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香茹、青香薷、华荠芋、小叶香薷、香茸、香菜、石香薷、石艾。
【英文名】Moslae Herba。
【药用部位】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或江香薷Mosla chinensis.Jiangxi angru.的地上部分。(本文以石香薷为例)
【植物形态】直立草本,高9~35厘米。全株香气甚浓。茎细方柱形,多分枝,被白色疏柔毛。叶对生;柄短,密被柔毛;叶线状长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疏锯齿,上面深绿色,密被白色长柔毛,下面淡绿色,密布腺点。轮伞花序密集成头状总状花序,苞片覆瓦状排列,圆倒卵形,先端短尾尖,全缘,两面被疏柔毛,下面具凹陷腺点,边缘具睫毛;萼钟状,5裂,被长柔毛及腺点;花冠唇形,淡紫红色,长约6毫米,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枚,上部2个较短。小坚果4个,球形,灰褐色,具深雕纹,无毛。花期6~9月,果期7~11月。
【产地分布】多生于山野,路旁。有栽培。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长30~50厘米,基部紫红色,上部黄绿色或淡黄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茎方柱形,直径1~2毫米,节明显,节间长4~7厘米;质脆,易折断。叶对生,多皱缩或脱落,叶片展平后呈长卵形或披针形,暗绿色或黄绿色,边缘有疏锯齿。花序顶生及腋生;苞片宽卵形,脱落或残存;花萼宿存,钟状,淡紫红色或灰绿色,先端5裂,密被茸毛。小坚果4,近圆球形,具网纹。气清香而浓,味凉而微辛。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归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发汗解表、和中利湿。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或研末。用治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增强免疫、解痉、利尿、镇痛、镇静、止咳祛痰等作用。
【药理研究】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对离体肠有抑制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在体外对血管紧张素受体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具降压和降低胆固醇作用。尚有利尿、镇咳和祛痰作用。
【化学成分】含有黄酮类、挥发油、萜类、脂肪酸等,另含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对异丙基苯甲醇、β-蒎烯、4-蒈烯、α-松油烯、百里香酚、葎草烯、β-金合欢烯和柠檬烯。
【使用禁忌】内服宜凉饮。表虚自汗、阴虚有热者禁用。
【配伍药方】①治中暑烦渴:香薷60克。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6克,水一盏,煎服七分,不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香薷散)
②治霍乱吐利,四肢烦痛,冷汗出,多渴:香薷60克,蓼子3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6克,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圣济总录》)
③治小儿白秃,发不生,汗出:浓煮陈香薷汁少许,脂和胡粉敷上。(《子母秘录》)
④治口臭:香薷一把,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稍稍含之。(《千金要方》)
⑤治多发性疖肿,痱子:鲜香薷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皮肤瘙痒,阴部湿疹:鲜香薷全草适量。水煎外洗。(《浙江药用植物志》)
注:香薷属于辛温发汗的药物,主要用于感受暑邪并且有表实的症候,在暑湿感冒中具有和中利水作用,用于风邪水肿,尤其是湿邪水肿的病人更为适合。
按语:香薷性微温,味辛。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功效。用于解表发汗,不宜久煎,用于利水退肿须浓煎。临床用于:
1.治感冒风寒:取本品辛温发汗、解表散寒的作用。可与厚朴、扁豆等合用,如香薷散。
2.治水肿,取本品健脾化湿,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与白术等合用,治疗脾虚湿盛的水肿病,如薷术丸。
3.治吐泻腹痛、脾胃不适等症,可与厚朴、苍术等合用。
4. 有报道本品可用治寒湿伤中的胃肠型感冒、肾炎水肿等。
