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肠道休息:肠梗阻时要想肠管充分恢复动力,需要禁食水,必要时胃肠减压,只有肠道充分休息,才有可能恢复动力、排气;
2.洗肠或灌肠:从肛门注射开塞露、肥皂水、灌肠剂,促进肛门排气、排便,并将陈旧结肠内的大便灌洗出,刺激患者排气;
3.其他:根据肠梗阻原因,动力性比如术后肠麻痹,此时可以用中医穴位注射,在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促进胃肠蠕动。肠梗阻是由于急性机械性原因导致,如肠管受到粪石梗阻、肠管扭转,需要手术解除。
【拓展资料】
一、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称之为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主要临床表现为四大症状:痛、呕、胀、闭。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情复杂多变。如能及时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大多能可终止病情的发展,最终治愈。病因主要包括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及缺血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外肿瘤压迫、内疝和腹外疝、腹腔内脓肿、结肠腺癌、结核、克罗恩病、憩室炎、局限性肠炎、先天性肠道闭锁或狭窄、胆石肠梗阻、肠息肉、蛔虫病、肠套叠、麻痹性肠梗阻、腹膜炎、腹膜后血肿、肾周围脓肿、感染中毒性休克、低钾血症、肠系膜血管栓塞等。
二.、(一)、机械性肠梗阻
肠梗阻1.非肠道本身的病变,如粘连带、肠扭转、肠外肿瘤压迫、内疝和腹外疝;其他腹腔内脓肿。
2.肠壁固有的病变,成年病人多为结肠腺癌、结核、克罗恩病、憩室炎及局限性肠炎;婴儿以先天性肠道闭锁或狭窄多见。
3.肠腔阻塞,如胆石肠梗阻、肠息肉、蛔虫、粪石及肠套叠等。
(二)、动力性性肠梗,是肠管运动发生障碍使肠腔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肠管壁本身没有器质性改变。主要分为两类:
1.麻痹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腹膜炎、腹膜后血肿、肾周围脓肿以及感染中毒性休克、低钾等情况下,这是由神经、体液等因素直接刺激肠壁肌肉,使其失去蠕动能力而产生梗阻。
2..痉挛性肠梗阻:比较少见,较短暂,梗阻是由于肠肌痉挛性收缩以肠腔缩小而引起,偶见于肠道炎症或神经功能紊乱。
三、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腹部X线检查,临床上诊断肠梗阻较容易。但是,要明确造成肠梗阻的病因、有无合并有绞窄性肠梗阻等则有一定的难度。诊断顺序如下:
1.明确患者有无肠梗阻。如遇到症状不典型患者,X线检查、腹部平片、口服钡剂造影、及钡剂灌肠等可辅助诊断。
2.判断肠梗阻是机械性还是动力性梗阻。前者多须手术,后者常不必手术,鉴别很重要。
3.判断是否存在有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预后严重,必须手术。
4.推断梗阻的部位是高还是低。
5.判断梗阻的程度(是否为完全性)。
推测、诊断造成肠梗阻的病因。须结合患者特征、病史及检查证据。
肠梗阻有以下症状表现和体征:临床表现
1.症状 急性肠梗阻有4个主要症状:
(1)腹痛:为阵发性绞痛。空肠或上段回肠梗阻,每3~5分钟发作1次,回肠末端或大肠梗阻,每6~9分钟发作1次,发作间歇期疼痛缓解,绞痛期间伴有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呈高调。有时可闻气过水声。麻痹性肠梗阻可以无腹痛,高位小肠梗阻绞痛可以不严重,中段或低位肠梗阻则呈典型剧烈的绞痛,位于脐周或定位不确切。每次绞痛可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如果阵发性绞痛转为持续性腹痛,则应考虑已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了。
(2)呕吐:梗阻以后,肠管的逆蠕动使病人发生呕吐。呕吐物开始为胃内容物,以后为肠内容物。高位小肠梗阻绞痛不重,但呕吐频繁。中段或远端小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低位小肠梗阻呕吐物有时呈“粪便样”(feculent vomitting)是由于肠内容物的滞留、细菌的过度生长,分解肠内容物所致。
(3)腹胀:多发生在晚期,高位小肠梗阻不如低位者明显,结肠梗阻因回盲瓣存在,很少发生反流,梗阻常为闭襻性,故腹胀明显。绞窄性肠梗阻时,腹部呈不对称性膨胀,可以摸到膨大的肠襻。
(4)排气与排便停止:肠梗阻病人,一般都停止由肛门排便与排气。但是肠系膜血管栓塞与肠套叠可以排出稀便或血性黏液。结肠肿瘤、憩室或胆石梗阻的病人也常常有黑色大便。
2.体征
(1)心率:单纯性肠梗阻,失水不重时,心率正常。心率加快是低血容量与严重失水的表现。绞窄性肠梗阻,由于毒素的吸收,心率加快更为明显。
(2)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体温升高是肠管绞窄或肠管坏死的征象。
