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施康定属什么的麻醉药

奥施康定属什么的麻醉药,第1张

奥施康定的活性成份为盐酸羟考酮,这是一种阿片类的镇痛药物,其镇痛效果优于同剂量吗啡。该药在使用时按照麻醉药品管理。在用于非癌症慢性疼痛治疗时,应遵循“强阿片类药物在慢性非癌痛治疗中的指导原则”的各项规定。

在不同地方,不同医院价格不同。该药属于阿片类止痛药,需要红处方用药,需要有医生的指导意见,属强效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重度的癌痛,一般医院会建立麻卡取药,需要患者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一些病历信息。

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适应症为用于缓解持续的中度到重度疼痛。

本品为圆形、双凸薄膜包衣片。一面标有OC,另一面根据不同规格分别标有盐酸羟考酮的规格(即:5、10、20、40) 。

5mg为淡蓝色片; 10mg为白色片;

20mg为淡红色片;40mg为黄色片。

禁忌

缺氧性呼吸抑制、颅脑损伤、麻痹性肠梗阻、急腹症、胃排空延迟、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或严重支气管哮喘、高碳酸血症、已知对羟考酮过敏、中重度肝功能障碍、重度肾功能障碍(肌酐清除率[10ml/分钟)、慢性便秘。

同时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2周。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禁用。手术前或手术后24小时内不宜使用。

以上内容来自 百度百科-奥施康定

为什么需要配什么别的药服用?

作为晚期止痛药物,选用什么样的止痛药,应该都需要医生的处方,结合医师的临床经验,作出最适合病人的用药方案的

快速持久高效的疼痛治疗药物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OxyContin 具有快速起效、持久高效的镇痛特点。近年,奥施康定在欧美等国家上市后迅速得到认可,并广泛用于中、重度癌症疼痛及非癌症疼痛治疗。现重点就奥施康定在癌性疼痛的临床应用方面进行如下综述。

奥施康定的临床背景

奥施康定的有效成分羟考酮在临床应用已有80多年的历史,首先在美国作为口服药与非阿片类药物作为复方制剂合并使用。羟考酮曾被认为是WHO三阶梯止痛方案中的第二阶梯的主要止痛药物,因为它只能与具有封顶效应的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应用。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单一制剂羟考酮可控制非阿片类药物与羟考酮或吗啡的复方制剂无法缓解的中、重度癌痛。

奥施康定是羟考酮这一纯阿片受体激动剂的单一制剂,无极量封顶效应,随着疼痛强度的增加允许进行剂量滴定,以达到在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之间的最佳平衡,所以在按时给药控制疼痛的WHO三阶梯治疗中,奥施康定是合理的选择药物,如果疼痛进展,可从第二阶梯跨越到第三阶梯持续给药,不必转换其他阿片类药物。

奥施康定的理论基础

奥施康定的有效药物成分羟考酮�Oxycodone ,又称为14羟基二氢可待因酮、羟可酮、氧可酮。化学式为5-环氧基-14-羟基-3-甲基吗啡烷-6-酮盐酸盐,是从生物碱蒂巴因(thebaine)提取合成的半合成阿片类药。羟考酮真正受到人们关注,并对其剂型及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则是在近10余年。

在美国,羟考酮的常用剂型包括:羟考酮即释片�5 mg/片,10 mg/片 ,羟考酮即释胶囊�5 mg/粒 ,羟考酮口服液�5 mg/5ml� 20 mg/ml ,羟考酮注射剂�10 mg/支� 20 mg/支 �羟考酮栓剂�10 mg/粒,20 mg/粒,30 mg/粒 。羟考酮的复方制剂包括:羟考酮5 mg+对乙酰氨基酚325 mg;羟考酮5 mg+对乙酰氨基酚 500 mg;羟考酮4.5 mg+阿司匹林325 mg ;羟考酮2.25 mg+阿司匹林325 mg。羟考酮的最新剂型奥施康定的剂量规格有4种:5 mg/片� 10 mg/片� 20 mg/片�40 mg/片。

