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孕妈妈在生完孩子之后,总是会感觉到腰酸背痛的,感觉整个人都不舒服。这可能是因为在怀孕和生孩子的时候耗费的精力太大,又或者是怀孕的时候做了重活或是饮食没有注意。然后孕妈妈们发现自己好像是得了产后风的状况。艾灸治疗产后风哪些穴位?
艾灸治疗产后风哪些穴位一、用艾灸的治疗方法:
艾灸中脘、神阙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神阙穴和关元穴用随身灸做大面积施灸,时间循序渐进,由开始每天40分钟,逐渐发展到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上,腹部可以做移动艾灸。足三里和三阴交用陈年艾条或者随身灸艾灸20-30分钟,最好选择多个随身灸器双侧同时做,这样一是节省时间,二是双腿同时通络,驱赶寒邪,效果更佳。
做艾灸就一定要火力够,时间够。另外艾灸治疗贵在坚持,持之以恒这样寒邪驱赶的才会彻底。
现在治疗,会出很多汗,也是由于天气在逐渐热起来了,可以开窗对流艾灸,在艾灸期间一定要多喝姜糖水(生姜先煮沸,然后沏红糖水),这样可以补气补血。
饮食疗法。1、把熟地、红花、苏木、荆条、转经花、鸡蛋、红糖。把熟地、红花、苏木、转经花、荆条水煎开后20分钟,将鸡蛋敲入煮成荷包蛋,煮熟后在碗里放入红糖,放入药汤和鸡蛋,吃蛋喝汤。每次一碗,每日三次。必须注意的是此药必须在月经来潮时吃,在月经来时第一天开始吃。2、附子、干姜、羊肉,炖服食疗,隔三差5一次,调理一个月左右即有明效。3、取黑豆将其炒至半焦,泡入黄酒中一星期左右,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饮服。当然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
心理疗法。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太过于担心月子病,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对待月子病,在调理和治疗月子病的同时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产后风的症状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腠理合闭,使风寒包入体内,为之月子产后风难治的原因。一般症状主要是这样:
1, 怕冷,怕风,夏天还要穿毛衣,脖子不能被风吹到,不能吹空调和风扇
2,出特别多的虚汗,每天要不停地换衣服,白天也出,晚上也出
3,身上疼痛,我现在脖子,肩膀,背部,腰,膝盖,甚至脚跟,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些疼痛在出汗后有所改善,但还是会有痛
4,虽然很虚,但是吃补的东西:如黄芪,党参,花旗参等这些补气的东西都不能减少出汗量,反而会增加身上的疼痛感,出汗还更多
产后风指孕妇产后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种病症。产后,构成骨盆的关节及身体的所有部分处于松散状态。因为各种身体变化及分娩引起的体力损失、出血等症状,产妇需要6周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产褥期。如果这期间调理不当,平生都要承受产后风的折磨。
很多女性分娩而虚弱身体受到风寒,寒气从下腹部开始扩散全身。
三伏灸是用来治疗冬病的最好方式了,那么在做这一项目的时候三伏灸主要是灸哪些部位呢?三伏灸对身体有着什么样的好处和作用?三伏灸灸哪些部位
三伏灸有很多不同的操作方式,常用的三伏灸操作方式包括艾条灸、穴位敷贴、艾箱灸,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三伏灸的作用。常用穴位主要有背部穴位、腹部穴位和下肢穴位,最常用穴位是大椎、风门、肺俞、定喘、膏肓穴等,有时候配合足三里、曲池、尺泽、列缺等穴位,不管哪种方法选择,这些穴位是相对固定的,与中医辨证有关联。
三伏灸的好处与功效有哪些
艾灸的好处与功效有很多,如调和气血、温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治疗痛经等。
艾灸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传统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将艾叶制作成艾柱或艾条,对人体局部或穴位进行艾热刺激,通过人体经络系统的运行,从而调整人体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建议:做完艾灸后,全身毛细孔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最容易寒凉,不宜马上洗澡,最后隔几个小时后再洗澡。
三伏灸可以治疗月子病吗
出现月子病使用三伏贴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这种情况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进行贴敷才能起到作用。三伏贴的使用是需要在正规医生的指导建议下进行,最好不要私自盲目使用,因为三伏贴并不适用于任何人。女性在生产之后身体比较虚弱,在月子期间,由于受风受凉受寒而导致的病症被称为月子病。若是妇女患上了月子病,会出现怕风、怕冷、身上酸麻困疼、虫爬感、出虚汗、头疼头晕、眼疼大腿根疼等症状。
三伏灸药物成分
三伏贴的配方根据病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虚寒性便秘三伏贴配方 配方:巴豆2克,吴茱萸6克 ,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2、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配方: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月子病月子里治,月子病会使得女性头晕、小腹疼痛、全身酸痛等。如果月子没坐好,等到年纪越大,将会越受折磨。1、中药汤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
此外,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的食疗方法。
2、沐足
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3、艾灸
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散寒邪。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方法,找准穴位,并防止烧灼皮肤。
4、贴耳穴“耳为宗脉之所聚”
耳朵与全身经络相通,耳穴贴压疗法正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通过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浅放射,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