(3)腹部体征:应注意是否有手术瘢痕,肥胖病人尤其应注意腹股沟疝及股疝,因为皮下脂肪过多容易忽略。膨胀的肠管有压痛、绞痛时伴有肠型或蠕动波。若局部压痛伴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为绞窄性肠梗阻的体征。听诊时应注意肠鸣音音调的变化,绞痛时伴有气过水声,肠管高度扩张,可闻及“丁丁”(tinkling)的金属音(高调)。
(4)直肠指诊:注意直肠是否有肿瘤,指套是否有鲜血。有鲜血应考虑到肠黏膜病变、肠套叠、血栓等病变。
3.分类
按梗阻的原因可分为三类:
(1).机械性肠梗阻 在临床上最常见,90%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是由于机械因素造成肠腔狭窄或闭塞,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例如肠粘连、肠管炎症或肿瘤、肠外肿块压迫、绞窄性疝、肠套叠、肠扭转、蛔虫团堵塞肠腔等均属于此类。
(2).动力性肠梗阻 主要由于肠壁肌肉活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不是肠腔内外机械性因素引起的梗阻,肠壁本身并无解剖上的病变,动力性肠梗阻又可分为:
a.麻痹性肠梗阻: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因感染中毒、低血钾、脊髓炎、甲状腺功能减退、腹部手术等原因影响到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到肠道局部神经传导、或影响到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使肠管扩张蠕动消失,不能将肠内容物推向前进而引起。
b.痉挛性肠梗阻 比较少见,且为短暂性的,梗阻是由于肠肌痉挛性收缩以致肠腔缩小而引起,偶见于肠道炎症或神经功能紊乱。
(3).缺血性肠梗阻 肠管无机械性阻塞而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失去蠕动力,见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
按肠壁血供情况分为两类:
(1).单纯性肠梗阻 仅有肠腔阻塞而无肠壁血供障碍,称为单纯性肠梗阻。多见于肠腔内堵塞或肠外肿块压迫所致的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 在肠腔阻塞时,肠壁因血管被绞窄而引起缺血坏死,称为绞窄性肠梗阻。多因扭转、肠套叠、嵌顿症、肠粘连所引起者。
按梗阻发生的部位分为两类:
(1).小肠梗阻 又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主要指发生于十二指肠或空肠的梗阻,与低位小肠梗阻,主要是指远端回肠的梗阻。
(2).结肠梗阻 多发生于左侧结肠,尤以乙状结肠或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为多见。
按梗阻的程度可分为:完全性梗阻与不完全性(或部份性)梗阻。
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肠梗阻与慢性肠梗阻。
诊断
1.病人是否有肠梗阻 肠梗阻有腹部疼痛伴有呕吐,早期应与一些急腹症相鉴别。如胆道与泌尿系结石、卵巢囊肿、扭转等以腹部绞痛为主的疾病。此外也常需要与胃肠炎、食物过敏等相鉴别。确定腹痛是肠绞痛,除根据其疼痛性质外,最好是在疼痛发作时听诊腹部。若听到亢进的肠鸣音时,说明腹痛是由肠痉挛引起。此外X线检查可进一步做出诊断。正常人除胃泡及结肠中有气体之外,十二指肠壶腹部偶尔可见气泡,小肠部位无气体存在。肠梗阻的肠管扩张,同时其中充以液体与气体,在立位时可见阶梯形液面。液面一般在梗阻5~6h出现。因此对可疑病人,应重复进行腹部透视检查是可以确诊的。
2.是否为绞窄性肠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有以下特点:
(1)发病比较急骤,腹部绞痛较剧烈,疼痛为持续性或持续腹痛伴有阵发性加剧。
(2)肠管的绞窄若发生在腹腔内,而非腹壁疝绞窄,多出现局部腹膜刺激征象,局部有压痛及肌紧张,腹部有时可触及包块。
(3)体温升高,白细胞明显升高(>10×109/L)。
(4)休克的表现,由于肠管绞窄,血液与血浆渗出,若绞窄肠襻较长则失血可以严重。此外肠绞窄后,肠管内细菌繁殖产生毒素,因此绞窄性肠梗阻病人早期出现休克。
(5)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比单纯性梗阻明显,代谢性酸碱紊乱也明显。
3.肠梗阻的部位 小肠梗阻部位的高低与治疗有密切关系。高位梗阻引起死亡的原因是体液的丢失,低位小肠梗阻时则为肠管膨胀引起的严重后果,结肠梗阻,如乙状结肠扭转。则不单是补液的问题,急迫要解决的是结肠梗阻的缓解。如何区别高位、低位小肠梗阻,主要是依靠临床主要症状。高位梗阻,呕吐是突出的症状,肠绞痛与腹胀均不明显。低位小肠梗阻时,则肠绞痛与腹胀为突出的表现,呕吐的次数较少。结肠梗阻,则以腹胀为突出,可无呕吐,绞痛也不严重。X线检查可以识别肠管黏膜的排列与结肠袋的形状,可以考虑梗阻部位。平卧时X线的腹部平片,细致的研究扩张的小肠可以看出梗阻的部位。在立位X线检查,若盲肠内有较大的液平面存在时,是大肠梗阻的特征。
4.肠梗阻的原因 根据北医大一院的材料肠梗阻以粘连、肿瘤、炎症及扭转为常见的原因。如以往有过手术史,则梗阻的原因以粘连为最可能。如有反复肠梗阻发作的病史,每次发作时又合并腹膜刺激症状与发热,则Crohn病的可能性最大。老年人的梗阻多由结肠肿瘤、乙状结肠扭转、粪便堵塞所致。有心血管病史者可能是肠系膜血管栓塞。两岁以下的幼儿则以肠套叠的可能性最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