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行转移
肺转移瘤以血行转移最常见,血行转移为肿瘤细胞经腔静脉回流到右心而转移到肺。瘤栓到达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后,可浸润并穿过血管壁,在周围间质及肺泡内生长,膨胀性扩大,压迫周围肺组织形成界限清楚的类圆形肿块,形成肺转移瘤。
血行转移以多发结节或肿块最为常见,各种恶性肿瘤均可表现为此典型征象,若有原发肿瘤病史,不难作出诊断。单发结节型以中下肺野外围多见,结节轮廓清楚,有分叶时难与周围型肺癌鉴别。
2.淋巴转移
淋巴转移多由血行转移到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周围间质、小叶间质及胸膜下间质,并通过淋巴管在肺内播散。肿瘤细胞也可浸入毛细血管后穿过血管壁侵入支气管血管周围淋巴结,呈实质生长,形成肿大淋巴结或通过淋巴管渗透和淋巴管栓塞而使淋巴管扩张形成条状、细网状等改变,淋巴回流障碍可导致胸腔积液。
淋巴转移以癌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多来自消化道、肺、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HRCT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并有结节,小叶间隔呈串珠状改变或增粗,小叶中心有结节灶,并有胸膜下结节,可并有肺门淋巴结增大,以单侧为主,右侧多见。
3.气道转移
气道转移被定义为癌细胞从原发灶通过气道非连续性传播到邻近或远端肺实质。
CT提示气道转移的征象包括:多发小叶中心结节,分支模糊呈树芽征,通常边界不清,可见磨玻璃影。边界清楚的软组织结节影很少见。气道播散形成的结节呈聚集分布,可见结节增大征象,这些结节融合可形成空腔。当转移灶远离原发灶时,所形成结节多分布于肺叶下部。
在患有肺腺癌的患者CT中发现持续存在或逐渐增长的小叶中心结节时,应考虑到气道转移的可能性,尤其是这些结节伴有侵蚀性、粘液性,呈乳头状或微乳头状分型。部分小细胞癌亦可发生经气道转移。
气道型转移一般生长速度较快,对化疗不敏感。
4.直接蔓延
纵隔、胸膜和胸壁的恶性肿瘤可直接蔓延到肺部,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转移灶。CT和MRI可以显示肺内转移灶与原发灶的关系和肋骨及胸膜的侵犯情况。
肺部转移性肿瘤较小时,很少出现症状,特别是血行转移,咳嗽和痰中带血并不多见。大量的肺转移可出现气促,尤其是淋巴性转移。胸膜转移时,可有胸闷或胸痛。肺部转移性肿瘤变化快,短期内可见肿瘤增大、增多;有的在原发肿瘤切除后或放疗、化疗后可缩小或消失。
不是得,和原发肺癌是完全不同的,就像肝转移癌与原发肝癌完全不同一个道理。
其实这就涉及原发癌和转移癌的区别。首先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癌细胞的来源完全不同。原发癌是来自最开始癌变的器官或组织,如原发肺癌,无论是腺癌、鳞癌还是小细胞肺癌,都是肺本身的细胞癌变导致。有肺癌自身的生物学行为。
就是不能用治疗肺癌的模式和药物去治疗乳腺转移性肺癌而其它部位的癌症由于癌细胞扩散后在肺内形成的转移灶,比如乳腺癌导致的肺转移,虽然肺内有癌灶,但是癌细胞成分依旧是乳腺癌细胞,癌症的生长方式,对药物的敏感性与原发乳腺癌一致,与原发肺癌完全不同,因此治疗方式也是完全不同。
就是不能用治疗肺癌的模式和药物去治疗乳腺转移性肺癌,此时的治疗方案要按照晚期乳腺癌的模式和化疗靶向药物等方案治疗。
乳腺癌的转移主要有肺转移、骨转移、脑转移、肝转移等乳腺癌的转移主要有肺转移、骨转移、脑转移、肝转移等。肿瘤的转移主要有两种形式: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
乳腺癌淋巴转移主要转移到腋下,其次是锁骨上下淋巴结;血行转移最常见部位主要是肺部,其次为骨、肝、脑等组织器官中。乳腺癌患者往往是在检查中发现转移,很好有等到症状才发现的。首先明确的是,肺部转移情况最为多见。
肺部为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开始一般表现为咳血等,并且对抗生素治疗无效;骨转移也很常见,一般以胸腰椎、骨盆及肋骨多见,表现为受损部位的骨骼疼痛。
肺癌指的是原发为肺部的癌症,可以理解为首先发生在肺部肺癌指的是原发为肺部的癌症,可以理解为首先发生在肺部,以肺部为主要发生病灶,然后可能出现各种组织的转移;而乳腺癌是原发为乳房的癌症,转移到肺部,称之为乳腺癌肺转移;如果转移到肝部,称之为乳腺癌肝转移。所以,乳腺癌发生肺转移,并不能称为肺癌。
当肿瘤转移到肺部时应该进行全身系统性的治疗,所用的方案应该是针对原发灶的治疗方案,而不是采用针对肺癌的方案。
肺内还有很多结节,那么乳腺癌转移的可能性很大比如发现了乳腺癌的同时肺里也有一个结节,看着这个结节很像恶性的。但是究竟肺里又长了一个肺的原发恶性肿瘤也就是肺癌,还是乳腺癌的肺转移呢?从影像上,孤立的结节很难判断,乳腺癌的肺转移有些长得很像原发的肺癌。如果是发现乳腺癌的同时,肺内还有很多结节,那么乳腺癌转移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经过全身检查,其他部位没有转移病灶,肺内的转移病灶又是孤立的、少数的,容易切除干净的,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往往都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