,他们跟我说了给宝宝做骨密度检查是怎么热起来的。
按照一直以来的育儿观念,大人都很关心宝宝缺不缺钙,很容易把头发长得不好、晚上哭闹睡不好、出牙比其他宝宝晚等问题,动不动都往缺钙上怀疑。
微量元素测试5年前就被国家有关部门喊停了。后来不知道有哪些所谓专家说,那测测骨密度呀,就能知道宝宝的缺不缺钙了。这个说法刚好契合大人担心宝宝缺钙的心情。然后宝宝测骨密度,基本都是偏低,然后大家都给赶紧给宝宝补钙。
这套逻辑,乍一看好像挺有道理的样子:按照大人的骨密度检测标准,骨密度偏低就是缺钙啊。
但是,我认真查了资料后,发现真相却大跌眼镜——
宝宝的骨密度偏低才是正常的,一般宝宝做骨密度测试没有意义!
因为宝宝和成人的骨骼不一样。
我们成年人的骨骼早就完成了生长发育,一段时间内,骨密度是稳定的。通过骨密度检查,可以较为明白地确定是不是骨骼健康,有没有骨质疏松,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补钙。(这里顺便说一句,尤其是妈妈,因为要经历生育喂奶,钙流失快,平时就要注意补钙。也要提醒家里的外婆、奶奶,更年期后骨质流失更快,要趁早发现,及时补钙。)
但是,宝宝的身体还在不断生长发育中,生长旺盛,骨骼自然也在不断生长。他们的骨骼中肯定有一些缝隙的,这样才能吸收更多钙质满足骨骼的不断生长。所以,正常生长的宝宝测骨密度,基本一测一个准——骨密度偏低。
所以,根据宝宝的骨密度检测偏低,来判断缺钙,是完全不靠谱的套路。
宝宝骨密度正常反而要警惕事实上,如果万一宝宝的骨骼里的这些空隙没了,测出来显示骨密度正常,那反而说明宝宝骨骼生长缓慢甚至停滞。这下,爸妈们才真的该担心。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宝宝的骨骼是不是提前发育完成,将来可能会长不太高。
这个真相让人很郁闷,测了不准也就花点钱。万一测的人不够专业和负责,发现宝宝骨密度没空隙了不提醒大人,反而耽误了正事。
还有,和微量元素检测一样,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骨密度检查结果都没有一个标准值,不能真实地反映宝宝体内常量和微量元素的真实水平。
所以,无论你的宝宝是3个月、6个月、1、2岁,一般体检都不用做骨密度检查。
只有一种情况,当宝宝发生佝偻病,比如很容易骨折、骨骼畸形生长等,需要测骨密度。但是,也不是说光一个检查就能判断,需要专业医生结合具体的病症一起。不过,现在的宝宝发生佝偻病的概率比较低。只要好好吃奶、多晒太阳,适度补充维生素D,宝宝不会缺钙。
这些也不用作为宝宝常规体检1、过敏原检测
宝宝容易过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宝宝的肠道发育不完善,抵抗力还没完善,容易对食物或环境敏感。
我朋友2岁多的宝宝湿疹反复,一直折腾。妈妈看着宝宝各种痒乱抓,很心疼,去医院主动要求做过敏原检测。抽血测试的过程宝宝被扎了10针,哭得撕心裂肺,结果也没查出来说对啥过敏。
妈妈心疼死了,这不白挨针了吗?医生解释说,因为过敏原测试的比对标本,比如鸡蛋、牛奶等,是有限的,可能宝宝的过敏原不在这些里面。
事实上,即便真的测出宝宝对某样食物过敏,比如鸡蛋,也很有可能只是这段时间宝宝的肠道还对鸡蛋不耐受,过段时间宝宝发育更成熟点,吃了就不会过敏了。如果因此长期不给宝宝吃这种食物,容易缺这种营养不说,可能会让宝宝一直都吃不了这样东西了。
所以,出现宝宝一般的食物过敏,最好的办法是自己记录:宝宝吃一样,记录时间、多少和反应,如果反应严重,减少量,或者过段时间,等宝宝大一点再给试着吃。辅食的添加过程也是遵循这样的方法的
这个宝爸很明智,生长指标正常,就可以直接拒绝做不必要的测试
2、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我们现在大多知道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癌的一大原因,而且中国的感染率很高,这跟中国人不习惯分餐有很大关系。
如果大人不注意喂养宝宝的习惯:比如嘴对嘴嚼饭菜、用嘴帮宝宝试食物温度、宝宝没有独立餐具,家里不用公筷等,这时家里如果有一个成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宝宝抵抗力弱,是很有可能会被传染的。
而且,宝宝如果真的不幸幽门螺旋杆菌后,进行抗生素等治疗后,如果不注意健康进食,还是会被再次感染。
我有朋友家实行了公筷,但一般家庭恐怕很难做到。瓜瓜独立吃饭后,我们没有刻意地让他和我们分开吃,给他继续用专用碗筷,平时在家里吃饭时,先把他的饭菜装好。如果出门吃饭,也基本带着他的专用碗筷。
要提醒的是,如果家里雇佣阿姨照顾宝宝,一定要求对方提供正规的体检报告,其中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
之前有妈妈反应,江湖传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中耳炎、牙周疾病、过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完全子虚乌有。
所以,不用把测幽门螺旋杆菌作为宝宝的常规体检,注意饮食喂养习惯,预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推荐的筛查幽门螺旋杆菌的时间,参考下日本,他们推荐的年龄是12~20岁。除非宝宝出现很明显的胃部不舒服、消化性溃疡等,才有必要测幽门螺旋杆菌。
现在的宝宝真没那么容易缺这缺那的。尤其是生长指标正常,我们就更加可以放宽心。平时只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多参加户外运动,就不用担心。
宝宝的身体在不断成长,成人的标准不能随便搬到宝宝身上,就像吃药分儿童药和成人药,医学检测也一样。
所以,宝宝一般只需要按年龄做常规检查就好啦,而这些检查在社区医院里基本大多都是免费的。育儿是个长期系统工程,遇到宝宝健康问题,尽量先不要慌,越焦虑越容易掉进各种坑。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不厌其烦地查文献读医学知识,我总是希望自己的努力研究可以写成简单易懂的科普,分享给更多爸妈,帮到大家。育儿的路已很辛苦,但是我们的心态可以轻松一点,心情再愉快些,宝宝感受到这样的轻松和愉悦,才会更健康快乐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