奥施康定有效成分羟考酮主要作用于μ受体,中枢神经系统是其主要作用部位,其次是平滑肌。奥施康定的镇痛作用强,其等效止痛作用强度与吗啡相比是吗啡的2倍。奥施康定的药效作用个体差异较小,年龄及性别对奥施康定的药效作用影响不大。奥施康定的血药浓度与药效作用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通过检测血药浓度来预见药物的止痛作用。

奥施康定口服用药吸收较充分,吸收几乎不受食物种类及胃肠道pH值的影响和干扰。口服生物利用度为60%~87%,生物利用度的个体差异较小。奥施康定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相比,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有明显优势,吗啡的生物利用度为24%、哌替啶为52%、丁丙诺啡为14%。

虽然即释羟考酮作为一种高效阿片类镇痛药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优点(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和清除半衰期短),但需要频繁服药以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硫酸吗啡控释片良好的临床实践经验推动了羟考酮与第二代Contin控释技术的结合�产生出新一代的奥施康定精确控释技术——AcroContin。该技术可以让总剂量38%的羟考酮从控释片中快速释放,随后其余62%的羟考酮从控释片中缓慢持续地释放,口服奥施康定后出现双吸收时相:快吸收相T1/2为37分钟;慢吸收相T1/2为6.7小时。因此,奥施康定新一代精确控释技术在每12小时的口服控释技术方面获得了重要进步,不仅能持续延长疼痛控制时间,还能在服药1小时内迅速起效。

奥施康定的主要代谢物有去甲羟考酮、羟氢吗啡酮和3-葡萄糖醛酸甙,因量极小,无实际临床意义。奥施康定的清除半衰期较短,口服后清除半衰期约为4.5小时。临床重复给药,在第8周、第40周和第48周测定血药浓度,未发现羟考酮或其代谢产物蓄积现象。代谢物主要经肾脏排泄。

奥施康定的临床应用

使用方法

奥施康定适用于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包括癌性疼痛和非癌性疼痛。患者目前服用的阿片类药物用量及疼痛程度决定了奥施康定的起始剂量,允许进行剂量滴定。奥施康定初始剂量一般为10 mg,口服,每12小时1次。与吗啡等阿片类止痛治疗相似,奥施康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个体化滴定确定用药剂量。对于其他阿片类药疗效不佳或耐受差者,可考虑换用奥施康定。正在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如果要改用奥施康定,其用药剂量转换可参照表1中的等效剂量转换系数。产生同等镇痛强度的吗啡控释片与奥施康定的剂量比例为2∶1。

奥施康定的每日总剂量范围为10~700 mg(平均112 mg)。通常,在12周后需要增加奥施康定剂量,疼痛方可得到控制且患者的顺应性好(90%的患者服用至少90%的药物剂量)。

奥施康定疗效

Bruera等报告,对羟考酮控释片与吗啡控释片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羟考酮与吗啡的实际转换剂量比例为1∶1.5~2.3;羟考酮控释片组与吗啡控释片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羟考酮控释片可与吗啡控释片一样安全有效地用于癌症疼痛治疗。

奥施康定口服后吸收达峰值时间明显早于吗啡控释片,吸收速率稳定性也优于吗啡控释片�第3天疼痛控制率为94% 。药物达稳态血药浓度后,峰谷波动幅度低于羟考酮即释片和吗啡控释片。由于清除半衰期短,使药物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迅速达到稳定的疼痛控制,可以尽早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所以奥施康定可容易方便地进行剂量滴定和维持治疗。比较q12h奥施康定和q4h即释羟考酮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奥施康定可以方便、有效地进行剂量滴定达到有效镇痛。癌痛患者需要快速剂量滴定,大多数患者可以在24~36小时内迅速达到稳定的疼痛控制。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交替、重复给药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奥施康定治疗组中,91%的患者在1.6天内达到稳定控制疼痛的效果;而在羟考酮即释片治疗组中,1.6天内达到稳定止痛效果的患者约占79%。两种剂型的释放特点有差异,但在双盲研究阶段,两组患者止痛效果均理想,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羟考酮的用药剂量范围为20~400 mg。羟考酮的代谢物去甲羟考酮和羟氢吗啡酮的血药浓度与正常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数据一致,因此认为奥施康定与羟考酮即释片均具有肯定的止痛效果,二种剂型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模式不同,但疗效相同。

