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结晶实际上是蜂蜜中的葡萄糖引起的,这主要取决于蜂蜜中的葡萄糖和果糖(不易结晶)之间的比例,即葡萄糖占原糖的百分比例。一般来说,当葡糖糖与果糖的比例1:1时结晶缓慢;当比例1:2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1:0.9时,即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时,温度适宜是结晶很快就出现。结晶后的蜂蜜一旦融化,即便是易结晶蜂蜜,也很难再次结晶;即使结晶了,颜色也可能变深
总之,蜂蜜结晶只是一个物理过程,结晶的蜂蜜并不一定变质,也不能简单认为大量结晶的蜂蜜就掺了白糖。
扩展资料
从蜂巢里分离出来的新鲜蜂蜜,一开始大都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粘稠液体,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糖类过饱和混合物,有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松三糖和糊精等20余种。其中果糖、葡萄糖是主要成分,约占干重的75%以上。当葡萄糖含量大于果糖含量时,蜂蜜就会凝结成固体或半固体,我们称之为蜂蜜结晶。
蜂蜜结晶主要受一下条件的影响:
1、 温度。 一般温度在13℃- 14℃时易结晶。如果低于此温度,因蜂蜜的粘稠度增加,结晶过程会被推迟;高于此温度,因提高了糖的溶解度,过饱和程度降低,结晶速度也会变缓。
2、 成分。蜂蜜的结晶,实际上就是葡萄糖的结晶,而不是白糖的结晶。实验证明,掺入白糖后的蜂蜜反而不易结成结晶体,即使形成结晶,其晶体坚实、透明且入口不易化,与正常蜂蜜的结晶体在外观、形态及口感上都是不一样的。
参考资料来源:饶河政府门户网站-蜂蜜结晶后,夏天会融化吗?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市科协-大量结晶的蜂蜜不一定掺了白糖
参考资料来源:兰州市农业信息网-蜂蜜为什么会结晶?
真正的蜂蜜在一定温度下一般都会结晶,不结晶的蜂蜜要么是假的,要么含水量太大,温度没有达到结晶的地步。
纯正的蜂蜜到了冬天或温度低于12度就会自动结晶,好的蜂蜜结晶起来看上去像冻猪油一样。蜂蜜之所以会结晶是因为天然的蜂蜜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活性酶、葡萄糖等高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在低温下会自动凝结,导致蜂蜜结晶。
由于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分离出来的蜂蜜,在较低的温度下(0-14度)放置一段时间,葡萄糖就会逐渐结晶,所以蜂蜜结晶实际上是蜂蜜中葡萄糖引起的,
不结晶蜂蜜原因可能是:一些企业厂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将蜂蜜中的高营养物质结晶全都提取出来,高价卖给制药厂,剩下的蜜不结晶但好看,这种蜜没有任何营养价值。
在蜂蜜中加入麦芽糖、白糖等进行调制,一般浓度较高,颜色像植物油一样好看,不会结晶,一般称这种蜜为“配置蜜”。
扩展资料:
鉴别蜂蜜的方法
一看:看色泽、光亮度、纯洁度,不同蜜源植物的蜂蜜有固定的颜色。同一种蜂蜜,色泽光亮饱满者质优,真蜂蜜由于成分复杂,看起来不是很清亮;假蜂蜜由于掺入了糖浆,看起来特别清澈透亮。看结晶:(洋槐蜜除外)能够全部结晶的蜂蜜是优质蜜;假的蜂蜜不易结晶,或者沉淀一部分,沉淀物是硬的、不易搓碎。
二闻:蜂蜜的香味主要来源于花香,蜂蜜的香味基本与花香是一致的,因此每一种蜂蜜都会有自身独特的气味和香味类型,真蜂蜜闻起来有淡淡的植物花香味;如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或水果糖味,则可能是掺杂了其他物质。
三搅:用筷子等搅动蜂蜜,感受阻力和粘稠度,优质粘稠,劣质稀薄,将筷子挑起部分蜂蜜,观察蜂蜜的垂落状况,一般流速快,断线早的蜂蜜,浓度越低,质量相对较差一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蜂蜜结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