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晋书.惠帝纪》:“......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
肉糜:肉粥
帝:指晋惠帝司马衷
左右:侍从
尝:曾经
闻:听到
及:到
蒙蔽:昏聩痴顽
含义:对事物不能全面认知,也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善加评论或妄自给出建议。未免不会给人小白的感觉。(与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区别可能在于,何不食肉糜也体现了对一件事情中的各种要素的了解不全面,就像晋惠帝完全不知道肉糜比粮食还要稀缺还要贵,其程度远甚于饱汉不知饿汉饥。而饱汉不知饿汉饥只是强调了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但对于别人所处的事情或环境的各种要素未必就不了解。)
原文: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编辑本段释义:司马衷曾经在华林园里游玩,听到蛤蟆咕呱咕呱的叫声,就对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从们说:“这叫唤的东西在官家地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到了天下灾荒的年岁,百姓饿死,司马衷竟然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他的昏聩痴顽都是这种样子的。
腻,拼音:nì,中国汉字。常说的词有油腻和方言猫腻等。通常用来形容食物,如食物的油腻,亦可形容人或人的行为惹人讨厌。腻的用法:遇到什么不顺当的事,“心腻”,是天津人常说的一句老话,表示心情烦闷。
但天津俗语又把这个“腻”字做了发展,除了自己“心腻”之外,还有人和自己“起腻”,这里的“腻”字就和自己的“心腻”不一样了。常说的“腻味”,指的是什么事情、或者是一个人惹人讨厌,真“腻味”人,就是大家都不喜欢他。
如今天津人说的“腻味”,语境已经是愈来愈模糊了,一件事情闹不清楚,真“腻味”人;上课,老师讲的功课听不懂,也“腻味”人。到谁家去,路远,“腻味”人;等公交车,时间长,更“腻味”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