5. 用药体会:香薷具有辛温发汗功效,是夏季常用药物,尤其是夏季暑湿感冒兼有风寒表证更为实用。香薷具有贯穿上下之功效,治疗湿气最佳,肺得以则清化而泄热自下。香薷治疗伤暑以利小便。历代医家把香薷列为治疗暑病的要药,夏季乘凉过度,暑热过食冷饮,导致阳气被阴邪逼迫,导致头痛恶寒发热,烦躁口渴和吐血。这个时候用香薷、干姜以发散阳气,散水和脾化湿。达到治疗目的;若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导致的中暑出现大渴大热,汗出如雨,出现烦躁喘促,或者吐泻者属于劳倦内伤之证。就不适宜用香薷了,必须应用人参白虎汤以泻火益元。如果应用香薷就会导致汗出,伤其元气。香薷是夏季的解表药,故有“冬用麻黄,夏用香薷”之说。香薷气味芳香,质地轻扬,上能开泄腠理,宣肺气,达皮毛,以解在表之寒;下能通达三焦。输膀胱,利小便,以导在里之水。香薷可以通阳气,可以温阳化湿,无如四肢厥冷,并不是加以干姜、附子、吴茱萸就能治疗,必须加以香薷效果才能解决,加以香薷可以开鬼门,使肺气开泄,清肃下降,通达小便,使水肿自消,香薷达表通阳,又能利水。香薷配合倒扣草、益母草、生姜皮治疗肾病综合征导致的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表虚有汗,阴伤者忌用。
药理研究:香薷挥发油有发汗退热作用,可刺激肠蠕动,有利尿、镇咳、祛痰、抗菌、抗病毒和抑制真菌等作用。
……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3~9g。
临床常用剂量:3~9g。
大剂量:香薷药质很轻,一般不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
香薷的选方
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滞,内感风冷,外受寒邪,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肢节倦怠,霍乱呕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时伤寒头痛: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白扁豆(炒)、厚朴(去皮,姜汁炒)、茯神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入盐点服。(《局方》香薷汤)
治霍乱吐利,四肢烦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两,蓼子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渣温服,日三。(《圣济总录》香薷汤)
治霍乱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朴六两(炙),生姜十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须温。(《救急方》香薷汤)
治暴水风水气,水肿,或疮中水,通身皆肿:干香薷一斤,白术七两。上二味捣术下筛浓煮香薷取汁,和术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极良。夏取花、叶合用亦佳。忌青鱼、海藻、菘菜、桃、李、雀肉。(《僧深集方》香薷术丸)
治舌上忽出血如钻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肘后方》)
伤暑(暑天卧湿当风,或生冷不节,头痛发热,转筋,干呕,四肢发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朴(姜汁炙过)、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锉散。每服五钱,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连进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饮"。方中的扁豆,可用黄连(姜汁炒)代替。
水肿:香薷五十斤,锉入锅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浓煎,浓到可以捏丸时,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药量可以逐日加一点以小便能畅为愈。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叶一斤,水一斗,熬烂,去渣,再熬成膏,加白术末七两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深师薷术丸"。
心烦胁痛。用香薷捣捣汁一、二升服。
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冲服一钱。
香薷怎么吃
香薷茶
原料:香薷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发汗解暑,行水散湿。
用途: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水肿;脚气。
香薷饮
材料:
香薷10克,白扁豆5克,厚朴5克,白砂糖20克