美国Citron等报告了13个医疗中心参与的有关长期使用奥施康定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87例癌症疼痛患者连续服用奥施康定或羟考酮即释片3个月,奥施康定每12小时口服1次,必要时给予羟考酮即释片控制突发性疼痛。44例患者�51% 连续用药12周。比较最初用药量和最后用药量发现,在用药过程中奥施康定的日用剂量增加。在12周内有66例患者�84% 需要调整及滴定用药剂量,44例患者�56% 以后不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有1/2的患者几乎每天需要服用羟考酮即释片作为突发性疼痛的解救治疗且大多在白天给药,提示白天身体对药物代谢增加。奥施康定能较稳定地控制疼痛,并根据病情增加奥施康定的总日用量,用药剂量范围为10~700 mg,平均用药剂量为�112.7±11.1 mg。根据患者的用药剂量可分为小剂量用药组和大剂量用药组,两组患者用药12周时较初始的用药剂量增加了约30 mg。患者接受奥施康定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恶心、嗜睡等。奥施康定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该研究结果显示,奥施康定每12小时用药1次,连续12周,止痛效果好。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即使剂量增加,在保证止痛效果不变的情况下,不良反应逐渐减轻。

与奥施康定相关的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奥施康定伴随的不良反应与羟考酮药物本身引起的相同,初始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是阿片类药物典型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取决于药物剂量、临床背景、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水平和与个人有关的其他因素。不良反应是可以预见的,并作为镇痛治疗处理中的一部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5%)包括便秘、恶心、嗜睡、眩晕、呕吐、瘙痒、头痛、口干、出汗和乏力。

一项随机、双盲、平行试验,对奥施康定和吗啡控释片治疗癌痛进行了比较。接受奥施康定治疗的40例患者和接受吗啡控释片治疗的39例患者报告至少出现1次不良反应,绝大部分是属于阿片类止痛药典型的轻、中度不良反应。VAS评分显示“瘙痒”和“抓伤”在奥施康定组明显低于吗啡控释片组�P≤0.044 。吗啡控释片组有2例患者出现幻觉,奥施康定组无此类报告。

Kaplan等对164例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81例接受奥施康定治疗,83例接受羟考酮即释片治疗。两组患者的用药剂量及疗效相当。奥施康定的平均用量为114 mg/d �范围为20~400 mg/d ,羟考酮即释片的平均用量为127 mg/d �范围为40~640 mg/d 。研究显示,连续服用奥施康定3个月,在维持稳定止痛作用的同时,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第1周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第2周降至12.5%,P<0.0002。患者服用奥施康定的顺应性好,90.3%的癌症疼痛患者按医嘱服用奥施康定至少90%的剂量,95.8%的患者按医嘱服用奥施康定80%以上的剂量。

综上所述,奥施康定是阿片类止痛药,纯阿片受体激动剂,无极量封顶效应。其主要特点表现在:�1 快速持久:采用AcroContin控释技术�38%即释、62%缓释 ,药物吸收呈双相吸收峰, 1小时内快速起效,平稳持续镇痛达12小时;�2 高效: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87%�个体差异小,镇痛强度是吗啡的2倍;�3 更方便:12小时服药1次;用药24~36小时内可达稳态血药浓度,剂量调整方便快捷,适用于中、重度癌症疼痛治疗,无需中途换药;�4 安全: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而且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总之,奥施康定符合WHO推行的癌症三阶梯用药原则,可以更方便、快速持久、高效地用于中、重度癌症疼痛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11350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5
下一篇2023-09-05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