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是一项基本国策,目前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一直以来很多人对献血都是很抗拒的,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好,通过国家对献血的不断宣传,越来越多人对献血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献血的行列当中,那么,献血小板与献全血是一样的吗?
献血小板与献全血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依据呢?一、献血小板与献全血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概念,各有各的优势。血小板的生成时间比较短,一般是根据病人的需求,要多少输多少,大大的减少了血液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输血的治疗效果,降低了由输血而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相对来说献血小板对机体的影响远远低于献全血。
二、 献血小板和献全血的成分也是不一样的,献全血就是将所有的血液全部成分献出来,献全血的成分比较多,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浆、而献血小板就只有血小板成分。献全血不需要进行血液的成分分离,直接从血管踩出血液,通常几分钟就能完成。
三、献血小板相对来说会时间更长一些,血小板需要处理器处理,采集时间大概需要1~1个半小时,然后,再进行血液在体外分离、提取时需要加入抗凝剂,抗凝剂输入到体内,从而破坏血液中,钙离子造成暂时血钙降低,献血小板时,医生会要求献血者要喝葡萄糖酸钙以缓解血小板造成的不适。四、献血小板和献全血身体恢复时间也是不一样的,献全血后身体需要6个月时间才能够完全恢复,因此,献全血的人一年最多只能献两次,而献血小板一年可以献多次。献血的方式不同,个人的体质不同,献血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是因人而异的。
其实,献血小板与献全血都必须要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需要做好各项检查,在身体没有其他疾病的情况,满足献血条件时才可献血。献血后应注意营养补充,多休息,有利于身体的恢复。献血可以献全血,也可以献血小板。现在捐献的全血,到血站后也都去除了白细胞,分离成红细胞和血浆,给病人输血是缺什么输什么。
捐献血小板的同时也采了血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同时采集差不多250毫升血浆,用于保存血小板,同时输注给患者。
红细胞和血浆(单独用)的来源就是全血,献全血必不可少。
由于血小板用量越来越大,全血也可以提取血小板,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需要2000余毫升的全血,为了节约血源,单采血小板也就必不可少了。
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恢复很快,只需间隔14天就能再次捐献,而两次全血的间隔则需6个月。
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的条件要求更高:血管要明显、血小板计数要高,献血时间要长(一个多小时),献血前的检测项目更多。
符合各种献血条件的献血者,其实都可以尝试一下。
有人是两种都献,很多献血者捐献了血小板后不愿意在献全血,间隔时间太长,往往想献血时不到间隔期。
捐献血小板也没有什么不适,尤其是女性,捐献血小板的时候不会采集红细胞,因为红细胞恢复比较慢。
你献过血吗?知道你自己献的是什么吗?其实血分很多种,一般我们献血并不是想平时伤口流出来的血,而是献的血浆,还有献血小板的,这些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下!献血是献血小板吗
平时我们所说的“献血”,基本上指的是献“全血”,即血液的全部成分,200ml,300ml或者400ml,整个抽出来。而捐献血小板,则是属于捐献“成分血”,即抽取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血小板),然后把其余成分回输给人体 献血和献血小板的区别 1. 回报不同。血小板捐献分为“单采”和“双采”,捐献单采血小板相当于捐献全血800ml,双份血小板相当于捐献全血1600ml。也就是说,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的回报更大。 2. 对身体的影响不同。个人体会,捐献血小板对于身体的影响更小,我捐献全血之后会感觉很困倦,但捐献血小板后身体却没有任何反应。 3. 捐献间隔不同。捐献全血之后,必须间隔六个月才能进行下一次捐。 一次捐献一个治疗量的算一次献血,两个治疗量的算两次献血。最新献血条例规定,捐献血小板间隔14天,一年不大于24次。 4. 采血过程不同。捐献全血直接采血装进袋子,一般时间较短。而捐献血小板需要采血机,采血机将部分血液从献血者身体抽出,讲过分离,再将剩余成分回输到人体,此过程需要重复多次。因此,捐献血小板需要较长时间,我试过一般单采血小板时间为一小时左右,时间根据个人身高体重、血管粗细、血液循环速度等等指标而略有不同。 5. 对献血者要求不同。捐献全血要求献血者体重45kg以上。而捐献成分血要求体重50kg以上。另外,捐献血小板对于血液质量有更高的要求,献血者的血液粘稠度、血脂含量、红细胞含量都必须符合要求(有相当部分人通不过检验)。单采血小板要求单位血小板含量在150以上,双采要求血小板含量在250以上。 6. 抽血检验过程不同。献全血只要在手指上扎一下,检验血液即可。但捐献血小板由于对血液质量要求更高,因此检验时需要抽取5毫升血液。 7. 对于一些输血者而言,血小板更有针对性。因为某些血液病患者主要缺少的是血小板,而血液中其他成分并不缺乏,此时如果输入全血,则需要输入很多全血才能达到血小板正常水平,效率不高,浪费血液,而且,这样还会造成血液中一些成分过高,对患者来说不是很安全;而单单输入血小板的话,基本上一个单位就足够了,对患者来说非常有针对性,能够很快地使病情得到控制。 健康拓展 献血有下面这些条件: (1)是无偿的献,而不是买卖。因为买卖身体的任何部分有损人类尊严,是非法的。 (2)保证你的献血不会损害自身的健康、工作、精神等各个方面。因为,为了帮助别人而损害自身也是被禁止的。 (3)你的血液必须是健康的。如果带有病毒,就不是帮助别人而是伤害别人了。 (4)你的血液保证能够帮助别人,而不是被浪费。 (5)你帮助的对象不会危害伊斯兰或者穆斯林,当然对象不一定是穆斯林,每个生物都可以是帮助的对象。 献血的好处 1.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可预防、缓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坚持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3.男子献血有可能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铁),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这种说法目前尚缺乏依据,未获得国际公认。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献血的坏处 1. 献血造成的血管破损是终身无法修复的。由于献血造成的血管创伤在发生不可知的外力挤压下,有可能造成血管破裂。 2. 献血会上瘾。经常性的献血,会造成体内造血功能强化,导致时常会有血管膨胀的感觉,唯有经常性的抽血才能够降低这种不适感。 3. 献血后,体内血量减少,导致脑部供氧不足,此时,体内会产生一种酸性成分,提高血液带氧量,而这种酸性成分,对人体的脑细胞有巨大的不良作用,所以献血后人会觉得头晕。长期献血者会造成反应迟钝,思维敏捷性降低。所以,对于需要脑力工作者来说,最好不要献血 。 4. 人体总共大约4000-5000cc的血液,其中脏器存有20%左右的库存血液,在人体发生意外伤害的时候,可以迅速进行补充。但是,人的器官是会老化的,在年龄老化和体质虚弱下,发生意外伤害的时候,体内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快速的造血。此时,你会因为出血量过多而供血不足造成死亡率的增高。 5. 增加过多的被感染机率,诸如爱滋、乙肝等等高致病性传染性疾病。尽管已有安全防护,可是难免万无一失。感染机率总是存在的。 6. 其他:未经科学证明,但网络上有不少献血者表示,经常性献血对体重有促进作用。换句话说,经常性的献血容易导致发胖。关于此点,网上有不少献血者的评说。有的献血者说自己体重是缓慢增长的,也有的说是体重直线上升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