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需要注意临床上在体温超过38.5℃的前提下,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退烧类药物进行缓解治疗,如果未达到38.5℃以上的发烧,一般可以选用贴退热贴、温水泡浴等物理降温方式进行降温治疗。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9.5℃以上,则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以免引起高热惊厥、神经受损等严重后果。
发烧时可以通过退烧药物、物理降温、糖皮质激素药物等方法进行退烧。退烧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迅速使体温降低,以免引起机体出汗太多,影响机体健康。
1.退烧药物: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以通过退烧药进行退烧,常见的药物有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
2.物理降温:发热37.5-38.5度之间时,或者服用退烧药效果不太理想时,建议加上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泡温水浴、冷敷等方法。还需要多喝水,促进排泄。
3.糖皮质激素:如果高烧不退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抑制免疫达到降温的目的,如常用的地塞米松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等。
发烧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遵照医嘱进行退烧治疗,不要盲目自行使用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宝宝发烧时主要吃两类药物,一种是对因治疗,吃抗感染的药物,另一种是对症治疗,吃退热的药物。目前应用于儿童比较安全、有效的退热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乙酰氨基酚,另一种是布洛芬,这两种退热药物可以有不同的剂型,比如口服的滴剂或者肛门用的栓剂。宝宝发烧体温超过38.5℃以上时,可以选择这两种药物之一,并且选择合适的剂型。宝宝发烧时要考虑是否有感染的存在,要明确原发病是什么,明确是哪个部位的感染,是病毒、细菌或者是其他病原体的感染,针对感染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最重要。另外也有一部分发热性疾病存在有非感染性的因素,要积极寻找原发病,进行积极的对因、对症治疗。
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1、前言说到的这两类退烧药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2、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3、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4、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孩子发烧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两种退烧药对儿童来说相对较安全。对乙酰氨基酚可起效4小时,因此4小时之内不能重复使用,布洛芬的起效时间可维持6个小时,所以6小时之内不要重复使用。另外每次退烧药只能选择一种,不能多种药物一起使用,部分感冒药本身中是带有退烧药的,家长需要仔细地阅读说明书,不要把感冒药和退烧药同时使用,防止因用量过度造成孩子虚脱。使用退烧药以后家长需要多给孩子喂点开水,补充因为大量流汗造成的水分丢失,防止孩子出现脱水的情况。拓展资料: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37.3℃称为发热。
感染性发热
包括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侵入后引起的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包括物理、化学因素或机械性损伤,如大面积烧伤、内出血及创伤或大手术后的组织损伤;组织坏死或细胞破坏,如恶性肿瘤、白血病、急性溶血反应等。
2.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产热增多,严重脱水病人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等。
4.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慢性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输出量降低,尿量减少及皮肤散热减少,以及水肿组织隔热作用,使体温升高。某些皮肤病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也使皮肤散热减少,引起发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常见于物理性因素,如中暑;化学性因素,如重度安眠药中毒;机械性因素,如脑震荡、颅骨骨折、脑出血及颅内压升高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人体温度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37.3~38℃是低热,38.1~39℃是中等度热,高热是39.1~41℃,超高热在41℃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