做法:
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1小养生功效:解表清暑,健脾利湿。适用于防治暑湿感冒、空调病。
茵陈香芦茶
材料:
茵陈蒿25克,香薷25克,芦根40克
做法:
将茵陈、香薷、芦根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养生功效:清热行湿,利尿消黄。适用于黄疸型肝炎。
薄荷香茶
材料:薄荷4克,香薷3克,淡竹叶3克,车前草5克
做法:
(1)先将香薷、淡竹叶、车前草去除杂物,清水洗净。
(2)把香薷、淡竹叶、车前草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煎沸5分钟,然后,再放入洗净的薄荷,再煎5分钟即可。养生功效:清暑清热、利尿。
益气鹌鹑蛋
主料:
鸭掌350克辅料:鹌鹑蛋200克,樱桃5克,油菜100克,香薷2克,虾仁70克,猪肉(瘦)70克,荸荠35克,鸡蛋清30克调料:淀粉(玉米)20克,味精2克,料酒15克,胡椒粉1克,盐5克,香油1克
做法:
(1)将樱桃洗净,去核,捣碎;
(2)在鸭掌正面蘸少许生粉;
(3)将虾浆70克、肉末70克、荸荠35克、蛋白1个混匀后抹在鸭掌上;
(4)将鸭掌排放在一深碟内,将鹌鹑蛋打开;
(5)逐个排放在鸭掌上,抹上浆,沾上香菜及樱桃末;
(6)碟子放在蒸笼内用中火蒸8分钟;
(7)将味精、酒、香油、胡椒粉、盐、高汤煮滚;
(8)加生粉水勾芡后淋在鸭掌上,用青菜灼熟伴边。
益气鹌鹑蛋的制作要诀:虾将:虾洗净,去壳,剁茸,加入适量葱、姜汁调匀即可。
香薷粥
香薷5克,粳米50克,绿豆50克,白糖适量。先取香薷加适量水煎沸,去渣留汁备用。后将米与豆加水同煮粥,熟时加入香薷药汁再煮沸即可。一天内分2-3次凉食或温食,可防治夏季轻度感冒,能清暑热。
香薷配伍应用
【配伍应用】
配白术
本品辛而微温,上能宣肺气、开腠理、达皮毛,下能通三焦、利水道,有彻上彻下之力;白术甘温,功专健脾运湿,安定中州,二者相伍配对,以香薷宣上导下.通利水湿为主,辅之以白术燥湿行水,合为宣散安中,利水消肿之良剂。用于脾虚兼挟风邪犯肺所致的通身悉肿、小便不利之病症。多用治急性肾炎浮肿。
配藿香
本品辛温芳香,为发汗解表之上品,又能化湿和中,故有“夏月麻黄”之称;藿香辛温而不燥,化湿又能发表,善治暑湿为患,兼有醒脾之功。二药配用,治夏令感冒挟湿,症见发热恶寒、胸闷、呕吐、腹痛等证。
配杏仁
本品发汗解表,入肺、胃经,佐杏仁之苦降,助香薷开泄肺气,以逐暑湿之邪,香薷性刚强,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刚柔相济,尤宜治夏季风寒感冒表实证。
配白扁豆
本品辛微温而芳香,有发汗解暑之功;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有“消暑”之效。二药配用。治暑令感寒吐泻,外感内湿,症见身热无汗、头痛、口渴、吐泻腹痛的夏令伤暑症。
配厚朴
香薷辛温苦,有和中化湿之功;厚朴辛苦温,有除湿宽肠之用,二药配用,性味从辛、从燥、从苦组成,而能消食积、散痰湿,对有湿有滞有积者适宜,可治夏季暑湿泄泻、霍乱腹痛吐利。
【临床体会】
关于治疗感冒
本品原属辛温解表药。对于夏季受凉饮冷引起的感冒,全身不舒,头痛,汗不出,泛泛欲吐,腹痛腹泻,香薷最为适宜。香薷香气较浓,古人认为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上治头痛,下治腹痛,并能发汗,这与香薷挥发油具有镇痛和解痉作用有关。 香薷可制作香囊,冬春季节感冒流行时可作预防之用,夏天时可以开胃增食,尤其适用于小儿和老人。
关于治疗胃肠炎
其对于轻的胃肠道炎症,功能紊乱,有胃不舒、恶心、食欲不香、轻度腹痛腹泻、舌苔白腻,尤其是夏天多食生冷食品所引起的,香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宜与黄连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关于利尿消肿
本品有利水功效,有利尿作用,但自古以来并不用于慢性肾病水肿。那么,香薷治疗什么样的水肿病呢?
本品与麻黄相似,既治表证,又治水肿。如:①既有上呼吸道感染,又有肾病水肿之急性肾炎,如《本草纲目》薷术丸,但这方面目前临床已经很少使用;②夏季感冒后小便很少,但并不浮肿,这既要解表,又要补充水分和利尿,这是香薷利水化湿的适应证。
《本草正义》上有一段论述,可作参考:“散水肿者,水溢于肤表,本宜发表以开鬼门,且肺气开泄,清肃之令顺其下降之常而小溲自畅,水肿自消。香薷达表通阳,又能利水,故治肿甚捷,此与麻黄治表亦能消肿之理无二。”
香薷的副作用
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临床观察无毒
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宜忌
表虚者忌服。
《本草从新》:无表邪者戒之。
《得配本草》:火盛气虚,阴虚有热者禁用。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6844 字) 展开全部内容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