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可查肝功、肝酶谱等生化检查。
你好:对于存在胆汁淤积的情况你需要了解的是:1.黄疸是否为胆汁淤积所致?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黄疸和皮肤瘙痒。黄疸的深度和持续时间视不同病因而异。皮肤瘙痒可在黄疸出现前发生,到淤胆肝病晚期,瘙痒可消失。长期严重的淤胆可见皮肤黄瘤。淤胆的继发表现有:脂肪吸收障碍导致的脂肪泻,脂溶性维生素D、K、A吸收不良导致的骨病、夜盲症和出血倾向等。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重点排除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主要结合胆红素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是胆汁淤积最具特征的肝功能异常,通常首先出现;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在大多数胆汁淤积疾病均不同程度升高;慢性胆汁淤积患者血脂常显著升高,主要是磷脂和总胆固醇。血清脂蛋白也增加,为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一种异常的脂蛋白X(属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具有鉴别意义。影像学检查了解有否胆道梗阻及梗阻的具体病因。
2.
探讨胆汁淤积的病因
判定是肝内还是肝外胆汁淤积,需根据超声、CT、MRCP/ERCP/PTC/超声内镜等检查。
对肝内胆汁淤积,还要明确是遗传性还是获得性,遗传性胆汁淤积的识别是基于排除获得性病因,一般应当做肝穿刺以探索肝实质性病变。
三、治疗
1.
针对基础病因治疗
对基本病因明确的胆汁淤积,如有可能均应力争根治或控制基础疾病。如肿瘤、结石所致的梗阻,可通过手术根治性肿瘤切除或ERCP取石;修复胆道狭窄则可使胆道引流恢复正常;对胆小管的免疫性损伤,免疫抑制剂可能有效;对药物性胆汁淤积,及时停用有关药物。
2.
支持与对症治疗
熊去氧胆酸、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腺苷蛋氨酸、苯巴比妥。中药制剂有利胆退黄、降酶作用,如柴胡、白芍、茵陈、丹参等;瘙痒的治疗,可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钙和维生素D。
3.
肝移植
某些类型终末期胆汁淤积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S)、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胆道闭锁患者,其1年生存率约90%。
B超是胆道疾病检查的首选方式,是一种安全、快速、简便、经济而准确的检查方法,能够检出直径在2mm以上的结石,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肝外胆管结石的准确率可以达到80%左右。不过,由于胆总管下段常因胃肠道气体受到干扰,检查准确率也会下降肝内胆管结石准确率较高,可以达到90%。彩超还可以用于鉴别黄疸,对于黄疸进行定位和定性的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3%-96%,比如胆总管以及以上胆管扩张,提示胆总管下段或壶腹部存在梗阻。如果肝内外胆管均未扩张,有可能是非梗阻性黄疸。B超检查还可以用于诊断胆囊炎、胆囊及胆管肿瘤、胆道蛔虫、先天性胆道畸形还可以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造影、引流和取石等。不过,B超检查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B超检查不能明确时应当进一步行CT或核磁共振。如果需进一步检查,可以选择腹部CT检查。另外还有胆道镜、PTC(经皮经肝胆管造影)等。
胆道疾病主要是指发生于胆道系统的疾病,常见的疾病包括胆道结石、胆道肿瘤、寄生虫病等,造成胆道功能受损,出现腹痛、腹泻、黄疸等症状。目前,胆道系统疾病的检查首选为超声。超声对胆道系统疾病的检查准确性较高,其中对于胆囊结石的确诊率可高达90%以上,但是相对于胆管结石的诊断效果就稍弱一点。因为超声无放射性,对人体无损害,且操作简单,诊断效果好,则为该类疾病的首选检查。CT可在超声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选择,对胆道部位的病变显示清楚,效果较好。胆道镜观察病变较为直观,同时可进行除掉胆道结石、扩张胆管等治疗操作,但操作复杂。PTC是一种有创性操作,对于诊断胆道阻塞的原因和发生部位有较大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