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天,2月28天(闰年有29天),3月31天,4月30天,5月31天,6月30天,7月31天,8月31天,9月30天,10月31天,11月30天,12月31天。
月份来源的传说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常羲生月》。《山海经》记载,帝俊有两位妻子,羲和与常羲。羲和生日,常羲生月,所以常羲也被称为月母。
其实羲和与常羲同为制定历法的官职。《世本》中记载,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的周期,这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中国农历各月别称由来:
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一季为三月。孟月、仲月、季月分别指各季的第一、二、三月。
孟月,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仲月,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五、八、十一月。因处每季之中,故称。唐 钱起《过鸣皋隐者》诗:“仲月霁春雨,香风生药田。”《新唐书·礼乐志四》:“礼不祭墓,唐家 之制,春、秋仲月以使具卤簿衣冠巡陵。”
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
一年一共有365天或者366天,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闰年每隔4年一次。
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
4月、6月、9月、11月各是30天。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各是31天。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
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
扩展资料
古罗马在制定日历时,起初设想月份的单数为31天,双数为30天。
但这样一年是366天,比365天多出一天,必须从12个月中抠出一天。因为2月份在罗马人们的眼里是个不吉利的月份,原因就是当时的2月份是行刑之月,即罪犯判刑都在2月份执行。这样,2月份这个双月就由30天减少到29天。
当时一罗马大帝(奥古斯)出生在有30天的8月,比上一任出生在有31天的7月的大帝(奥古斯的养父)少一天。如按他的养父的规定,8月份比单月少一天,可他偏偏想像他养父那样显示自已的高贵,但又不好意思把双月份的天数变换过来,生怕这样做落下个不孝的名声。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经过苦思冥想,也想出了个解决的办法,就是把8月份和8月份以后的4个月份进行了调换,即双月份为31天,单月份为30天。但这样一年又变成366天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