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刺激作用。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负压效应。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3温热作用。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两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拔罐的原理是以罐作为工具,利用燃烧产生的热力排除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于应拔部位的皮肤表面,产生刺激,造成皮肤淤血、充血现象,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病、软组织损伤、目赤肿痛、麦粒肿、丹毒等,尤其对小儿患者更为适用。
扩展资料:
拔罐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或有所移动,及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均不可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拔紧,吸附有力。
3、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无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泡刺破放出水液,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4、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者,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亦不宜拔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拔罐法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都见过拔罐,拔罐是我门中医常见的疗法,它究竟是利用什么原理呢?
简而言之,一句话就是促进血液的循环
拔罐是用杯、罐做成的特殊工具,利用热量排出其中气体引起气压,使其被皮肤吸收而导致血瘀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古代,中医在治疗疮疡、囊肿时用它来物理性地吸血、排脓,然后扩大到肺结核、风湿等内科疾病。
拔罐装置的特点和基本原理是:快速拔罐装置将传统的点燃排气管的方法独立创新为机械设备手动真空泵抽真空的方法,可靠,实际操作方便,可根据姿势设计成不同大小的储罐,使用更加方便。克服了传统拔罐装置易烧伤、拔罐部位有限、应用范围小的缺点。a型储槽设有专用注药孔,可根据病情和医嘱引入外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将拔罐器叩拉在人体穴位上,时间久了会产生气压,产生局部充血,可以疏通经络,疏通血气,迅速消肿,调理人体五脏平衡,祛风解毒,散寒除湿,从而达到治病的实际效果,具有保健的功效。
拔罐是民间习俗中拔罐疗法的别名,又称“拔管”或“吸管”。是一种依靠加热去除罐内气体,利用气压使其吸在皮肤上,造成充血的看病方式。这种治疗方法可以祛寒除湿,疏通经络,祛瘀益气活血,快速消肿,解毒清热,具有调节人体阴阳,消除疲劳,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从而达到清浊治病的目的。
所以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拔罐疗法来治疗。比如一个人一旦到了中年,筋骨疼痛是常事,按照中医的表述,风湿深入骨髓。拔罐时,拔罐口覆盖伤口,可逐渐吸出疾病体内的水分,此外,促进部分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止痛和修复功能的目的,进而治疗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等不适。
所以,你了解过拔罐了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