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辽阔,玉米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华北春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六大区域。
东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
1、东华北春玉米区 该种植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玉米种植区的全部,陕西和山西省中部、河北北部玉米种植区。该区是我国玉米高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面积的40%,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玉米种植区域。
2、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
该种植区是黄河、淮河、海河共同冲积而成的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平原的简称。该区地势平坦,海拔低于50米。
行政区划范围大致包括北京、天津和山东三省市全部,河北及河南两省的大部,江苏、安徽两省的淮北地区,共辖53个地市,376个县(市、区),全区土地总面积46.95平方千米。
黄淮海夏播玉米区位于我国玉米带的中段,包括河南、山东全境,河北省中南部,陕西省关中和陕南地区,山西省南部,安徽、江苏省北部,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5%,是我国两大优势产区之一。
3、西北灌溉玉米区
该种植区包括新疆的全部、甘肃的河西走廊和宁夏的河套灌区。属大陆性干燥气候带,降水稀少,种植业完全依靠融化雪水或河流灌溉系统,因此该区域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左右。
4、西南山地玉米区
该种植区也是中国的玉米主要产区之一,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的全部,陕西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西部丘陵山区和甘肃的一小部分。该区域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8%左右。
5、南方丘陵玉米区
该种植区分布范围很广,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的全部,江苏、安徽的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该区域玉米种植面积很少,每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左右。
6、青藏高原玉米区
该种植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较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扩展资料
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生长的国家。北起黑龙江省的讷河,南到海南省,都有玉米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号玉米生产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同时,我国也是玉米的头号消费大国,消费量的90%以上靠国内生产。
在过去五年,我国有两年进口玉米,有三年出口玉米。尽管进出口量每年在数百万吨到一千余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第二的位置(头号出口国是美国,头号进口国是日本),但占国内的消费量,一般在5%一10%。
我国传统的玉米出口市场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传统的玉米进口来源国是美国、阿根廷等。
东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 1996年吉林省产玉米17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其次是山东省和黑龙江省,产量分别为1600万吨和1450万吨。河北、河南两省也有千万吨的年产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米
1、北方春播玉米制种区:该区夏季雨水较多,温度适宜,基本为雨热同步,日照充足,有利于玉米制种,是我国传统的玉米制种地区。
2、黄淮平原夏播玉米制种区:该区是我国种植玉米最大的区域,但所制种子成色较差,籽粒不饱满,不是理想的制种地区,一般作为补充制种地区。
3、西南山地玉米制种区:该区玉米制种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多生产西南地区所用的种子,以育苗移栽人工授粉为主,制种成本较大。
4、海南冬播玉米制种区:海南是我国南繁基地,气候适宜,但生产成本较高,一般作为新品种制种以及亲本种子繁殖的制种地区。
5、西北内陆玉米制种区:该区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地区,日照充足,干旱少雨,但拥有丰富水资源,使用黄灌、井灌、喷灌等方式保证制种所需水分,所制种子产量高、橙色好,千粒重高。该区域内的甘肃和新疆是我国两大制种省份。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2018年我国玉米制种的基本情况
中国玉米种植地区的形成和发展,是和当地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和生产技术水平等密切相关。我国将玉米种植区划分为6个,其中Ⅰ、Ⅱ、Ⅲ三个区为玉米主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的3/4以上;Ⅳ、Ⅴ、Ⅵ三个区为副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小。
Ⅰ.北方春播玉米区
北方春播玉米区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范围自40癗的渤海岸起,经山海关沿长城顺太行山南下,经太岳山和吕梁山,至秦岭北麓的以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该区冬季气温低,≥0℃的积温2500~4100℃,≥10℃积温2000~3600℃,无霜期130~170d,夏季平均温度在20~25℃,全年降水量400~800mm,日照充足,对玉米生长发育极为有利,是中国主要玉米产区之一,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30%,总产量占全国的35%左右。
Ⅱ.黄淮海夏播玉米区
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范围南起33癗的江苏东台,沿淮河经安徽至河南,入陕西沿秦岭直至甘肃省,包括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中下游的山东、河南的全部,河北的大部,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和江苏徐淮地区。该区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10~14℃,≥0℃的积温4100~5200℃,≥10℃积温3600~4700℃,无霜期从北向南170~220d,日照2200~2800h,全年降雨量500~800mm,自然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极为有利,是全国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玉米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0%以上,总产量占全国的50%左右。
Ⅲ.西南山地玉米区
本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全部,陕西南部和广西、湖南、湖北的西部丘陵地区以及甘肃省的一小部分。本区有近90%以上的土地为丘陵山地和高原,河谷平原和山间平地仅占5%,海拔从200m至5000m,雨量丰沛,水热条件较好,但光照条件较差。除部分高山地区外,无霜期240~330d,从4月到10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全年降水量800~1200mm,多集中在4~10月,有利于多季玉米栽培,亦为主要玉米产区之一。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玉米面积的20%左右。
Ⅳ.南方丘陵玉米区
本区北与黄淮海平原套复夏播玉米区相连,西接西南山地套种玉米区,东部和南部濒临东海和南海,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省全部,江苏、安徽的南部,广西、湖南、湖北的东部,属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气候,气温较高,降水充沛,霜雪很少,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日期为220~360d,一般3~10月份平均气温20℃左右,年降水量1000~1800mm,分布均匀,雨热同期,全年日照1600~2500h,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玉米。但因本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种植水稻产量较高,是中国水稻的主要产区,故玉米种植面积变化幅度较大,产量很不稳定。除在丘陵旱地种植少量春玉米和夏玉米外,也是我国秋、冬玉米的主要种植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小,约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5%左右。
Ⅴ.西北灌溉玉米区
本区包括新疆全部和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宁夏河套灌区。属大陆性干燥气候,降水稀少,无霜期一般为130~180d,个别地区在200d左右,日照2600~3200h,≥0℃积温3000~4100℃,≥10℃积温2500~2600℃,南疆地区积温达4000℃。热量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对玉米生长发育极为有利,但气候干燥,全年降水量多在200mm以下,不能满足玉米最低限度的水分需要,是玉米生产发展的限制因子。该区历史上基本不种植玉米,随着农田灌溉面积的增加,现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2%~3%。
Ⅳ.青藏高原玉米区
本区包括青海和西藏,海拔较高,地形复杂,高寒是其气候的重要特点。最热月平均温度低于10℃,甚至低于6℃,农作物难于成熟,仅在东部及南部海拔4000m以下地区,≥10℃积温可达1000~1200℃,一般可种植耐寒喜凉作物。西藏南部河谷地区,降水较多,可种植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但本区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在2400~3200h,平均气温日较差在14~16℃,特别是中午和夏季极少出现抑制光合作用的高温,因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净光合效率高,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和林区,玉米是本区新兴的农作物之一,栽培历史很短,种植面积不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