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大约在哪里,什么样子,有多大?

腮腺大约在哪里,什么样子,有多大?,第1张

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小儿得了腮腺炎后,面部就像打肿脸的胖子。腮腺体积个体差异较大。

腮腺突起及毗邻:

一、腮腺浅份的突起:

1、导管突:

突向面前部,于腮腺导管起始端和颊脂体浅面,贴附于咬肌表面。周围主要结构有副腮腺、面神经上、下颊支、腮腺导管和面横动脉。

2、颞突:

于耳屏前约0.5一1.0Cm处,贴附于颜下领关节表面。周围主要结构有颜浅动、静脉,耳颖神经、面横动脉和面神经颖面干。

3、下突:

位于咬肌后下缘和下领支浅方,为腮腺前部和后部的下份在下领角附近的向下突起.周围主要结构有面神经下领缘支、颈支、颈面干和面后静脉等。

4、乳突突:

为腮腺后部的上份向乳突表面的突起。周围主要结构有乳突、面神经主干分叉、颈外动脉和面后静脉等。腮腺突起的发达程度与腮腺形态有关。

二、腮腺深份的突起

1、翼下颌突:

为向前突入下领支上份与翼内肌之间的小突起。

2、下颌鼓突:

向上前方突入下领关节囊、颜骨鼓部和外耳道骨壁之间的突起。

3、咽旁间隙突:

位置较深,在茎突下领韧带上缘,经茎突肌与翼内肌之间向前内侧突入咽旁间隙。

扩展资料

腮腺是涎液腺中最大的腺体,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可以一侧或两侧。最常见为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

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病毒性腮腺炎,最常见为流行性腮腺炎,还可见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器官,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腮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腮腺炎

1、腮腺的位置在两耳下方的唾液腺。位置:外耳道的前下方,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的深面。浅部:三角形或者不规则形,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覆盖于咬肌后份的浅面。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和下颌支的深面。腮腺管由腮腺浅部前缘发出,于颧弓下1.5cm处横行,越过咬肌浅面,穿过颊肌,开口于并对上颌第2磨牙相对处的颊黏膜。

2、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口腔卫生习惯,养成早刷牙饭后漱口等良好生活习惯。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也要吃一些清淡的饮食,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样就不会引起腮腺炎的发生。如果有了腮腺炎的话,可以去医院及时进行就诊,没什么安全问题,不必太过担心。

在脸两边的下半部。

腮所在的位置有人体的腮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腮腺炎时肿大的腮腺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故腮腺炎在民间称为"大嘴巴"。

轻摸时会感受到轻微的突起,这就是导管突。突向面前部,于腮腺导管起始端和颊脂体浅面,贴附于咬肌表面。周围主要结构有副腮腺、面神经上、下颊支、腮腺导管和面横动脉。

扩展资料:

腮部肿胀的消除

使脸颊消肿的穴道有“听会穴”、“大迎穴”、“颊车穴”等。消除腮部肿胀,可以进行按摩指压,以达到按压穴道的作用。

大拇指指腹贴近颧骨下方,稍用力垂直往下轻压2公分左右,指力往上轻抬即可,再缓缓将指力放松。中指、无名指并拢,沿颧骨下缘指力平行往下轻压至2公分处,再往上顶。

四指并拢,在脸颊的穴道上轻拍数下。接着画圆圈,四指并拢,轻触脸颊上,似碰未碰。顺时针方向,由内往外画圆圈。

注意:以上的指压按摩动作,适合两天做一次。过于频繁或用力过度的按摩,都有可能造成神经传导迟钝或肌肉松垮、挫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1104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9
下一篇2023-08-29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