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耳炎的原因,呼吸道疾病是直接导致儿童中耳炎的原因,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中耳与鼻、咽管相通,加上小儿的咽鼓管角度更为平缓,较宽,直而短,最容易受感染,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所以,宝宝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另外,在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常见原因:儿童中耳炎大多由感冒引起儿童中耳炎的原因,患中耳炎的人羣很广,从两三岁的幼儿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有。不过,儿童就以急性中耳炎居多,成人以慢性为主。在临牀,我们发现一个特点:儿童发生急性中耳炎之前8成以上都有感冒的病史,小一点的患儿常常会喊耳朵痛(尤其在夜间),而大一点患儿会描述“耳朵好像蒙着一层膜,听不清楚,闷闷的
幼儿特别容易发生急性中耳炎,这是因为儿童的咽鼓管较短直,官腔也宽,感冒之后继发细菌感染,细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五官相通),引发炎症反应
给这些孩子做检查,就会发现外耳道红肿,向外膨出。由于发生炎症之后,耳朵内外空气不流通,压力不平衡,所以才会有疼痛和听力障碍出现。
专家表示,大多数人会经历过一次或轻或重的急性中耳炎,如果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迁延不愈,后患无穷。
相关文章推荐>>>>>>>>>>>>>儿童感冒警惕患中耳炎
以下情况是儿童中耳炎的诱发因素儿童中耳炎的原因常常与以下12种诱发因素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
一、鼻、咽部慢性疾病和鼻窦炎、扁桃体炎及增殖体肥大等,炎性分泌物易于进入咽鼓管内,而且病变妨碍了咽口引流所致。
二、急性期延误治疗和用药不当等因素难逃其咎,比如,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几天药后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这时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就认为宝宝已经好了,停止吃药和治疗。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
三、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和肺炎等,中耳粘膜急性坏死症侵及鼓窦乳突,尤其是继发于耐久性较大的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四、乳突发育不良导致病变所致。
五、上鼓室发生胆脂瘤、听骨坏死或鼓室外侧壁破坏。
六、患有过敏性疾病,如上呼吸道粘膜变态反应性水肿、渗出,累及咽鼓管和中耳。
七、慢性周身疾病如贫血、糖尿病、肺结核和肾炎等,机体抵抗力减弱也极易引起中耳炎。
八、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
九、游泳时如果将水咽入口中,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也可能引发中耳炎,但如果鼓膜没有孔的话,水是不会从外耳进入中耳的。不过,如果游泳池里人较多,清洁卫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时候,水中的细菌或消毒剂会通过孩子的鼻、口进入体内,导致感冒,进而引起中耳炎。
十、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
十一、吸香菸包括吸二手菸,也会引起中耳炎。欧洲的研究报告表明:家里有人吸菸,容易诱发中耳炎。即使你把那个吸菸者赶到阳台上吸菸,他的头发和衣服上也会沾有香菸的有害物质。他再去抱宝宝时,这些有害物质就会吸附在宝宝的鼻咽黏膜上,容易引起炎症。
十二、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
十三、外出。在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风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让宝宝患上中耳炎。所以,带孩子外出,要尽可能避开人羣拥挤的场所。
小儿中耳炎常见的类型小儿鼻咽部炎症所导致的中耳炎,常见的有两种情况:渗出性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渗出性中耳炎
通常由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鼻炎等引起,多为病毒感染,小孩会感到耳朵内闷胀、耳鸣、听力减退等,会有轻度耳痛,不剧烈。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化脓性细菌引起,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小孩感到耳朵深处极度疼痛,伴有高烧、呕吐、腹泻。炎症持续2-3天后,有脓液在内积聚,当鼓膜破溃后,脓液就会流出耳外,这时耳痛才稍有缓解。
儿童中耳炎的危害慢性中耳炎可致面瘫
中耳炎,特别是慢性中耳炎,耳朵黏膜上皮堆积分泌物过多,形成胆脂瘤,这个胆脂瘤会破坏鼓式及乳突天盖和脑之间的一层薄骨片,炎症极易侵入大脑形成硬膜外的脓肿,进一步感染就有可能发生脑膜炎、硬膜内脓肿等致命性疾病,除了致命性的并发症之外,在临牀上,较常见的是中耳炎引起面瘫。
儿童中耳炎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转为慢性中耳炎,持续时间长了就会朝着溃疡型中耳炎发展,炎症开始慢慢破坏骨头。再到后期便会形成胆脂瘤型中耳炎,进一步破坏骨头,从而引起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面神经通过颅内,经过耳朵到达面部,如果耳朵有炎症,会破坏面神经,因此,面瘫的病人最好看看内耳有无问题。
儿童中耳炎怎么预防儿童中耳炎怎么预防来说,必须注意感冒时要观察有无耳痛、流脓表现。平日需注意儿童听力表现,看电视的声音是否过响。要积极处理鼻腔鼻咽病变,儿童有夜眠打鼾表现需要去医院检查有无腺样体肥大,下面是儿童中耳炎预防工作——
1、预防感冒 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2、正确擤鼻涕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
3、坐姿哺乳 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4、避免呛水 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5、避免外伤 外伤容易导致鼓膜穿孔,这时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相关文章推荐>>>>>>>>>>>>宝宝中耳炎的预防和护理
相关文章
儿童易患中耳炎的原因包括:抵抗力较低,外耳道较窄,耳部发育不完善,耳鼻协同功能不完善,活泼易动、表达能力差等。大部分儿童中耳炎的病因都在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一端开口于鼻腔后方鼻咽部的侧面,另一开口位于中耳腔,正常情况下咽鼓管的开放维持中耳炎的正常压力,同时咽鼓管的纤毛运动将中耳腔的液体和细菌排出中耳炎。当鼻腔鼻咽部病变时,咽鼓管口受压,失去正常生理功能,引起各型中耳炎。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